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周岱翰教授对中医肿瘤食疗学贡献
2019-01-05李穗晖周瑞生沈曼娜
李穗晖,周瑞生,沈曼娜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第三、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中医肿瘤学》教材主编,长期从事中医肿瘤学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周师极其重视中医肿瘤食疗,不但在临证过程中,每每细细嘱咐,在理论上也有相当建树,笔耕不辍,在期刊、报刊中不时有关于食疗、食材在肿瘤防治应用的文章,著有《中医肿瘤食疗学》,一版再版,并将中医肿瘤食疗学引入《中医肿瘤学》教材,成为中医肿瘤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现试将周教授在中医肿瘤食疗学中贡献进行小结。
1 定义中医肿瘤食疗学概念
食疗即饮食治疗,又称食治、食医、食养、药膳。中医食疗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食物的性能、配伍、制作和服法,以及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并利用食物来保持健康、防治疾病的学科[1]。中医肿瘤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根植于传统中医药理论,但又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周老认为:中医肿瘤食疗学是基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学说,并结合现代肿瘤学、营养学等的现代医学成果来指导人们通过饮食物防治肿瘤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肿瘤学的重要组成[2]。中医肿瘤食疗学是中医肿瘤学和食疗学的交叉学科,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狭义的中医肿瘤食疗学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的偏性对肿瘤病人进行调理,侧重在调与治。在中医肿瘤临床过程中,周老极其重视食疗,常言《淮南子·修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采草木之实,食赢龙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果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这就是“神农尝百草药”,“药食同源”之缘由,也是中医食疗学的起源和萌芽[3]。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也认为饮食调养是摄生和治病的重要一环,《素问·瘴论》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周老推崇《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所言“治病要以食为养,不能维药是治”;而药王孙思邈更在《千金方》中亦言:“凡欲疗疾,先以食疗”,都将饮食治疗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2 明确中医肿瘤食疗学特色、特点
中医肿瘤食疗学是伴随中医肿瘤学科发展的学科,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遵从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食材、药材性味归经等,也与现代医学、营养学、肿瘤治疗学等多学科理论紧密结合,具有辨病与辨证结合、三因制宜、集防治养于一体等特点。
2.1 强调辨证与辨病结合施膳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神农本草经》中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周老认为,对食材也须如对待药物一般,明辨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根据患者的病情寒、热、虚、实应用不同食物纠正病情[4]。只有正确把握食药的性味归经,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若患者脾胃虚弱,或化疗后损伤脾胃之气,可投以健脾开胃、芳香醒脾、和胃止呕之品,如生姜、陈皮、砂仁、山药等;若热毒塞盛,则应投以清热解毒之食物,如银花、青天葵、马齿苋、茵陈、夏枯草;若痰湿壅胜,则以陈皮、香橼、柠檬、莱菔等入食。周老在临证中反复强调:中医肿瘤食疗学在食材选用中除了需要辨证,也需与辨病结合,根据不同的病位选择不同的膳食。肺之癌瘤,多以川贝、百合、杏仁、雪梨、水鸭、鹧鸪等清润之品入食,如川贝百合猪肺汤,鹧鸪北杏雪梨汤等;乳腺癌,位于肝经巡行之处,患者多有肝郁之征象,饮食治疗亦需选用疏肝之材,如金针、玫瑰、山楂等;而泌尿系肿瘤,或以清热利水或以补肾之品入食,如马齿苋、车前子、赤小豆、地黄、海马等,这都是辨病与辨证结合对食材进行选择的结果。
2.2 三因制宜
中医肿瘤食疗学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因病制宜,来源于中医的三因制宜,讲究顺应四时,天人合一,《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周老强调,中医肿瘤食疗学中因时制宜既有因天时、因季节对患者进行饮食调理,如肺癌患者,春夏可以食枇杷、桑椹、莲藕,秋冬则可选梨、甘蔗等,也有根据患者病期、病时进行饮食之意,初起病时,患者以邪实为主,可根据病机应用解毒散结、化痰软坚、活血祛瘀之品,若久病或术后,患者虚像明显,则以易消化吸收、营养补益之品为宜。因地制宜也是中医肿瘤食疗学一大特点,食材的选用应因地制宜,保证原料新鲜,易及性,如春季北方的槐花、榆钱,夏季南方的荔枝、龙眼,秋季北方的大枣,南方的莲子、芡实、杨桃、百香果等都是可因地制宜选用的食材。随着近年物资丰富,物流交通方便,因地制宜已有弱化的趋势,而食材新鲜仍然是食疗中最重要的主题。因人制宜,则是根据肿瘤病人,个人体质与病情进行食物选择。肿瘤病人在放疗中,多有热邪壅胜之征,可予清热解毒、养阴之品配合治疗,如石斛、麦冬、银花、甘蔗、荸荠等;胃肠道手术后患者,从禁食到全流饮食,逐步过渡半流至正常饮食,需要配合应用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之品,初始予米汤以养脾胃之气,至排气排便后,逐步添加肉汁、蛋羹等,也是因病制宜的内容。
2.3 集防治养于一体,融汇中西多学科
狭义的中医肿瘤食疗学是只针对肿瘤患者的饮食治疗饮食指导,广义的肿瘤食疗学还包括如何养生,保持健康、预防肿瘤。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饮食不节/饮食不洁是癌症发生的重要条件。我国高发的胃癌、食管癌、肝癌等疾患,与不当的饮食习惯、饮水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大力倡导健康饮食生活习惯以防治肿瘤发生,这涵盖如何保存食材,如何合理烹调食材,如何食用等方面内容。周师一直强调病人、医务人员均不可过分强调“发物”,过分忌口[5],需要注重营养、营养素合理补充,提倡进食新鲜食物,少食多餐,丰富饮食物品种,减少摄入腌制、深加工食物,拒绝高盐、高糖食品,采取健康方式烹饪食物,减少煎炸烧烤等烹饪方式以养生延年、防治肿瘤。这逐步形成了以中医理念融会贯通现代营养学、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等多学科内容,集防治养于一体的中医肿瘤食疗学理论。
3 明确中医肿瘤食疗学地位
中医肿瘤食疗是肿瘤全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也是肿瘤治疗中的有益补充。在临床上,饮食疗法简便易行,与生活息息相关,患者及患者家属关注度极高,可弥补药物或者其它疗法的不足,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保持较好的营养状态,在维持机体功能起到重要作用。基于目前在民间流传的关于偏用某种食物进行肿瘤治疗,或以某种食物包治百病的说法,周岱翰教授认为,中医肿瘤食疗学有重要的防病、养生、部分辅助治疗以减轻毒性等作用,但食物不能代替药物,不可偏颇,正如唐·孙思邈所言:“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急之速,必凭于药”之谓也。
4 积极推动中医肿瘤食疗学发展
周岱翰教授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医肿瘤食疗学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始,一直致力于中医肿瘤学学科建设,不断发表中医治癌文章,其中有不少关于肿瘤食疗的文章见于各大报刊,引起广泛关注,遂于80年代出版《中医肿瘤食疗学》专著,销售一空,供不应求,2012年再版,新版书籍中所载饮食物实用方便,味美效佳,在患者及家属中广泛传阅。周老在组织编写多部《中医肿瘤学》教材及学术专著中都将中医肿瘤食疗学以重要的章节进行阐述,为中医肿瘤食疗学的发展立下不朽功勋。
5 结语
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医肿瘤食疗学发展,为其设立定义,明确其具有辨病与辨证结合、三因制宜、集防治养于一体等特点,融汇中西多学科知识和内容于其中。中医肿瘤食疗是肿瘤全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也是肿瘤治疗中的有益补充。时至今日,自诩为70后的周岱翰教授深耕在中医肿瘤学防治前线,仍引领和推动着中医肿瘤食疗学的发展,他一直走在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