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加强中医药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019-01-05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贲卦·彖传》,其载:“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传统意义上的“人文”,指的是人类的礼乐教化。孔颖达《正义》注曰:“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2]而现代意义上的“人文”可上溯至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至15世纪下半叶文艺复兴时期则演变为人文主义,而后逐渐发展为观察、分析及理性批判人类情感、道德及理智的人文学科,如人类学、宗教学、哲学、文学和历史等[3]。
不同范畴的人文内核同样反映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研究方法的差异上。中国传统医学立足于人的属性,将人体认作是一个与内外界广泛联系的有机整体,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人体的状态及其运动规律。而现代西方医学受“还原论”的影响,将较高层次分解为较低层次研究,将人体还原成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单细胞甚至是分子层次。在实验条件下研究较低层次的结构、功能变化以及规律,从而揭示较低层对上一层的作用,层层递进[4]。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整体、宏观、综合、辩证等特征,而现代西方医学有着微观、物质、实证、机械等特点。
现代中医教育兼收二者之长,强调中西互补。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中医药研究生在网络新时代和生物新技术的双重冲击下,在职业生涯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同时,如何继续保有传统中医特色,我们认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非常重要,兹分述如下。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产物
近现代由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知识界对于“人文”内涵的理解经历了不同阶段。辛亥革命,传统的礼乐教化如“君君臣臣”不再适用帝制被推翻后的中国,孔孟儒学被视为落后甚至是反动的“封建”意识形态遭受全盘否定[5]。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潮的影响下,加上当时激进的政治思潮,传统医学也曾经历过“废止中医案”的攻击,最后经过不断抗争才得以保存。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逐步繁荣富强,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并把这一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的“和”思想联系起来。这些经过数千年历史传承、富有民族气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经过现代诠释,依然能够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滋润心灵、慰藉情感和教化道德的作用,帮助人们在精神上建立起价值秩序[5]。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成为历史的选择。传统文化从“五四”时期被打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复兴这个过程也印证了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名言:“有像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6]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2017年1月习近平与陈冯富珍共同见证中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在致辞时指出:“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更好融合。”
然而,我们的传统医学是深深植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的。无论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繁荣,还是宋元明清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中国大陆各民族的融合,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所有这些文化、艺术、思想、民俗的相互渗透交融,对传统医学的形成与发展、理法方药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者是源和流的关系。因此,培养具有真正传统医学思维的中医药研究生,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是时代的呼声,也是新时期的需要。
中医学也要发扬基础研究的实证精神
基础研究的特点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断设计论证,强调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我们中医学也兼具基础研究的这一特点。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为编著《本草纲目》,参考八百余种典籍文献,遍及本草方药、经史子集、星象占卜诸书,“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7],更为可贵的是,他发挥了基础研究的实证精神,亲自去全国各地采药、观察、绘图和记录,因此《本草纲目》得以纠正了前代本草文献的很多错误,成为本草名物训诂的重要典籍,收录包括16类、1892种药物,内容涉及植物、动物、矿物、水、土壤和人体等方方面面,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新时期我们中医学强调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尤显重要。201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指出,同行评议出现造假是全球化现象,而论文激励机制是其中的深层次原因[8]。2018年哈佛大学的心脏内源性干细胞研究涉及几十篇重量级文章学术造假,不光为患者带了风险,也为学界带来巨量经济损失,导致大量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后续研究全部作废[9]。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中医药研究生更要坚守内心,保持思想纯净,善于内省,不盲从学术热点,不盲信论文的影响因子,为发文而发文,甚至论文抄袭、数据造假、伪造阳性率。要明确,论文本身是为记录探究亟待解决的某一问题所做的有益尝试和结果,并给同行人提供经验借鉴的过程。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曾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这些古代的论述同样适用于当下。传统医学研究同样与患者的性命息息相关,在人命相关的领域容不得数据造假和内容夸大。对中医药研究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传统医学素养的培养,既强调大医的“精”——技术精湛,更要注重大医的“诚”——品德高尚,要让学生认真做学问,从理论到方法贯彻其中,对中医基础理论、方药配伍进行探讨,对现有中医理论进行质疑、反思乃至创新,成为中医事业真正的接班人。
中医学应以人本精神作为学术支撑
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基石的人类文明[10]。《尚书·泰誓上》有云:“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老子》更进一步指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是古代先民对人在宇宙天地间的作用的认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归根结底是由人创造的,中医学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产物,从产生之初就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特色,“天人相应”、“居安思危”、“潜龙勿用”等思想,潜移默化到中医基础理论的各方面。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这就是对“天人相应”思想的具体诠释。2017年因发现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的科学家,其出发点就是和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现象,也从侧面印证了《黄帝内经素问》中关于顺应天时和四季睡眠养生的相关论述。由此可见,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最后殊途同归,都离不开对人本的探索。
“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在2020年之前国家将会构建中医传承平台,系统整理、挖掘和传承100位知名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建设1500种中医药基本古籍文献数字与资源信息库,实现开放共享;开展中医治未病、康复、仪器、中医药大数据开发及中医药“互联网+”服务技术研究,构建“治未病”技术体系。规划提及的内容对于今后的中医药工作者和中医药研究生来说是巨大的机遇,也蕴含着极大挑战。规划中提到的未来五年中医药事业所要实现的目标,离不开不断革新的互联网、大数据、生物学技术,同时也在侧面要求我们的中医药研究生既要有自己的科研旨趣,立足于实处,又要以人本精神作为支撑。比如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中医药普遍认为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增强作用,对某些慢性疾病或病毒感染比化学药物更加有效。有必要在这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研究中医药起作用的分子机制,特别要排除是否是安慰剂的作用,以及建立合理的药物评价模型,让古老医学焕发生命活力。
总之,当代中医药研究生作为高等中医药人才,肩负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使命,既要传承前代医家优秀的医学理论和治病经验,又要继承高尚的医学品德,以人本主义为支撑,发扬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这是中医药事业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的需要。当代中国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环境提供了大量机遇和挑战,对我们的中医药研究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他们抛开浮躁,静守内心,抓住问题本质,踏踏实实进行科研和临床,加以时日,中医药事业才能真正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