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磷缺乏症治疗措施
2019-01-06蒋永泉
蒋永泉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畜牧兽医站 226511)
1 磷元素与蛋鸡生长发育
蛋鸡生长发育期间,磷元素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它是骨骼、牙齿等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蛋鸡体内酸碱平衡调节中,磷酸盐是重要的调节媒介,会影响机体对钙元素的吸收。磷元素的缺失是蛋鸡佝偻病、软骨病发病的重要诱因。另一方面,磷元素还积极参与蛋鸡生理代谢过程,参与到磷脂、核酸等重要物质的合成。该物质的缺失会造成鸡体血液中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红细胞数量降低,严重影响蛋鸡的代谢节能。较严重时会造成组织大面积出血,诱发蛋鸡瘫痪、降低体重,造成高致死率。蛋鸡产蛋过程中,磷元素是蛋壳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磷元素含量不足将会造成蛋壳薄、粗糙、易碎等,严重影响产蛋质量,降低产蛋效益,甚至影响蛋鸡生理机能和代谢机能,造成减产。综上所述,磷元素与蛋鸡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但自身储备量很低。有研究显示,成年鸡体内磷元素总量不超过1.5g。为此,体内多数磷元素的获取都从饲料中获得。一旦磷元素补充不到位,将会直接影响鸡体磷元素含量,威胁到蛋鸡产蛋效益[1]。
2 磷元素与蛋鸡生产性能
磷元素是禽畜生长必需的常量矿物质元素,是禽畜骨骼及其他软组织有效的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磷元素还积极参与到体内能量代谢、某些酶促反应,影响禽畜机体代谢功能。
禽畜对磷元素的获,更多源自植物性饲料。但其中70%的磷元素是以盐、植酸等形式存在。作为单胃性动物,能有效消化利用的比例很少。植酸与饲料中的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结合能形成较稳定的络合物,降低对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而磷酸氢钙更是使用较广的无机磷源,同样不溶于水,有效吸收利用率均不高。很多会随粪尿排出,而污染禽畜养殖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今后,随着禽畜养殖规模的扩大,环保意识的增强,在注意维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单胃动物磷的利用能力极为重要。从蛋鸡磷元素的有效利用来看,尝试探讨磷元素对蛋鸡各方面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增强蛋鸡养殖及时补磷的必要性认识。
2.1 磷元素对蛋鸡消化系统的影响
有研究证实,饲料中适量加入植源性磷酸氢钙能大大提升蛋鸡对不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就消化系统而言,植源性磷酸氢钙能大大提升消化系统绒毛高度,提升养分吸收利用面积。而这些植源性磷酸氢钙更多是谷糠、玉米浸渍液等。
2.2 磷元素对蛋鸡骨骼的影响
有学者研究证实,饲料中每千克加入300FTU 的植酸酶能大大提升蛋鸡胫骨质量。同时,饲料中磷水平直接关系到骨灰磷的含量。钙磷水平与骨灰分、骨灰钙呈明显的互作影响。
2.3 磷元素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有研究资料显示,不同磷酸水平对应的日产蛋量、平均产蛋种、日产蛋率都呈正相关变化。一般情况下,日粮中非植酸磷水平在0.3%时,蛋鸡日产量会最高。非植酸磷水平在0.31%时,蛋鸡日产蛋蛋重最大。日粮中非植酸磷水平在0.29%时蛋鸡产蛋率最高。有数据汇总统计,30~41 周龄的蛋鸡,日粮中非植酸水平应控制在0.3%左右,此时能确保最高的产蛋率、平均蛋种、产蛋量等。
3 蛋鸡磷缺乏症概述
磷缺乏症发病蛋鸡日龄一般在20~50d,肉鸡发病率高于蛋鸡,成年鸡偶发,一般呈整体性和群发性,发病后鸡群中半数以上蛋鸡倒地不起,精神萎靡,采食量显著下降,行动不灵活,不能自主站立,出现不同程度的双腿麻痹、两侧翅膀下垂性麻痹症状,伴随胸部腹部及大腿皮下青紫色,有明显波动感,部分病鸡腿短粗关节肿大,也有部分病鸡脚趾内侧弯,甚至需要依赖附关节才能行走,一些瘫痪鸡排泄白色、绿色粪便,鸡冠泛白,有贫血症状,甚至衰弱致死[2]。病死雏鸡剖检提示渗出性素质,大腿皮下组织及胸腹部位出现黄色胶体液体浸润,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渗出液,混杂浅黄色蛋白冻,心包液量显著增加,心肌扩张程度加大,左侧心室最为严重,心肌颜色变浅泛白,弹性下降,质脆、软,心肺肿大脆弱,表面呈浅黄色变化,直肠及盲肠有不同程度出血症状,少部分鸡也会出现坐骨神经、臂神经肿大,是正常神经直径的4 倍以上,伴随肋骨弯曲、结节肿大、串珠状态,胸骨脆弱弯曲,明显变形。无菌采集病死鸡肝脏及脾脏触片样本,革兰氏染色处理镜检查未见细菌,触片上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培养基及肉汤培养基,37℃温箱培养24h,无菌落生长。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及饲料营养组成基本可以确诊为蛋鸡磷缺乏症。
4 蛋鸡磷缺乏的治疗措施
临床出现的蛋鸡磷缺乏症病例可用的治疗措施和方法多样,细分有饮水疗法、拌料喂服、注射给药等。
饮水疗法用亚硒酸钠溶液,理想药用浓度10%,每次用1ml,兑清水每次用100ml,供鸡群自由饮服,连续用2~3d。而后调整饮服药用溶液,控制药用浓度0.1%,每次用1ml,兑水每次用1000ml,供鸡群自由饮服,连续用1 周。之后,同样的给药方法,间隔3 周用1 次,直到康复为止。
注射疗法,肌肉注射,同样适用亚硒酸钠溶液,理想的药用浓度0.01%。同时,针对鸡群大小不同,用药剂量上略做调整。对雏鸡群而言,每次易用0.1ml。对成鸡群而言,每次易用0.5ml。注射每天1 次,每间隔3d,肌肉注射用药1 次,对缩短康复疗程效果不错。病情较严重病例尝试配用VB2,肌肉注射,用量每次0.5mg,每天用1 次,连续配用药3~4d 即可,能起到不错的磷元素补充效果。
拌料喂服,较适合用的药剂有鱼肝油、VD粉末、VD3等,通过拌料喂服均能取得不错的康复效果。具体用量及用法,鱼肝油、VD粉末等拌料。或者用VD3直接拌料喂服,具体用量每千克饲料用110 单位对缩短病情康复效果不错。个别严重的病例应尝使用多种维生素,具体用量及用法,每次10~20g 拌料每次用50kg。同时,配用VB12,用量每只鸡每次用200mg,持续用2 周,对康复治疗效果要好很多。
另外,针对此病的治疗,务必要及时、到位。此病流行初期,通过1 次大剂量的投服VD,每次用15000 国际单位能起到不错的治愈效果。但切记剂量不要过大,避免造成中毒。雏鸡早期治疗可用鱼肝油,口服,每次每只用2~3 滴,每天3 次,连续用3~4d。同时,每天注射维丁胶钙注射液,每次用0.2ml,连续用3~4d。或者用维生素AD3粉,同样能起到不错的治愈效果。
5 蛋鸡磷缺乏的预防措施
磷缺乏症是禽畜养殖常见多发的慢性营养代谢病,对磷缺乏症的预防可参考以下预防措施。
注意用全价日粮,合理调配磷元素、VD、钙元素等的含量及比例。定期抽检禽畜中磷元素的代谢情况,做好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游离羟氨酸等的含量,做好购进骨粉中磷元素的比例分析,一旦出现有异样情况出现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为笼养蛋鸡给予充足的光照;或者尝试用紫外线灯照射(距离蛋鸡1~1.5m,控制时间在5~15min);或者及时补充鱼肝油或VD3对控制磷缺乏症的效果都要好很多。日常留意鸡群变化,有出现缺磷症状,务必及时调整日粮,控制日粮中骨粉或脱氟磷酸氢钙的含量,合理比例调配,连续用2~3 周,待症状恢复正常后,及时调整用正常饲料。对产蛋鸡而言,为控制此病的发生,可适量加石粉等钙质,注意添加A、D、C 等复合维生素。同时,不能忽视钙含量的调控,产蛋鸡钙磷比例在6.5:1,雏鸡钙磷比例在2.2:1,对控制磷元素缺乏症效果确实不错。
6 总结
蛋鸡生长发育期间需要多种微量元素参与。这其中磷元素是很重要的元素之一。相关研究发现,磷元素关系到蛋鸡的生长发育,体现在磷是骨骼、牙齿等重要组成部分,缺失会造成蛋鸡佝偻病、软骨病;是代谢过程参与的重要物质,尤其参与到磷脂、核酸等物质的合成,缺失会影响蛋鸡代谢;是蛋壳重要的组成部分。缺失会造成蛋壳薄、粗糙、易碎等。磷元素无论是对蛋鸡生产还是对蛋鸡生长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磷元素如此重要,而蛋鸡体内实际含量却严重不足,很多都要从饲料中获得,但疏于管理势必为常发多发埋下祸根。
对此,考虑到磷元素的重要性,务必要提前做好预控管理。一方面,从合理喂料着手,注意调控磷元素、VD、钙元素等的含量及比例。另一方面,做好养殖蛋鸡体内磷元素抽检,条件允许的做好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游离羟氨酸等含量监测,一旦出现异样情况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一旦日常蛋鸡养殖过程中出现磷元素缺乏症,应积极对症治疗。流行初期可尝试1 次大剂量的投服VD,能起到不错的治愈效果。但切记剂量不要过大,避免造成中毒。后期治疗中用亚硒酸钠为不错选择,配用饮水疗法、拌料喂服、注射给药等临床疗法,对这种常见多发慢性营养代谢病的康复治疗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