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香叶/丁香苦苷的肝脏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2019-01-05张喜武窦金金常馨月马婧璇李永吉刘振强

中医药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乙肝病毒药理作用丁香

张喜武,窦金金,常馨月,马婧璇,李永吉,刘振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紫丁香(SyringaoblataLindl.)为木樨科(Oleaceae)丁香属(Syirgna)植物,收载于黑龙江省中药材标准(2001年版)中,为哈尔滨市市花,在鸡西恒山区也有少量种植。以丁香叶为原料的《炎立消胶囊》制剂具有保肝利胆的功效,炎立消胶囊现收载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1],临床已经证实该药治疗乙型肝炎疾病作用显著。本课题组前期从丁香叶中分离得到丁香苦苷单体,丁香苦苷的含量占叶子的1.1%,麻鸭体内及HepG2.2.15细胞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丁香苦苷抗乙肝病毒效果显著,已授权发明专利《丁香苦苷制药新用途,ZL201010566596.3》[2],又申请了发明专利《一种丁香苦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201711483703.4》[3],且该药药效可以与抗HBV药物拉米夫定相媲美。但丁香苦苷能否成为丁香叶的质量标志物,以及丁香苦苷、丁香叶与肝脏疾病三者之间关系一直不明确,因此,通过对丁香叶和丁香苦苷对肝脏疾病的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为后续的丁香叶质量标志物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1 丁香叶提取物的肝脏药理作用

1.1 肝炎疾病

吉林医科大学一院传染科[4],将丁香叶提取物制成片剂后,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434例患者,其临床疗效显著,治愈者388例(占89.4%),肝功恢复正常者363例(占90.5%),黄疽恢复正常者424例。高士奇等[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研究紫丁香叶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eAg和HBsAg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对HBeAg和HBsAg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即提示丁香叶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高士奇等[6]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HepG2.2.15细胞的存活率。采用ELISA检测丁香叶在内的3种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观察培养上清中HBeAg和HbsAg水平的变化,并与阳性对照药干扰素和肝炎灵相比较,紫丁香叶提取物对HepG2.2.15的抑制率介于干扰素和肝炎灵之间,且证实紫丁香叶提取物是一种高效低毒的药物,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1.2 肝损伤疾病

郑春梅[7]将丁香叶提取物用于脂多糖和一氨基半乳糖诱导急性小鼠肝损伤模型,提高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以及提高肝脏中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能够提高小鼠的存活率,对肝脏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姜月红等[8]将丁香叶提取物给予CCl4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能够降低药物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提高药物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SOD含量、提高GSH-Px含量、降低MDA含量,对肝脏损伤也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李利英[9]从小叶丁香提取液中分离纯化得到烯醚萜类化合物,并进行了药理、药效学研究,证实烯醚萜类化合物对模型动物肝纤维化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郝婷婷[10]对紫丁香叶提取液进行了有效部位筛选,用CCl4进行小鼠肝损伤药理模型,最后确定丁香总苷为有效部位群,确定提取物1和提取物4为有效部位,可能由于成分保密,未对外公开,即没有最后确定到某种单体化合物。

2 丁香苦苷的肝脏疾病药理作用

李永吉等[11]采用沉淀法制备SH-NPs,以异硫氰酸荧光素为荧光标记物,采用流式细胞仪研究Hep G2.2.15细胞对SH-NPs的摄取机制,制备一种肝脏靶向给药制剂,进一步提高其抗乙肝病毒的能力。秋水仙素与氯喹对Hep G2.2.15细胞摄取有抑制作用,且Hep G2.2.15细胞对SH-NPs的摄取与药物浓度、孵育时间呈正相关,推断Hep G2.2.15细胞对SH-NPs细胞的摄取机制为非特异性吸附内吞。李永吉等[12]将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给予丁香苦苷和丁香苦苷PEG-PLGA-NPs后,对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的丁香苦苷单体和丁香苦苷PEG-PLGA-NPs纳米粒进行药动学比较。结果表明丁香苦苷单体与丁香苦苷PEG-PLGA-NPs 在大鼠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丁香苦苷 PEG-PLGA-NPs溶液的T1 /2α和T1 /2β是丁香苦苷溶液的1.58倍和11.46倍,AUC是丁香苦苷溶液的2.40倍,进而说明经过PEG-PLGA-NPs修饰后提高了丁香苦苷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张喜武等[13]进行了丁香苦苷在体内抗鸭乙肝病毒的作用研究。筛选先天感染DHBV阳性浙江麻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将麻鸭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丁香苦苷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5天后停药观察5天。在用药0、5、10、15天及停药后第5天静脉取血及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检测血清DHBV-DN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丁香苦苷高、中剂量组的DHBV-DNA含量都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并有改善肝脏炎症反应的作用,作用的强弱与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相关,但是低剂量组丁香苦苷未表现出明显的上述作用。证实了丁香苦苷在鸭体内具有抗鸭乙肝病毒的作用和对DHBV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随后张喜武等[14]又进行了丁香苦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在鸭体内抗鸭乙肝病毒的作用研究。具体操作方法同丁香苦苷在体内抗鸭乙肝病毒的作用研究。其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丁香苦苷固体脂质纳米粒高、中剂量组的 DHBV-DNA 含量都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ALT、AST水平也明显降低,并有减轻肝脏炎症反应的作用,作用的强弱与用药剂量相关,丁香苦苷固体脂质纳米粒低剂量组未表现出明显的上述作用。说明丁香苦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在鸭体内具有抗鸭乙肝病毒的作用以及对 DHBV 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效果强于丁香苦苷单体。

因丁香苦苷成分较晚被发现具有抗肝脏肝炎病毒和肝损伤作用,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不如丁香叶提取物多,但其肝脏药理作用已被证实,因此,基于丁香苦苷抗肝脏肝炎病毒作用,部分药剂科研工作者已经开展了丁香苦苷肝脏靶向给药系统研究,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5-18]。

3 结论

肝脏疾病多表现为病毒性肝炎和肝损伤,发病率高,尤其是病毒性肝炎,且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国家,约占全世界的1/3。长期病毒性感染可发展为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腹水直至肝癌,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国内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丁香叶的有效成分丁香苦苷不仅有抗病毒性肝炎和肝损伤的作用,还有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因此,对丁香苦苷的深入研究对于肝脏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丁香叶归经于肝脏,对于肝脏疾病具有较广泛的治疗作用,丁香苦苷为丁香叶中含量最高的有效成分,同样对肝脏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以及本课题组前期证实丁香苦苷具有天然的肝靶向的特点,《本草纲目》记载“丁香叶解酒毒”,进而说明丁香叶也应具有肝脏靶向性的潜质,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丁香叶和丁香苦苷均有极强的苦味,是否因其具有苦味,致使丁香叶和丁香苦苷均具有肝脏的靶向性?或者因其具有环烯醚萜类结构具有肝脏的靶向性?因此,通过对本文的总结为本课题组今后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更深的研究思路。

质量标志物由刘昌孝院士提出[19-23],要求满足五原则,即药材、饮片以及中成药均可溯源;药材的专属成分;结构清晰、可定性和定量;具有明确的药效;复方配伍有效。因其以满足抗乙型肝炎病毒药效明确、环烯醚萜类结构成分已知、可溯源以及药材专属4个原则,因此,丁香苦苷有望成为丁香叶的质量标志物,进一步提高丁香叶的质量标准。

猜你喜欢

乙肝病毒药理作用丁香
永远的丁香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丁香
中药大黄在临床应用中的功效以及对其药理作用分析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茶树油药理作用及包合技术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葛根黄酮类化合物在抗氧化、抗缺氧方面的药理作用分析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白丁香紫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