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病对规模养猪场的影响和防控技术
2019-01-05潘火标
潘火标
(浙江省遂昌县应村乡政府农业推广中心 323306)
1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特征及临床症状
副猪嗜血杆菌(Haemo philu sparasuis,HPS)属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有15 个以上血清型,不同血清型或菌株之间交叉保护力很低[1]。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仔猪和青年猪的健康。在临床上常表现急性型和慢性型。
2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致病诱因
2.1 养猪场的温度发生变化
副猪嗜血杆菌是常见寄生于各类猪呼吸道上的一种常宿菌体,夏天天气闷热,容易和猪支原体肺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型链球菌病等混合感染;冬天天气转冷,容易和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伪狂犬病等混合感染。
2.2 养猪场的环境发生变化
养猪场的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养猪场中的猪致病与否。在饲料喂养中,如果过多的使用发霉玉米,其中的霉菌毒素、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 毒素等都能导致机体免疫抑制,从而导致感染,滥用生长添加剂(如高铜、高砷和高锌等成分)很容易导致养猪场的猪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2]。猪群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会诱发此病,如饲养密度改变,通风不良、粪便不及时清理导致猪舍环境卫生差等。
2.3 养猪场中猪群的免疫力状态
养猪场的猪群容易感染病,如口蹄疫、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猪群整体免疫力下降,或发生猪体本身对疫苗的免疫性抑制,即可能伴随此病的袭击。
2.4 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
副猪嗜血杆菌时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形态多变,有15种以上血清型,不同血清型或菌株之间交叉保护力很低。猪群中不同血清型的猪体对抵抗副猪嗜血杆菌药物的敏感度不同,且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极强,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提前预防和药敏试验及治疗带来非常大的难度。
3 副猪嗜血杆菌病对规模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规模化养猪是我国养猪业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养猪场的最终目标,直接关系到养猪场的生存与发展。猪场经济效益与猪的品种、饲料价格、市场行情、管理水平等因素密不可分。做好疾病防控工作是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的根本保障,猪病严重危害养猪业。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外来品种的不断引进,生猪的流通更加频繁,特别是饲养方式的改变,使猪病的流行更加广泛。因此,加强对猪病的防控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4 规模养殖场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手段
4.1 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的防治措施
4.1.1 给全猪群投药
首先,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能在事前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次,一旦出现被感染的猪体时需要提高警惕,需要对所有猪体进行预防措施,即给全猪投食预防感染的药品,以免副猪嗜血杆菌病再次扩大面积,后期损失严重。最后,还要对患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猪体进行抗生素治疗。虽然副猪嗜血杆菌不同血清型具有不同的耐药性,但这样的措施也能降低其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几率,一定程度上改善情况。
4.1.2 对经患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单猪个体进行诊治
平时经常观察群猪的生活状况,患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猪初期症状主要为体温上升,反复咳嗽,行走跛行,关节肿胀,呼吸困难,严重时皮肤表面会呈现绀色。一旦在养猪场中发现有一个猪体患有副猪嗜血杆菌病后,首先要将它与其他猪体隔离,以免大规模扩散,导致整个养猪场的猪体都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
4.2 加强养猪场的内部管理
养猪场的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养猪场猪致病与否。所以一定要加强养猪场内部管理意识。不能过多使用发霉玉米,其中含有霉菌毒素、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 毒素等,经常通风,及时清理粪便,保证猪舍的环境卫生。加强场地消毒和圈舍通风。生猪在进出、饲养、隔离环节应定期消毒。圈舍设计应考量换气通风,确保冬暖夏凉适宜猪只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