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热应激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对策

2019-01-06单文元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发情断奶猪群

单文元

(浙江省嵊州市畜牧兽医局 312400)

环境温度超过最适温度范围,猪的产热大于散热,猪就会通过增加呼吸蒸发和辐射散热,或通过减少采食量而减少体热产生来调节体温平衡。如果过多的产热蓄积在体内不能散出,会引起热应激甚至热射病[1]。我国特有品种的发生率低于外三元种群,这是由于外三元生长速度较快、饲料转化率高、体型过于肥胖,抵抗力和抗应激能力水平弱的原因。

1 热应激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1.1 热应激对母猪发情的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环境温度在18~20℃时母猪发情率在93.4%,27~29℃母猪断奶发情率为79.2%。同时与月份有关,7~9 月份后备母猪出次发情晚于其他月份,断奶后发情率(断奶后1 周发情表现统计)处于最低状态,说明热应激可导致母猪断奶后发情率降低、发情时间延迟。

1.2 热应激对胚胎成活率的影响

胚胎成活率与环境条件变化、营养、疾病等均有相关性。热应激情况下,母猪胚胎处于机体内分泌激烈变化中,对胚胎的存活影响较大。有关研究发现,母猪在配种11~12d 后处于温度为32~39℃环境中24h,胚胎存活率降低40%左右[2]。经产母猪在7~9 月份高温季节至少有40%左右猪群发情不稳定、产仔数低(6~8 头、严重者1~2 头甚至空怀)。条件较差的猪场还发现流产、死胎问题,进行降温措施的猪场整体运营正常。因此,母猪胚胎的保护需要在环境控制方面下功夫。

1.3 热应激对母猪生产的影响

母猪处于热应激状态下极易导致母猪生产时间长、产后无力、产后采食量降低、产后三联症的出现。高温环境下饲料中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丧失部分功能,尤其VE高于30℃时功效开始降低。营养物质缺乏直接影响母猪子宫收缩无力、胎衣不下、生产时间延长、死胎等问题。采食量普遍降低导致营养物质缺乏,难以供应乳房乳汁分泌,造成仔猪奶水不足,引发仔猪营养不良、腹泻、断奶重低的问题。

2 热应激临床表现

猪群临床表现为精神不佳、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玩弄饮水,时卧时立,呼吸频率加快。采食量降低、喜欢玩水、躺卧不安、皮肤血管扩张、皮肤发红。妊娠母猪尿液发黄或无尿、粪便干燥坚硬,喘气严重。严重者出现死胎、流产等症状。

3 解决方案

3.1 保证充足饮水、缓解猪群应激反应

及时为猪群提供充足饮水,要求达到饮水器每分钟1L。饮水和采食料比例为2.1~2.7:1,气温升高至30℃以上,可将比例提升至3:1,及时遮挡处于高温暴晒水塔、管线等设施,保证水温不宜过高。

3.2 加强通风和减少辐射

对猪舍窗口安装冷风机1~2 台,依据猪舍实际情况及通风条件自行调整。条件差的猪场建议安装大功率风扇2 个/栋,进行对向吹风,促进空气流动,缓解热应激。猪舍周边多种植树木,葡萄、花果等植物进行遮阳和减少辐射,也可搭建遮阳网进行快速遮阳,保证母猪群舍能阴凉、通风,处于舒适的环境。

3.3 改变饲喂时间

夏季早上、晚上温度较低,利于猪群采食,尤其哺乳期母猪采食。因此,可在早上6 点、下午7 点进行集中饲喂,中午11~12 点可补饲,改变猪群处于高温时间采食的饲喂方式,降低猪群应激。最佳饲喂方式为湿拌料,可配合青绿瓜果饲料来改善适口性,促进采食。

3.4 添加抗应激物质,提高抗应激水平

夏季高温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VC、小苏打、VE等物质。VC具有减缓体温升高,增强抗热能力,提高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效率的作用。在炎热天气,增加种母猪VC的饲喂量,有助于降低热应激对卵子质量和受精率的影响[3]。VE具备调节机体代谢、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应激和抗氧化能力,对自由基的清除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添加小苏打可有效中和代谢酸性物质,保证猪群健康。

3.5 重视猪群疾病的防控

夏季是疾病多发季节,尤其是母猪亚健康状态表现最为明显。针对此情况,建议在饲料中添加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的中药制剂,提高猪群内毒素的排出,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保证母猪体况正常。

4 结语

热应激是夏季猪场常发疾病之一,与猪场管理具有正相关性。猪场在猪舍管理方面应重视其严重性,提高环境控制,真正实现猪群环境健康安全。除管理外也需重视营养补充,实现全面管理来保证夏季猪群健康生产。

猜你喜欢

发情断奶猪群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Hunter—Gatherers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不同来源PMSG对肉山羊同期发情及排卵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