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丹毒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2019-01-06林海斌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猪丹毒公猪青霉素

林海斌

(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畜牧兽医站 226600)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数量不断攀升,猪丹毒发病案例愈发增加,主要普遍存在于农村的一些散户,致病发案例明显,甚至还有把病菌传染给人类的风险,因此,人们在不断研究猪丹毒治疗、诊断及日常防控,这对农户健康养猪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1 猪丹毒传播特征

从各项调查研究数据来看,猪丹毒病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由于夏季高温闷热病菌容易滋生,一般情况,猪丹毒在夏季病发比较集中,通常架子猪发病率最高[1]。因为猪红斑丹毒杆菌是在绝大多数的养猪场中,高度集中的一种细菌,既可以在猪体内寄生,也可以存在于生猪生长环境中,其正常是通过猪的唾液、粪便、尿液等途径排出,同时,这个病无法通过一定的净化技术将其彻底在猪群清除。红斑猪丹毒杆菌也会经常寄生于各种动物体内,如羊、家禽、鱼类等,这些飞禽类一旦受到感染,粪便是直接主要传播源,尤其是在普通猪舍和一些规模大育肥猪舍中。该病一般情况在12 周岁以下的猪群中不容易看到,因为猪仔出生时从母乳里获得先天性抗原,能抵抗一些病菌的侵袭。

猪丹毒一旦传播至人类可以发生类似猪丹毒的一些损害,但这种情况一般发生的较少,同时由于该类病菌的种类繁衍比较多,经常引发的疾病毒害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的致病后可以通过简单治疗完全根治,有的导致严重疾病症状,甚至直接危及生命,有的还会在一些非常恶劣的环境中发病,当然,这种病菌一旦被感染就会产生一定的抗体免疫力,且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会看到一些轻微的亚临床症状[2]。

2 猪丹毒的常见临床症状

2.1 超急性型症状

临床现象经验来看,无论是幼猪还是成年猪,只要感染猪丹毒,并且是属于超急性型的,那么就能快速导致猪的死亡。而且最可怕的是当猪丹毒爆发时,也许还没有来得及观察到一些临床症状就发现致病猪死亡。

2.2 急性型症状

当猪丹毒病原体通过各种传播途径进入血液,会在血液里大量、迅速繁殖,继而在后期引发败血症,通常情况下,被感染为急性型的个体会出现发病时间不确定、很有可能突然发病,有时疾病发展的情况非常迅速,以至于观察到临床时就已经死亡,不过,这种情况并非常见。这种急性型的猪丹毒病原体通常还会伴随高烧现象,猪体温可以达到41~42℃,高烧会引发发病母猪出现极其严重的疾病,发病母猪通常在行为上出现行走艰难,动作僵硬,生病猪通常卧躺在猪舍里不愿意站立。如果感染在24h 内,病原体会堵在小血管中不断聚集,造成血栓堵塞血管,尤其是容易发生在生病猪背部及腹部以下的血管中,从表面看,这些部位形成血栓会造成这些区域的皮肤因供血量严重不足出现菱形肿块,肿块表面一般是红色的,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肿块内的组织也会出现大量死亡,最终这个区域的皮肤会发黑。这些现象通常是在疾病早期,可以从临床中观察到。临床上还会对这些肿块进行触诊感知,如果对感染猪不进行及时治疗,最终会因皮肤病变腐烂,最后坏死且脱落。对于猪舍中一些免疫力不强,或未曾注射免疫药物的妊娠母猪往往会导致流产。

2.3 慢性型症状

慢性型猪丹毒生病的猪临床症状有可能不容易发现。病菌主要是通过急性或亚急性型病菌发展而来,慢性型猪丹毒病原体常常会植入猪的关节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产生慢性关节炎,临床表现是极大的疼痛及猪体况下降,而且慢性猪丹毒通常发作对象是母猪,整个猪舍中有一头母猪受到慢性猪丹毒感染,生病猪的尿液和粪便会引起大范围细菌繁衍。

3 猪丹毒的诊断要点及诊断方法

对于被猪丹毒感染的病猪,我们一般可以通过临床症状来进行判断,临床通过观察猪的食欲、体温及皮肤是否出现菱形肿块等基本就可以确定猪是否被猪丹毒病菌感染。

临床上如果猪皮肤上出现菱形肿块观察不明显,就需要通过自己的手掌去感知皮肤是否正常[3]。同时,由于猪红斑丹毒杆菌在日常实验室中容易培养,通过采集死亡病猪剖检病料,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培养观察,有利于更加精准的判断疾病,再比如可以通过抽血检测,通过测验猪血液中血清含量来测定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比对被感染的标准水平判断出是否患病。

由于红斑丹毒杆菌对青霉素极其敏感,一般用青霉素治疗此病。同时,对于一些患病母猪还应制作一些长效的抗生素治疗,而针对一些病情极其严重的,有必要每隔2~3d 重复注射药剂,对于一些急性病例,一般在24h 内注射两次青霉素,病情会得到一定控制,在随后3d 连续注射,此时倘若母猪受到感染,在临床上增加阿莫西林饮水配合青霉素治疗。而对于一些爆发期,非常长的病例,一般在猪饲料中添加青霉素V 连续使用两周来抑制病情的继续发展。而对于常见的个体爆发,生病猪一般选择在每个育肥棚里对每个生产批次的环境进行消毒,对猪养育实施湿喂系统,还要对这些器皿进行彻底消毒,对于断奶的架子猪,治疗首选是青霉素,因为青霉素具有较高的药效。同时确诊为急性发病的可以尝试通过肌肉注射短效青霉素,每天注射两次,连续使用4~5d,如果病例确诊为非急性,就可以使用长效青霉素,也是通过肌肉注射,每天进行两次,连续一周,如果同群中流行的病例数量比较多,可以使用四环素、青霉素钾等加入猪的饮用水中,加强疾病防御。

4 猪丹毒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做到免疫强化,特别是大规模养殖,不论是公猪母猪都要做到全覆盖免疫,提前预防,一般选择接种灭活苗是十分安全的。通常接种分为两次进行,两次接种时间间隔一般为2~4 周。首次接受疫苗的时间大致在12 周龄左右,并且在这个年龄段需要接种两次。生产母猪需要在生产前两周接种疫苗,或者在断奶后再次接种。而具体的接种时间可以根据整个大片区内的猪丹毒感染发病情况综合判定。母猪一般都要每个连续批次的断奶,需要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当然,对于一些养猪场及感染风险程度比较大,后备母猪和公猪有必要再次进行免疫,故此,在实施第3 次免疫时,可以在第二次免疫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公猪应该从12 周龄起,期间进行两次免疫,随后基本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周期,一般是6 个月加强一次。当然,在这期间还要随时测量和记录猪的体温,因为公猪被感染后,一般的临床表现就是体温升高,并且出现皮肤病变就应对公猪实施立刻治疗,并且将公猪配种计划取消掉,中间至少要间隔4 周以上,需要注意的是,飞禽会对饲料造成一定污染,不应被忽视,所以,也需要对鸟与猪群的接触情况做一个调研分析,因为当疾病爆发时,期间的猪粪便等其他分泌物都会给病原体大量繁殖创造机会,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说进行免疫接种,但期间还是爆发疾病,那么这个时候要考虑环境感染风险。还需要对注射环境卫生状况做一个调研分析,并且应立即转移猪到全新的猪舍中饲养,这个全新的猪舍必须要进行清洗、消毒。同时水是饲养猪不可或缺的,检查饮用水的清洁度,同时对猪舍供水系统进行消毒处理。

5 结语

猪丹毒所引发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是发病率比较高的病原体,通常表现在规模化但管理又不规范的地区,不管怎样,作为养殖户一定要防止此病的蔓延,一定要奉行标准化养殖理念,注意改善猪舍周边环境,做好严格的消毒。把疾病扼杀在萌芽阶段,从而有效杜绝猪丹毒病原体的扩散传播,为猪的健康生长构建有利的环境。

猜你喜欢

猪丹毒公猪青霉素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控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简述猪丹毒的屠宰检疫、处理对策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上期回顾
猪丹毒病原菌特性
浅析猪丹毒病的综合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