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探析
2019-01-06尹彬彬
尹彬彬
(山东省招远市畜牧兽医总站 265400)
育肥牛的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大部分的养殖户都没有掌握育肥牛的饲养管理要点,造成牛肉品质低等不利的结果,严重影响养殖户的利益。探讨育肥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对育肥牛的良好管理至关重要。
1 饲养环境的控制
1.1 牛舍的管理
搭建和管理适合育肥牛生长的牛舍是饲养育肥牛最为基础但很关键的一步。首先在选择搭建牛场地点时应考虑饲草和饲料的储存在此处是否便利,保证饲草和饲料储存于干燥通风的场所,避免发霉,育肥牛食用发霉饲草和饲料会引发肠道疾病。同时,牛舍的搭建应具备通风特点,面积应足够宽敞,避免牛群拥挤。定期清扫和消毒牛舍,避免育肥牛在潮湿的环境中感染病菌[1]。
1.2 环境温度的控制
温度也是影响育肥牛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温暖的环境中,育肥牛将消耗较少的能量用于维持体温,有利于育肥牛生长,在一定的程度上缩短育肥牛的生长周期。但并不是说牛舍的温度越高越好。通常情况下,牛舍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0~2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牛的整体感觉较舒适,利于育肥牛生长。当牛舍平均温度低于7℃时,牛体产生热量增加,采食量加大,饲料转化率降低。当超过27℃时,牛体温升高,呼吸次数增加,食欲下降,采食量下降,影响增重。所以要注意牛舍温度的控制,将牛舍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同时也要根据季节性变化调整牛舍温度[2]。
2 育肥牛的管理技术
2.1 采食和饮水管理
一般刚从市场采购回来的育肥牛,尤其是从远地运送来的牛,由于距离和管理因素会产生严重缺水极度饥饿的症状,这时给水和采食应尤为注意。采水:当给刚购回的牛进行饮水时切不能一定给水太多,可以采用分次少量逐渐给水的方法。第一次饮水量应限制在10~20L,避免暴饮。如果每牛头同时供给人工盐100g,效果更好。第二次给水在第一次饮水3~4h 后,此时可自由饮水,水中如能掺些麸皮更好。采食:采食的方法和原理与采水差不多,也要避免一次给料太多,避免因突然摄入过多食物引起胃肠紊乱产生消化不良。第一次限量饲喂,按每头牛4~5kg 草料;第2~3 天逐渐增加喂量;5~6d 后让其自由采食。青贮料从第2~3 天起饲喂。精料从第4 天起开始供给,也应逐渐增加。此后根据牛体重的增加逐步增加饲喂量,保证饲料转化率。
2.2 加强疫病防治
一般新生犊牛和从远地运来的牛抵抗力都比较低,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并且在引进育肥牛时要严格检查引进牛是否患有疫病,在确保所引进育肥牛本身无疫病时才可以引进。对于抵抗力低的育肥牛一般采用接种疫苗来提高对传染病的防御能力,比较常见的传染病有口蹄疫、炭疽等。在对疫病防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加强控制,在疫病发生早期进行诊治,大大提高疫病的康复率,最大程度上降低养殖户的损失[3]。
3 育肥牛的饲养技术
3.1 育肥前期的饲养
育肥前期大约是一个月的时间,这个过程主要关注育肥牛的体质和抵抗力,为后期育肥工作打下基础。在这个时期,主要用青贮玉米秆作为粗饲料适当配合少量的精料。同时要保证饮水充足,一般精料和粗料的比例控制在4:6 左右,切不可盲目加大精料喂给量,造成牛脏器负担过重影响牛的生长。也可在饲料中加入麦麸,以增强牛的食欲,并促进牛的消化。
3.2 育肥中期的饲养
育肥中期大约在5 个月左右,这个时期育肥牛的日增重最大,每天达到1kg。该时期是育肥牛体重增长的关键时期。结合牛的生长规律,配合科学的饲养方法可以更好地保证育肥牛的生长。在这个时期,对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比较高,对能量水平的要求较低。所以,在这个时期应适当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同时加大饲料中精料的占比,为育肥牛生长提供营养物质。育肥中期由于育肥牛体重增长较快,对水的需求相应变大,在饮水过程中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更好地配合牛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盐可以补充牛体内的无机盐。
3.3 育肥后期的饲养
育肥后期的时间与育肥中期的时间大致相同都为5 个月,但相比于育肥中、后期的日增重量稍有减少,日增重量大约在0.8kg。育肥后期如何进行饲喂直接影响牛肉品质。在这个时期要饲喂优质的干草或玉米秆,只需要配合少量的精料即可,在这个时期即使每天饲喂少量精料,牛的体重也会有明显增加。如每日补饲0.5~1.0kg 精料的情况下,仅饲喂氨化麦秸,牛的日增重可达到490g 以上。因此,在这个时期注意饲料的配比才可实现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