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物质使用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2019-01-06李静
李静
(华佑医疗集团武汉华佑戒毒医院 ,武汉 430000)
1 病例介绍
患者敖某,男,60岁,因“反复滥用海洛因22年余”于2018年1月24日入院。患者于1995年12月首次因好奇以烫吸方式使用海洛因,滥用数次后成瘾,后用量逐渐加大,未使用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方式。近1年有冰毒、麻古用情况,否认其他物质滥用。入院前海洛因日均用量:0.5g,2~3 次/ d,烫吸;末次吸食海洛因时间:2018年1月24日02:00,烫吸海洛因0.1g及冰毒少许。入院时患者无戒断不适。患者近期饮食、睡眠一般,小便正常,大便干结。体力、体重无明显改变。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时达220/120mmHg,不规律使用降压药物治疗,未监测血压;有“慢性胃炎”病史10余年,余无特殊病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P:106次/min,BP150/88mmHg(入院后1小时复测BP144/90mmHg,HR 88次/min),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HR106次/min,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四肢皮肤未见穿刺针痕,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尿毒品(三项)检查:吗啡 阳性,甲基苯丙胺 阳性,氯胺酮 阴性;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心肌酶谱检查无明显异常;ECG:HR106次/min,窦性心动过速。入院诊断:1.海洛因依赖综合征,2.苯丙胺类物质有害性使用,3.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组。入院后给予美沙酮替代递减治疗,结合物理治疗促进脑功能康复,辅以心理疏导及工娱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及处理:患者住院第4天停用美沙酮,稍感腰痛,无明显戒断症状。于15:00洗衣服后突发心悸、胸闷、乏力,无明显呼吸困难、胸痛、头晕、黑蒙、恶心、大汗等不适;查体:急性病容,呼吸急促,R22次/min,BP150/100mmHg,P138次/min,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急查ECG提示:HR174次/min,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给予吸氧、口服倍他乐克25mg及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5丸,并嘱患者行Vasalva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约15:35转为窦性心律,复查ECG提示:窦性心律,HR96次/min;患者心悸、胸闷症状明显好转。复测BP150/100mmHg,给予依那普利片10mg 降压、降低心脏后负荷处理。追问病史,患者近1年,有类似情况发作2~3次,持续时间30-60分钟不等,休息后可缓解,未就诊。嘱其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劳累、进食过饱、避免用力大便等,避免额外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律失常再次发作;后继续给于降压、控制心室率、改善心肌供血等对症处理,监测血压波动在 106~130/62~96mmHg,HR 波动在 84~92次 /min,心律失常未再发作,腰痛基本消失,无明显戒断症状。住院第5天,因个人原因出院;告诉患者及家属出院后心血管内科诊治。最后诊断:1.海洛因依赖综合征,2.苯丙胺类物质有害性使用,3.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
2 讨论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及处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其电生理机制[1]主要有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升高、触发及折返活动。(一)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升高:心肌细胞在炎症、缺血、感染、药物、毒物及电解紊乱等病理因素的作用下,兴奋性异常增高发生心律失常。(二)触发活动:异位节律点的形成,心肌细胞离子活动异常有关。a、离子通道蛋白缺陷:导致除极异常,常见长Q-T间期综合征,基因遗传或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Q-T间期延长,可诱发心肌后除极(RonT现象)出现心律失常。b、心肌细胞在感染、缺血、毒物、电解质紊乱等因素下出现离子通道的损害及一过性功能异常,发生后除极,常见原因:低钾、低镁血症时。(三)折返活动:折返是大多数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是指电活动沿着一特定环行通道、周而复始的形成折返性心动过速。沿着折返环路阻断任何一处都可以终止心动过速。(1)主要表现为:心率多>160次/min,心率规则;发作性心悸,突发突止,可伴有头晕、胸闷、气短、乏力等,少数可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低血压、心绞痛、晕厥及心力衰竭;(2)ECG:a、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早诱发;b、心率150~250次/min,节律规则;c、逆行型P’波常埋藏于QRS波群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d、QRS波群形态正常,少数伴差传;e、刺激迷走神经可终止心动过速。(3)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处理[2]:A、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先刺激迷走神经(a、颈动脉窦按压;b、Vasalva动作:即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c、引吐;d、压迫眼球)。B、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时心电监护,当室上速终止或出现明显的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时立即停药。①首选腺苷(6~12mg,快速静脉推注)或三磷酸腺苷(ATP,5~20mg快速静脉推注);②维拉帕米(首次5mg,无效时10分钟后再注射1次),合并心力衰竭、低血压、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不宜选用;③普罗帕酮(70mg溶于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注射),无效,20分钟后可重复注射;④静脉注射洋地黄,因起效慢很少用,适用于伴心功能不全者;⑤其他药物:β受体拮抗剂(艾司洛尔)、胺碘酮等,但有效性不高。C、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心绞痛、低血压、心力衰竭等)立即电复律,已使用洋地黄者禁用。
患者住院期间活动后突发心悸、胸闷、乏力症状,近1年有类似情况发作,持续时间30~60分钟不等,休息后可缓解甚至症状消失,结合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检查,支持“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患者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给予刺激迷走神经及药物倍他乐克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本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多年,ECG检查无左心室高电压表现,暂不考虑高血压心脏病所致心律失常;既往无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病史,也不考虑为此类疾病所致的心律失常。有多种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特别是合并使用苯丙胺类物质,需考虑心律失常有可能与多种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影响有关。
临床工作中成瘾物质滥用者合并使用多种物质现象逐渐增多,如传统毒品、新型毒品叠加滥用情况,无论使用传统毒品还是新型合成毒品,均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海洛因心血管系统的影响[3]:心动过缓、传导阻滞、血压下降。苯丙胺类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直接损害心肌细胞,表现为心肌酶学异常;激动肾上腺素受体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激动α、β受体,出现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血量增加,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4]。海洛因及苯丙胺类物质滥用患者在戒断过程中均可出现心慌、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可加重心脏负荷。劳累、情绪激动、饱食、用力大便等增加心脏负荷情况下可诱发心律失常的发作,以及心肌细胞损害、心肌离子活动异常均可导致心律失常,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可发生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虽然多种物质使用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不多见,但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常规行电解质、心肌酶谱检验及心电图检查,及早纠正电解质紊乱稳定心肌细胞膜,密切关注心肌酶学改变及症状发作时心电图动态改变情况,及早干预处理,避免不良医疗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