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疥螨病诊断与防制
2019-01-06侯强红尧国民舒鸣王湘李中波罗维
侯强红 尧国民 舒鸣 王湘 李中波 罗维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418000)
生猪养殖技术创新与养殖水平逐步提高,使生猪饲养方式逐渐由散养化向规模化发展,由于饲养方式由分散变为集中,饲养密度增大,使猪疥螨病在猪场发生频率增高[1]。猪疥螨病是由疥螨寄生于猪皮肤表皮深层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寄生虫病,导致病猪出现毛发粗乱、脱毛等症状,降低饲料报酬率,给我国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2]。由于疥螨病为慢性寄生虫病,对猪群致死率较低,养殖户往往容易忽视对该病的防控,使疥螨病在猪群中广泛流行,对人畜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3]。鉴于此,本文以近期送检患有疥螨病的猪为例,通过对猪疥螨病临床症状、诊断途径、治疗与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防疫部门和养殖户对该病的防治意识和重视程度。
1 发病情况
2018 年7 月,怀化市某规模化养殖场现有生产母猪210 头左右,其中少数母猪出现皮肤瘙痒、脱毛和结痂等症状,养殖户误认为是圆环病导致的渗出性皮炎,进行相关治疗后无效。2 周后该猪场大部分母猪出现上述症状,养殖户尝试使用不同抗生素治疗后效果较差,且发病情况加剧。
2 临床症状
通过对发病猪群进行现场观察发现,部分猪群较为消瘦、焦躁不安;猪只眼睛、耳朵边缘出现黑色结痂,背部和大腿表面均存在红色斑点和黑色结痂;各处皮肤不同程度存在脱毛现象,且皮肤皲裂现象较为严重;猪只一直在食槽、地面和墙面不断摩擦皮肤,导致部分皮肤出血。
3 诊断
用手术刀片在病猪耳朵结痂边缘刮取皮肤组织至皮肤微微出血,将皮肤组织置于载玻片上,滴加50%甘油水混合液后盖上盖玻片,于光学显微镜进行镜检,发现疥螨成虫寄生于皮肤组织内。通过病猪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可初步将该病确定为猪疥螨病。
4 治疗与预防
4.1 治疗
4.1.1 体外用药法
药剂喷雾法:将20%的灭菊酯乳油进行300 倍稀释后利用喷雾器对猪群全身进行喷雾治疗,必须连续喷雾7~10d。值得注意的是,必须用该药剂喷洒在猪圈地面、猪栏和墙壁,由于此药物对疥螨虫卵无杀灭作用,可以在用药7~10d 后再次用相同的方式对猪群进行治疗,以彻底消灭猪疥螨。
4.1.2 药物肌肉注射法
对猪群用1%伊维菌素注射液以1ml/35kg 体重用量进行肌肉注射,每周用药一次,连续使用4 次。如果猪群继发葡萄球菌感染,可以在病猪体表患处涂抹抗生素和2%敌百虫混合液,每天用药1 次,连续用药1 周。
4.1.3 药物添加饲料法
在饲料中添加2%伊维菌素预混剂4~5kg/t,必须将药物与饲料充分混匀,饲喂前对猪群限饲,使猪群产生饥饿感后再进行饲喂,这样才能让猪群吃完所有的“药物-饲料”预混料,进而达到驱虫效果。
4.2 预防措施
对猪疥螨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猪群生活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消毒剂可选用2%敌百虫溶液;(2)发现病猪及时进行隔离并治疗;(3)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保持猪场环境干燥;(4)制定有效的驱虫方案,即每年对种猪药物驱虫3~4 次,怀孕母猪进入产房2 周前驱虫一次;仔猪断奶后驱虫一次,驱虫药可选择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等[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