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热应激性及其缓解措施探析
2019-01-06孟宝春
孟宝春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农业农村局 061300)
1 鸡热应激性概述
1.1 鸡热应激的概念
鸡热应激又被称为鸡中暑,是一种由于环境变化,机体无法及时做出反应而导致自身无法散热进而体内温度急剧升高的一种生理性机能紊乱病症。在外界温度过高时,湿度较大,鸡没有汗腺仅靠呼吸系统进行降温,无法满足体内降温需求。特别是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鸡的呼吸本身就受到影响,利用呼吸系统进行散热更加具有难度。过高的体温无法及时得到调整,会引起鸡热应激,影响鸡的新陈代谢,导致鸡出现厌食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
1.2 热应激性的症状
1.2.1 生理性变化
发病病鸡会出现情绪萎靡、张口呼吸、外周血管发生扩张、心跳急剧加快、呼吸的频率增加。
1.2.2 生产性能变化
病鸡出现厌食的症状,并且产蛋率明显下降,蛋重下降,蛋壳变轻。
1.2.3 血液变化
体内温度持续升高会使鸡血液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血液黏稠度增加。
1.2.4 病理性变化
病鸡体温持续升高会导致内脏器官产生淤血,细胞超微结构产生变性甚至坏死,卵泡膜和输卵管膜充血,机体受到严重影响[2]。
2 热应激性的发生原因
2.1 热应激性的发生特点
鸡的热应激性多发生于气温陡然升高的季节,春末夏初的发病率尤其高。在气温骤然升高的季节,由于鸡群密度较大,通风不良及机体无法快速对环境变化产生调整,会引起鸡热应激性。鸡热应激性多发生于肥胖的鸡,且发病较快,死亡时间多在后半夜,这种病往往在鸡群持续几天后停止[3]。
2.2 热应激性的环境温度
持续高温会使鸡机体功能紊乱,进而产生热衰竭。蛋鸡高产蛋率的温度是15~23℃,最理想的环境温度为20~25℃,当温度达到30℃以上时,鸡会陷入一种热应激状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精神萎靡,采食及产蛋率下降,温度在39℃,超过4h 产蛋鸡存在生命危险,温度在43℃以上,超过3h 母鸡会死亡。尤其在傍晚,热量在鸡体内积累一天,鸡体内温度会进一步升高,会导致鸡死亡。一般死亡的鸡除了身体较为肥胖外,多为产蛋率较高的鸡,其新陈代谢旺盛产热量较多,热量更不容易散去,更容易导致死亡[4]。
2.3 热应激性的生理病理表现
由于现代养殖业的高密度养殖,因此,蛋鸡热应激性在养殖过程中多有发生。产生热应激性的蛋鸡进食量明显下降,并且精神低迷,产蛋率也严重下降,产蛋重量严重降低,蛋壳厚度会变薄,导致鸡蛋容易破碎,饲料利用率严重降低,严重时候鸡会因为产生中暑现象而导致死亡。
3 蛋鸡热应激的防控措施
3.1 降低鸡舍温度
温度过高是影响鸡产蛋质量的重要因素,鸡舍温度过高会使鸡的产蛋率严重下降,同时还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所以,为了避免鸡的热应激反应,需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采用合理的方式降低鸡舍温度。可以在鸡舍周围种植树木或草坪,这样可以降低进入鸡舍的热辐射。同时,在建造鸡舍时要采用隔热材料,鸡舍建筑高度不能过矮,使用纤维板制作天花板可以将热空气隔离在鸡舍上方。
3.2 加强鸡舍管理
注意加强对鸡舍管理工作,尽量将鸡的产蛋高峰期错开最炎热的天气。首先,要保证鸡舍内卫生环境,一般情况下,夏季温度较高,鸡粪便等排泄物容易腐败,产生有害气体,影响蛋鸡的生长,所以,一定要保证鸡舍内卫生,保证鸡舍空气清新凉爽。每天要及时清理鸡粪。同时,在天气炎热时要适当降低鸡的饲养密度,密度过高,产热较多,散热效果不好是导致鸡应激更加严重。所以在炎热的夏天来临之前,要降低饲养密度。
3.3 科学饲喂
要根据不同天气适当调整日粮和鸡的饲养方式。在温度较高的天气适当减少喂养量。同时,为了弥补由于降低饲料喂养量对鸡产生的营养不足,尽量提高饲料能量水平。
4 结语
总而言之,热应激是在蛋鸡饲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问题,会给蛋鸡饲养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蛋鸡饲养过程中,要掌握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尽量保持鸡舍环境卫生,降低鸡舍温度,给蛋鸡提供充足的营养,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热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