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猪场生物安全的基础防御战

2019-01-06吴晓东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无害化猪只寄生虫

吴晓东

(福建省德化县畜牧站 362500)

1 消毒卫生与环境控制

消毒卫生环境控制主要是指消毒、基础卫生与环境两个方面。消毒如猪场大门车辆消毒池、人员通道喷雾消毒、二次人员消毒(换装、换鞋、携带物等)、猪舍门口消毒、生产与生活中转消毒室、环境内外定期消毒(每周1~2 次)、粪污通道消毒、器械消毒、转栏或清栏后卫生消毒等;针对消毒首先必须按照制定消毒规程执行操作,制定奖罚措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门卫对出入车辆、人员、携带药品或其他物品进行基础检查并严格操作流程。猪场管理人员应视消毒安全为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消毒选择应选择湖南五指峰、坤源、广东腾骏等知名企业生产的专用消毒剂,保证产品安全、有效、稳定。

其次,猪场对基础卫生与环境要格外重视,如舍内污水横流、空气不流通、环境温差过大等,舍外报废疫苗瓶(及包装、针头、稀释液等)、药物瓶(或包装)、饲料包装袋、工作服、工作鞋等随意丢弃,猪场动物如猫、狗、鸡等随处窜栏等,转群后环境卫生的处理、栏舍每日定期清理等工作,这些基础卫生需要人员定岗、划分责任区、制定管理制度、定期培训、鼓励创新、专员管理督查并进行考核评定,从多方面来提高基础卫生的认识。基础卫生在有些员工眼里均是小事,但不断累积已对病原传播创造条件,对猪场的潜在危害最严重。

最后,猪场在消毒卫生与环境控制方面需要严格制度化、标准化、人性化、易操作化,提升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改善猪场环境。一切均以猪场实际生产条件为准,不可定位高,难操作,造成员工怨言,效果适得其反。

2 无害化处理的完善

有些猪场给母猪及仔猪购买生猪保险,对死亡猪只进行拍照、简单处理后随意丢弃,对于疾病传染危害非常严重。在某些地区死亡猪只丢弃在路边垃圾桶边,苍蝇、蚊虫大面积集聚对病毒、细菌的传播创造良好的条件。虽然有政府部门设置无害化处理措施,但在运输时间不对称的情况下,猪场要及时做好沟通联系,尽可能避免长时间放置。据有些报道在有些沟渠、黄浦江漂猪事件、甚至我国台湾金门均有发现死亡猪只漂移至此的问题,这对疾病传播造成的危害不可逆。

重疾、死亡猪只所在猪舍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对猪舍及栏舍及时观察并做好记录。尤其是要彻底消毒所在猪舍、所运输通道和车辆。保证患病猪只携病原能在环境中终止传播。其次,及时排查病原,做好药物、疫苗防控,提高猪群抗病能力。无条件猪场建议对死亡猪只进行消毒并深埋处理,达到不能被动物随意扒开为准。

3 有害寄生虫的防控

有害寄生虫如蟑、库蜱虫、苍蝇、蚊子等在夏季大量滋生,对疫病传播不可小觑。猪场要做好灭蝇灭蚊等有害虫的处理工作,减少有害寄生虫的数目。建议使用40%辛硫磷浇泼溶液、氰戊菊酯液等喷洒除蜱,消除疾病传播。对粪便污物达到日日清除,及时运送粪污,避免虫卵滋生繁衍。1%环丙氨嗪可直接添加饲料中,其中98%以上均排出体外,对猪只无毒无害,且可杀灭虫卵,避免在粪中滋生,对蚊蝇的杀灭作用大,可考虑使用。此外,对体外内外寄生虫要选择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类药物进行驱虫,全场驱虫后要马上进行粪便清理并消毒,有专人清扫粪便,并做无害化处理,避免虫卵重复感染[1]。猪场环境与蚊蝇的数量比例基本处于正比例关系,特别夏季蚊蝇季节,要格外重视。

4 加强种猪管理

种猪是猪场猪群生产性能的源头,是猪场效益提升的动力源。种公猪、种母猪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条途径极易诱发全场猪群的感染,造成潜在威胁。因此,种公猪、种母猪的疾病监控要格外重视,建议定期对病原采集血样疾病监测,及时关注病原抗体动态,做好疫苗防控和药物防控。在疾病爆发威胁区,要做好提高抗病力、增强免疫力的防御工作。引种安全需格外重视,到外地引种前应全面了解引种地常发生哪些传染病、发病季节、发病日龄、注射疫苗的种类和免疫程序。特别是严重的传染病,如猪瘟、口蹄疫、链球菌病、蓝耳病等[2]。

5 结语

生物安全体系不仅仅在制度和各种设施设备的建立上,更重要的是使猪场所有员工都认识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使各项生物安全措施的执行成为员工自觉的行动[3]。在做好消毒卫生、环境控制、无害化处理、种猪管理及寄生虫的防控外,如猪场选址、全进全出、原料管理等方面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执行。做好生物安全的基础防御战目的是基础防御的建设、维护、操作执行。

猜你喜欢

无害化猪只寄生虫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提高装猪坡道装载效率的研究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