花䱻成鱼高效养殖技术
2019-01-06杨壮志李良玉戴守华
陈 健 杨壮志 李良玉 陈 霞 戴守华
花䱻(Hemibarbus maculatusBleeker),鲤形目,鲤科,鮈亚科,䱻属,俗称大鼓眼、麻鲤、麻沙根,分布较广,是常见的中小型经济鱼类。体背部青灰色,稍带褐色,腹部白色,背部和体侧具许多大小不等的黑褐色小斑点,生活在水的中下层,为肉食性鱼类,其食物有水生昆虫成虫及幼虫、螺、蚬以及小鱼等,2龄鱼可达性成熟,产卵期4-5月,粘性卵。花䱻作为名优水产品种,广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大;我们对花䱻人工繁育、成鱼养殖、病害防治等进行了多年研究,并对生产实践数据进行了整理;现将花䱻成鱼高效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养殖环境条件
1.养殖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为土池或水泥池,东西走向、长方形、面积以2000-5000m2为宜,塘深度1.5-2.0m,池塘保水力强,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10cm。
2.水源水质
水源充沛,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
3.设备设施
进排水口设置过滤防逃装置,池塘应配备相应的投饲机及每亩不低于0.75kW的增氧设备,有条件的地方可架设天网等防鸟类等敌害。
二、成鱼养殖
1.池塘主养
(1)放养前准备
鱼种放养前7-10d每亩用75-100kg生石灰或氯制剂(根据有效氯含量确定使用量)兑水化浆全池泼洒清塘。
(2)注水
池塘消毒后鱼种下塘前3-5d注水,注水口用60目以上网布包裹过滤,以防敌害生物进入,注水深度为1.2-1.5m。
(3)试水
鱼种入池前应先进行试水,抽原池水放入不低于20尾的鱼种,在鱼不缺氧的条件下连续观察不低于30min,如活动正常,则可放养。
(4)放养
放养时间宜选择晴天,放养时水温与池塘的水温基本一致,温差不超过±2℃。
(5)放养规格与密度
3cm以上鱼种每亩放养密度为10万-12万尾为宜。搭配少量花鲢、白鲢等滤食性鱼类以调节水质,产量不超过总产量的20%。
(6)消毒
放养前用1%-3%的食盐水对鱼种浸洗5-10min。
(7)投饲
饲料蛋白含量36%-40%,根据天气、水温、鱼的生长和鱼类的摄食情况确定,投喂时间1h左右,鱼抢食不明显、七八分饱为宜。
2.池塘套养
(1)套养对象
主要套养在长吻鮠、斑点叉尾鮰、黄颡鱼、草鱼、团头鲂、清波、白甲等养殖鱼类中,不适宜与抢食性强的鱼类如鲤、鲫以及凶猛性鱼类如加州鲈、大口鲇、鳜鱼等鱼类套养。
(2)套养时间
3月底至4月中旬。
(3)放养规格与密度
宜放养10cm以上大规格鱼种,每亩放养密度为1200-1500尾。
3.日常管理
(1)巡塘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如发现鱼离群、游动异常等不正常行为,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发现死鱼、病鱼及时捞取并深埋,及时清理水体中敌害生物和杂物。平时要注意溶解氧的变化,保证溶解氧在5mg/L以上。
(2)水质管理
每15d注水或换水1次,适时加注新水,有条件可采用泼洒微生态制剂等方法以调节水体肥度和透明度,水体透明度以30-35cm为宜,池塘pH值保持在7.5-8.5。
(3)养殖记录
天气、水质、投饲、防病及鱼死亡情况等做好记录。
三、病害防治
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新,生产工具专用,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对鱼类寄生虫进行杀灭。常见鱼病及防治方法如下:
1.水霉病
(1)主要病原及症状
主要流行于春、秋季,由水霉和绵霉等真菌附生于体表。严重时菌丝向鱼体外生长似灰白色棉絮,患处肌肉腐烂,病鱼焦躁不安。
(2)推荐治疗方法
用五倍子粉末加水20倍煮沸5-10min后稀释全池泼洒,浓度2-4mg/L。
2..细菌性烂鳃病
(1)主要病原及症状
主要流行于夏季,由细菌感染引起,病鱼鳃丝发白,不规则腐烂,严重时软骨外露,不摄食,衰弱至死亡。
(2)推荐治疗方法
0.5mg/L聚维酮碘全池泼洒,连续使用3d;或用五倍子粉末加水20倍煮沸5-10min后稀释全池泼洒,浓度3-4mg/L。
3.车轮虫病
(1)主要病原及症状
主要流行于春、秋季,病原是车轮虫,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鳃上黏液增多,鳃丝红肿,病鱼消瘦。
(2)推荐治疗方法
用0.7mg/L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或每亩用苦楝树新鲜枝叶2.5-3kg沤水(扎成小捆),隔天翻一下,隔7-10d重复使用一次。
4.出血症
(1)主要病原及症状
主要发病季节4月-10月,主要由水质不良引起,病鱼下颌发红,腹部充血发红,鳍条充血。
(2)推荐治疗方法
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或用0.3-0.6mg/L的二氯异氰脲酸钠全池泼洒,每天3次,连用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