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谈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及防治

2019-01-06张松武张学芳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殖器官黄体公猪

张松武 张学芳

(江苏省东海县畜牧兽医站 222300)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是指妊娠母猪不发情、发情推迟、不孕以及出现早产、流产、死胎等一系列疾病的总称。部分规模猪场中存在不同程度母猪繁殖障碍,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1 后备母猪初情期延迟

1.1 病因

1.1.1 卵巢发育不全

由于卵巢发育不健全,使卵巢内没有大的卵泡发育,造成不能分泌足够的激素进而引起发情。

1.1.2 异性刺激不够

猪的初情期早与晚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后备母猪接触公猪的时间有关。

1.1.3 饲养管理不当

由于后备母猪在培育期间营养水平不稳定,造成母猪体况肥瘦不固定,这些都会影响母猪的真正性成熟。虽然有些体况显示正常,但前期饲养中因为饲料中长期缺乏生物素、VE等成分,使母猪性腺发育受到抑制影响性成熟的到来。

1.1.4 安静发情

个别青年母猪已经达到性成熟阶段,虽然显示体内卵泡发育正常,且也进行排卵,但却迟迟不表现发情症状,或者在公猪存在时不表现站立反射,这些现象叫安静发情或微弱发情。

1.2 防治

1.2.1 营养调控

母猪6~7 月龄时应适当限饲(每日量为2.5kg 左右),防止过于肥胖,体况过于瘦弱的母猪应加强营养,进行短期优饲,补喂优质青绿饲料或补充VA和VE;体重过肥的母猪应实行限饲,加大运动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母猪恢复种用体况为止[1]。

1.2.2 管理措施

(1)母猪在初情期到来后,要有计划地跟公猪接触来诱导发情,每天接触1h 左右。(2)将没发过情的后备母猪每周调一次栏,使母猪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以促进发情的启动与排卵,必要时可让公猪进栏追逐10~20min。(3)母猪在初情期到来后要加强运动,温和的日光和新鲜空气能促进母猪发情。(4)母猪初情期到来后,要坚持每天对母猪查情况,并做好发情记录,为以后母猪配种提供依据,并及时淘汰不能作为种用的母猪。

1.2.3 激素处理

对体重达到120kg 以上或月龄在8 个月以上且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后仍不发情的母猪,可对其肌内注射氯前列烯醇(PG)0.4mg,次日再配合孕马血清(PMSG)500~1000 单位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50~500 单位肌内注射,母猪多在用药后3~8d 发情。若在配种前1h 肌内注射25μg 促排2 号或促排3 号可明显提高产仔率。

1.2.4 及时淘汰

母猪在达到配种年龄后,采取多种措施还不见初情期的,那就有可能是由遗传因素或他不可预见因素造成的,应及时淘汰,以免给经济造成更多损失。

2 母猪断奶后不发情

2.1 病因

2.1.1 初配过早

过早配种受孕不仅会导致初产仔过少、仔猪初生体重小、断奶重和成活率低,而且还会影响母猪增重,当其成年后,其体重明显小于相同品种的同龄母猪。这样的母猪产仔断奶后发情明显推迟,有的甚至不再发情。

2.1.2 泌乳期失重过多

如果哺乳期间日粮中营养缺乏,带仔过多,泌乳量大,母猪断奶时会异常消瘦,体重下降幅度偏大(失重超过50kg),母猪断奶后发情配种要推迟。

2.1.3 泌乳期母猪过肥

母猪产仔少、带仔少、泌乳期体重不减,又加上泌乳期营养较好,体内沉积大量脂肪,造成卵巢内脂肪浸润,卵泡上皮脂肪变性,卵泡萎缩,都会造成断奶后不发情或推迟发情[2]。

2.1.4 用料不科学

(1)使用育肥猪饲料使用含高铜、高锌或高砷的育肥猪饲料喂母猪,会造成母猪卵巢发育异常。(2)未使用配合饲料,使用缺乏能量、蛋白质、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的自配饲料会使母猪因营养缺乏造成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或停止发育。(3)使用霉变饲料会造成母猪生殖器官发育异常。(4)使用脱霉剂可能导致母猪断奶后不发情。

2.1.5 气候环境因素

(1)热应急在夏季环境温度上升到30℃以上,相对湿度超过65%会使母猪卵巢和发情活动受到抑制。(2)猪舍内氨气、硫化氢等含量超标常造成母猪生理活动异常及机体产生应激,影响生殖系统激素分泌,导致母猪断奶后不发情。

2.1.6 生殖器官疾病

引起生殖器官感染的疾病主要有细小病毒病、隐性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乙脑、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布鲁氏菌病、链球菌病等。感染这些疾病都会造成母猪流产、死产或胎衣不下,形成子宫炎症、卵巢囊肿,引起生殖内分泌紊乱,导致不发情、发情延迟或屡配不孕。

2.2 防治

2.2.1 正确掌握母猪的初配年龄

瘦肉型的良种后备母猪在160~180 日龄开始发情,初配适期最好不早于7~8 月龄,体重不低于100~110kg。有经验的养猪场通常是让“三情”,即在母猪第一次发情后再经过3 个情期(1 个发情周期为18~21d),故在初情期后约2 个月,第4次发情时才对青年后备母猪进行配种。

2.2.2 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调整日粮配方,适量增加能量和蛋白质饲料,使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达到17%~18%,以保证泌乳期间母猪有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满足母猪维持、生长、产乳3 方面的营养需要。

2.2.3 防暑降温

夏季应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工作,结合通风采取喷雾等降温措施,加强猪舍通风对流,促进蒸发和散热,确保猪舍温度适中。

2.2.4 防止原发疾病的发生

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各种疫苗的接种,对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母猪应及时淘汰。

2.2.5 激素药物处理

可肌内注射氯前列烯醇(PG)0.4mg。次日再配合孕马血清(PMSG)500~1000 单位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50~500 单位。

2.2.6 适当的应激处理

(1)用试情公猪追逐久不发情的母猪(15~20min/次),连续3~4d,或将母猪赶在同一圈内通过公猪的爬跨等刺激,促进母猪发情排卵。(2)每天上午将母猪赶出圈外运动1~2h,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发情。(3)将久不发情的母猪调到有正在发情的母猪圈内,经发情母猪的爬跨刺激促进发情排卵,一般4~5d 即出现发情症状。

3 母猪屡配不孕

母猪发情配种超过3 个情期,仍然不怀孕,即称屡配不孕。

3.1 病因

3.1.1 先天因素

常见生殖器官畸形有输卵管闭锁、缺乏子宫角、子宫颈形状和位置异常、子宫颈闭锁等。

3.1.2 受精障碍

(1)精液质量不合格采用体外保存时间较长的精液进行输精或配种公猪精液质量不合格导致母猪无法受孕。(2)配种过晚适时配种是提高胚胎成活率的重要保证。若配种过晚,卵子衰竭,即使卵子成功受精形成合子也会因缺乏生命力而死亡。(3)精子被吞噬如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或输卵管炎等疾病时,子宫中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将精子认作异物而吞噬。

3.1.3 胚胎早期死亡

(1)胚胎着床前死亡在配种后的前12d,子宫内游走的胚胎常常因应激而死亡。(2)配种达到25d 后返情,若母猪在交配时或产后造成生殖器官被感染,胚胎很容易发生死亡并被吸收,引起子宫内胚胎全部消失,这时母猪可再发情。(3)黄体功能不全导致隐性流产母猪排卵后,破裂的卵泡腔会逐渐形成黄体。若卵子受精开始妊娠,黄体会继续发育成妊娠黄体,维持妊娠。若黄体功能不全会导致母猪发生隐性流产而屡配不孕。

3.2 防治

(1)在排除其他疾病或管理因素后仍屡配不孕的母猪,可判定为先天生殖器官异常,应予及时淘汰,以降低损失。

(2)经常检查公猪精液质量,确保配种用公猪精液质量优良;对外购精液,输精前先检查精液质量再行输配。

(3)勤于检查,适时配种,防止错过最佳配种时间而导致配种失败。

(4)对子宫内膜炎或子宫内分泌物导致受精障碍者,应先清洗子宫,注入长效抗生素处理后,肌内注射氯前列烯醇(PG)0.2~0.3mg,次日肌内注射孕马血清(PMSG)500~1000单位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50~500 单位。

(5)若因母猪过肥,生殖系统蓄积过多脂肪而导致母猪输卵管堵塞造成的屡配不孕,可对母猪进行限饲,控制膘情,当母猪恢复配种体况时即能受孕。

(6)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母猪配种后的应激影响。

(7)对黄体功能不全者,可在配种当日肌内注射黄体酮15~30mg。

4 卵巢囊肿

4.1 病因

4.1.1 卵泡囊肿

卵泡囊肿主要是猪垂体持续分泌促卵泡激素,而促黄体素分泌不足,使卵泡过度发育,不能正常排卵而形成大的囊泡。卵泡过度发育会分泌大量雌激素,使母猪发情症状强烈,精神高度不安、追逐和爬跨其他母猪,表现为“慕雄狂”。

4.1.2 黄体囊肿

产生大量黄体酮,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致使卵巢中无卵泡发育,母猪表现缺乏性欲、长期乏情。

4.2 防治

治疗猪卵巢囊肿多采用激素疗法。

4.2.1 卵泡囊肿

对早期卵泡囊肿可注射促排3 号(LRH-A3)100~300μg,促使卵泡成熟排卵。对患病后期的母猪应注射促黄体素200~400 单位,使卵泡排卵或黄体化。

4.2.2 黄体囊肿

肌内注射黄体酮50~100mg,3~5d/次,连用2~4 次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生殖器官黄体公猪
赖床憋尿,竟然黄体破裂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LCN5蛋白在雄性绵羊生殖器官及精子中的表达定位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上期回顾
关注孩子的生殖器卫生,这些常识要知道!
黄体破裂 是一种什么病?
警惕:小小“黄体”能要命!
花朵和传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