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发展壮大绿色养殖业

2019-01-06焦伟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养殖业粪污养殖户

焦伟

(黑龙江省嫩江县畜牧兽医总站 161499)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来抓。生态兴则文明兴,2017 年10 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写入十九大报告中。十九大以来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背水一战的勇气展开了生态文明的战役。在这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养殖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抉择。养殖业的粗放发展造成大量的粪污污染和空气污染,这显然无法跟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有甚之与生态文明建设背道而驰。在这种发展与矛盾的并存下,养殖业该怎样跟上时代的发展,跟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又该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发展壮大? 这些问题都应尊重科学、有效、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中去探讨和研究。

1 养殖业现状及粪污处理情况现状

1.1 养殖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两牛一猪”产业在政策的扶持和鼓励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大部分地区始终还处于粗放的养殖状态,尤其是北方农业及半农业地区养殖业,发展更为缓慢。通过对黑龙江省的一个县的调查显示,全县养猪户1776 户,标准化规模场24 个,标准化率1.3%;养牛户1910 户,标准化规模场3 个,标准化0.15%;养羊户946户,标准化规模场2 个,标准化率0.21%;全县养殖业的标准化率0.62%;通过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北方地区的养殖业始终还处于原始饲养模式,依然靠散养放牧模式为主,繁育方式依然使用本交的情况较多,尤其是牛羊繁育本交情况较严重,生猪人工受精率较高。这种饲养方式落后、饲养格局落后、饲养观念落后,导致畜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

1.2 粪污处理情况现状

通过调查,全县生猪存栏69791 头、牛存栏30034 头、羊存栏150706 只,年产生粪污近150 万t。全县的牲畜饲养户4661 户,规模场只有29 个,其中生猪饲养户1776 户,规模场24 个;牛饲养户1910 户,规模场3 个;羊养殖户946 户,规模场2 个。在这些养殖户中只有规模场有粪污处理设施,散养户没有粪污处理设施,粪污排放比较随意,处理较好的把粪污放在自己园子内,还有很大一部分粪尿肆意横流、到处排放。29 个规模场中的粪污处理设施参差不齐。生猪规模场粪污设施较为完善,有干粪处理场、粪污处理窖(池),在24 个生猪规模场中,粪污处理设施完善、完全有粪污处理能力的只有19家,另外5 家,干粪处理场、粪污处理窖(池)没有物尽其用,有些挪作他用、有的没用、有的只有一种处理设施。而另外5 户牛羊规模场更是无法形容,他们只是在规模上占有优势,在粪污设施上,大部分只有干粪处理场,没有粪污处理窖(池)。

2 目前养殖业存在问题

通过对养殖业的调研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养殖业发展比较落后,问题逐渐凸显,与现代化的养殖业相差甚远、差距较大。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2.1 养殖业发展缓慢,养殖规模小,标准化、规模化率太低,产业化程度不高

通过对嫩江县进行调研,全县标准化养殖率0.62%。散养户太多、规模场太少,产业化程度低,没有养殖龙头企业和养殖基地的有力支撑,养殖始终分散饲养为主,导致畜牧业发展缓慢。

2.2 绿色养殖业没有形成

没有规模化、标准化的支撑就无法建立绿色养殖业。全县标准化养殖率0.62%。规模化养殖太少,制约绿色养殖的形成。

2.3 养殖业市场竞争力不强

养殖户抗风险能力较差、养殖短期化、文化素质低下、信息利用率太低。这些原因导致当地养殖规模无法扩大,并且抗风险能力极低。养殖业也受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而波动,另外养殖业的发展受疫病发生影响而波动,如非洲猪瘟的发生。

2.4 养殖业的环境污染较严重

养殖业产业化较低、分散养殖户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通过调查,畜禽养殖户4661 户,规模场才29 户;散养户4632 户;这些散养户没有粪污处理设施,没有集中处理场所,粪污肆意排放,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

2.5 国家及各级政府对养殖业的支持力度不足,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

在2018 年以前黑龙江省出台了关于“两牛一猪”的发展扶持政策,有些县出台了一些针对与规模场粪污处理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扶持了一些大型企业的发展,但没有真正改变养殖业的总体走向和养殖业的现状。

3 生态文明建设下如何加快绿色养殖业的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养殖业的发展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打造新时代的绿色养殖产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加大投资力度,完善扶持体系

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划拨养殖用地,投入资金,制定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将村屯内的养殖户迁出,打造养殖小区。加大投入力度对未能迁出的养殖户进行粪污设施改造。

3.2 整合有力资源,发展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聚落化养殖的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相结合的综合产业模式,可以从源头上控制粪污排放,通过堆肥发酵等方式进行粪污处理力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农作物的有机转化,可以变废为宝,打造绿色农产品。

3.3 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加大粪污处理力度

各养殖户要不断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减少粪污污染。各级政府应化零为整,与农业合作社签订使用协议,将各养殖户的粪肥统一处理。可以打造粪污资源化利用企业,建立一座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中心,提高生态环保治理水平。

3.4 加大养殖监管,严禁添加违禁药品、添加剂

加强对养殖企业及养殖户的监管力度,定期抽检,对违法添加违禁药品添加剂的企业及个人严惩不贷、加大处罚力度,切实打造绿色无公害畜产品。

3.5 建立强大的信息平台,做到互通互联

互联网+的时代,信息通讯特别发达,但养殖业的发展中互联网+的功能并未显现,亟须加强。把养殖企业融合为一个整体,利用互联网+功能,建立强大的经济共同体,打造绿色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抗风险能力。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观念根植于每个人的心里。现行下的养殖业已不再久远,必须立行立改。加快绿色养殖业的建设步伐,跟上生态文明建设的节奏才有出路,有未来。

猜你喜欢

养殖业粪污养殖户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