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病毒性关节炎的预防与治疗分析

2019-01-06赵娜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活苗种蛋病鸡

赵娜

(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276600)

1 鸡病毒性关节炎的流行特点与临床症状

一般4~7 周龄的鸡感染病毒性关节炎的可能性最大,而随着鸡日龄的逐渐增加,对病毒性关节炎的敏感性逐渐降低。除了传统的直接或间接接触病毒源传染外,如果母鸡患有病毒性关节炎,也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根据相关资料表明,患鸡在感染病毒24~48h 时将会出现跛行、足趾关节肿胀、扭转弯曲和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症状,到后期还会出现毒血症。患有慢性病毒性关节炎的病鸡,基本无法正常行走,生长受阻。其中部分病鸡可能出现腓肠肌或是趾屈肌肌腱肿胀、单侧或两侧性腓肠肌肌腱撕裂的病症。数据表明,鸡病毒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达到100%,死亡率在6%左右。

2 鸡病毒性关节炎的预防措施

2.1 一般性预防

导致鸡感染病毒性关节炎原因,与鸡生长环境不良、鸡的饲养管理不当以及鸡的品种不良等因素有关。因此,在预防鸡病毒性关节炎时,首先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定期对鸡舍和鸡群生长活动环境进行清洁打扫和消毒处理。及时将残留在鸡舍内的粪便、污水等彻底清理干净,并及时开窗通风,然后可以使用3%的氢氧化钠溶液或0.5%的有机碘溶液对鸡舍、鸡群生长活动环境进行喷洒消毒,从根本上消除病毒病菌,以达到有效预防鸡病毒性关节炎的目的[1]。

其次,结合鸡的实际生长情况规范落实鸡的饲养管理工作。如严格控制鸡的饲养密度,避免因饲养密度过大导致鸡群暴发大规模的病毒性关节炎疾病。与此同时,还需要认真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合理配制饲料,在确保鸡饲料与饮水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维生素、微量元素,有效增强鸡的免疫能力与疾病抵御能力。一旦出现患病鸡立即淘汰,对于病死鸡则需要采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方式,以防止病毒继续扩散感染其他正常鸡。

最后,鸡病毒性关节炎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养殖人员还需加强鸡品种的选择与控制,从无任何疾病的鸡场引进种鸡或种蛋,并交由国家专业检验检疫部门进行全面、严格的检疫,确保种禽、种蛋无病,实现对鸡病毒性关节炎的有效预防。

2.2 免疫预防

在科学预防鸡病毒性关节炎过程中,养殖人员还需主动树立正确的疾病预防意识,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免疫预防。8~12 日龄的鸡可以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对鸡进行病毒性关节炎活苗注射,8~14 周龄的鸡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活苗免疫注射[2]。对于即将开产的鸡,在开产前2~3 周对鸡进行病毒性关节炎油佐剂苗的免疫注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鸡进行活苗免疫时,需要保障疫苗注射与MD 和IBD 弱毒苗免疫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为5d,否则容易出现活苗免疫相互干扰的情况,影响最终的疾病预防效果。

3 鸡病毒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

患病鸡无论属于急性或慢性感染,大多数病鸡均会出现跛行、无法正常行走、足趾关节肿胀、发热等症状。部分病鸡还会出现迅速消瘦、长时间卧地、发育迟滞等临床症状。因此,在对患病鸡进行治疗时,需要充分结合病鸡具体症状采取对症治疗。对于病情相对较轻的病鸡,可于每日早晚各对病鸡进行一次浓度为2.5%的普沙坪注射液肌肉注射,连续使用3~5d 即可有效缓解病鸡症状。而为了能进一步加快病鸡机体康复,也可以通过将适量乳酸环丙沙星粉加入到鸡饲料中,帮助病鸡恢复健康。一般情况下,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5~10g 乳酸环丙沙星粉,连续使用7d 以上就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成效。另外,可以选用土霉素或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有效控制葡萄球菌等病原继发。

4 结束语

总之,在鸡养殖过程中,工作人员既需要做好鸡品种的选择、鸡生长环境的控制与饲养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定期对鸡进行免疫接种,有效预防病毒性关节炎。另外,针对患病鸡同样应对症下药,根据病鸡具体病症采用注射或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治疗,帮助病鸡有效恢复健康,实现正常生长发育。

猜你喜欢

活苗种蛋病鸡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措施
猪流行性腹泻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效果评估
猪场常用疫苗的选择与合理使用
6月白羽肉鸡种蛋价格跌幅已超40%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呼吸道病治疗注意事项
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鸡病毒性产蛋降低症的药物治疗效果
种鸡免疫程序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