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免疫失败主要原因及应对探讨
2019-01-06董长兴张晓利刘志勇
董长兴 张晓利 刘志勇
(1,河北省丰南区农业农村局 063300;2,河北省唐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63000)
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疫病预防是所有养殖户面临的难题,尤其是肉牛养殖,面临相对严峻的疾病防控问题。随着圈养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肉牛疫病种类逐渐复杂,因此,肉牛疫病的防治措施也逐渐发生变化。
1 肉牛免疫失败的原因
1.1 环境因素的原因
1.1.1 温度因素
冬季温度相对较低,会对肉牛形成一定的冷刺激,尤其是犊牛,对温度因素会产生较大反应,进而对肉牛成长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1.1.2 圈养牛舍的设计缺乏合理性
大部分地区在开展肉牛养殖过程中,规模化率相对较低,且大部分都是散养户养殖肉牛,从而在建设规划牛舍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及会理性,并且具有相对较低的通风效果,降低肉牛体质,增加肉牛患病的概率[1]
1.1.3 生存环境
客观角度来讲,大部分的病原微生物都喜欢低温的生存环境,在冬天会为病原微生物创造有利的生存环境,使病原在肉牛群体中能快速传播。
1.2 肉牛个体因素
部分肉牛在生长过程中,个体营养状况能直观反映出肉牛本身机体免疫情况。如果在饲养肉牛过程中出现管理不当或饲养不合理的情况,会导致肉牛自身营养水平很难能充分满足自身机体需求,使肉牛免疫力降低。
2 肉牛免疫失败的有效解决对策
2.1 注重肉牛养殖场饲养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
为了能有效降低肉牛免疫失败的概率,养殖场需要规范管理流程,合理区分肉牛圈舍同相关工作人员的生活区,并且还需要明确区分净道和污道,定期对其进行消毒管理。与此同时,还需要注重实行相应的门禁制度,在对肉牛进行接种疫苗时,需注意防止出现带牛消毒的情况[2]。
2.2 提高对外部环境等因素的重视
在对肉牛注射免疫疫苗过程中,还需要对注射使用的针具进行严格消毒管理,保障一牛一针,严格按照注射流程进行操作,有效防止注射器、针头等相关器具发生污染。
2.3 保障牛场定期组织疫苗抗体检测
在进行肉牛免疫过程中,部分养殖场会结合自己肉牛实际养殖情况,结合其他养殖场的程序开展疫苗注射工作,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肉牛重复免疫或免疫失败的现象。
2.4 科学合理的选择疫苗类型
通常情况下,病菌变异相对较快,为了能有效促进免疫效果,需要科学合理的选择疫苗,然后对肉牛进行接种。当养殖户接种疫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选择正规的疫苗,尽量去规范销售点购买疫苗,使疫苗的注射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结合肉牛的实际养殖情况,对疫情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然后选择科学合理的疫苗种类,对肉牛注射疫苗。另外,在选择疫苗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观察疫苗的生产日期、种类及名称等内容。如果在接种疫苗后,肉牛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停止疫苗接种[3]。
2.5 注重免疫程序的规范
肉牛养殖场在接种疫苗过程中需要结合疫控系统所提供的肉牛抗体检测结构,结合实际的肉牛个体差异状况,明确免疫程序,然后按照相关规定程序,科学规范免疫操作流程,从而有效降低免疫失败的概率。与此同时,相关兽医及防疫工作人员在对肉牛注射疫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此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3 结束语
当肉牛接种疫苗后,并一定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难免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肉牛疫病免疫失败。所以,针对此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在肉牛接种疫苗前,对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分析,充分保障肉牛免疫疫苗能充分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促进免疫质量得到良好提升,最大程度上保障肉牛健康成长,有效促进肉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推动养殖行业更加稳定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