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控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2019-01-06陈霞何述辉陈波段彩芬
陈霞 何述辉 陈波 段彩芬
(重庆市渝北区畜牧水产站 401120)
非洲猪瘟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还有媒介传播,接触到感染非洲猪瘟的猪的血液或通过蚊虫叮咬都会传染非洲猪瘟。我国是生猪养殖和消费大国,养殖量和存栏量比较多,一旦出现非洲猪瘟将会对我国生猪养殖业及猪肉市场的稳定造成非常严重危害,所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明确解决对策十分重要。
1 非洲猪瘟的防控问题分析
1.1 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
非洲猪瘟传染源是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家猪、野猪及蚊虫等,同时,病死猪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也是传染源。易感动物不分品种、性别还有年龄、体重。其传播方式有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以及通过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发病的季节性没有明显差异,多是区域性流行,若防控不利将会大肆流行[1]。
1.2 非洲猪瘟的临床特征
非洲猪瘟发病非常急,一般会没有征兆的突然死亡,耳朵、四肢、腹部的皮肤会出现血点和血斑,一般会伴有呕吐和腹泻的情况,粪便带血。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还有的症状表现为眼、鼻内有分泌物,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局部皮肤溃疡和坏死等。
2 非洲猪瘟的防控对策
由于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非洲猪瘟治疗措施,所以还是以防控为主,降低非洲猪瘟的发病率。
2.1 执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营造生物安全环境
首先,应执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为生猪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及时清理猪舍中的粪便及污水,同时,还应保持适当的光照,通风性。杜绝外来人员或外来动物进入养殖区,若进入养殖区需先进行充分的消毒杀菌,更换养殖人员的衣服等。
圈舍应定期做好消毒工作,严格按照《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进行消毒工作,选择合适的消毒用品和消毒方式,对内外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一旦出现感染情况,更应将消毒工作做得更加彻底。另外,消毒工作应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不能留任何死角。应做好杀虫灭蝇工作,首先可以在猪舍内外增设挡蚊虫的网,防止携带病原体的昆虫就进入其中,同时,还要做好杀虫工作。
2.2 做好免疫工作
首先,应对生猪的事物进行严格检查,饲料和添加剂的使用都应有正规来源,避免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进入猪场中,对卫生不合格的食物坚决不能用其喂养生猪。对于一些已知的疫病,如非洲猪瘟、口蹄疫等疾病,要做好免疫工作,同时按照科学的程序免疫,选购正规厂家的疫苗,按照疫苗注射说明书注射疫苗,同时要及时检测疫病的抗体水平,及时评价免疫结果[2]。
同时,科学的免疫同科学的饲养之间有密切联系。选择优质的饲料,保证生猪采食量稳定。同时,保证饮水干净卫生。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不可密度过高,按照体重或窝分群,生活环境保持稳定,保持空气的流通,健康猪能有效抵御病毒侵袭。亦可以适当投入药品,添加一些中药来增强猪群免疫力,抵抗病毒感染。由于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愈疫苗,还应重视提高免疫力。
2.3 加强动物卫生检疫监督工作
应充分发挥动物卫生检疫相关部门的作用,完善各部门的系统机制,做好动物疫病传播控制工作。加强对产地检疫及屠宰检疫的管理。做好动物传染病源的排查工作,更好的防治疫情扩散,若发现传染病,应及时消灭和处理,还应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防止传染病扩散[3]。
最后,做好宣传培训及舆情引导工作。加大对非洲猪瘟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养猪户乃至全社会对非洲猪瘟的认识。掌握更多的养殖和防控疾病的知识,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非洲猪瘟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一旦发病会对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所以,我们应分析好防控问题,寻找解决对策,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维护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稳定,促进养猪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