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湿疹案*
2019-01-05马玉侠
姜 超,马玉侠
(山东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1 病例介绍
董×,女,32岁,初诊日期:2016年10月1日。主诉:双下肢泛发丘疱疹伴渗液3 a余。病史:患者3 a前游泳后出现双下肢外侧皮肤可见弥漫密集丘疹,局部皮肤苔藓样变,糜烂,流滋,暗红粗糙,剧痒难忍,右下肢较重,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湿疹。予口服西药(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屡治屡发,并进行性加重,食油腻及海鲜时变化明显。查体:舌尖红,纳少腹胀便溏,易疲乏,苔薄黄微腻,脉浮弦略数。中医诊断:湿疮(脾虚湿蕴证);西医诊断:湿疹。治则:健脾利湿止痒。治法:隔药灸脐法结合火针及背部放血疗法。操作方法:①隔药灸脐:将人参、山药、砂仁、扁豆、白术、茯苓、苍术等混合研成粉末,过80目筛即可。温开水调面粉制成直径约2 cm的面圈,面圈的中间孔应与患者脐孔大小一致。嘱患者仰卧位且充分暴露脐部,将面圈置于脐上,面圈孔对准脐孔,取上述药末适量约(8 g~10 g),填满脐孔,将圆锥形艾炷(直径约1.5 cm、高约1.5 cm)置于药末上,连续施灸10壮,约2 h。灸后用医用胶布固封脐中药末,24 h后自行揭下,并用温开水清洗脐部。②火针:患处碘附消毒,后局部涂擦湿润烧伤膏以防灼伤皮肤,医者左手拿点燃的乙醇灯,右手持针,尽量靠近施治部位,将钨锰合金制火针烧至白亮,对准病灶局部垂直点刺,速进速退,深度0.5 cm,直达增厚皮肤的底部,均匀点刺患处,平均间隔0.5 cm一针,针刺遍及皮疹处。③背部拔罐放血:取大椎、膈俞、脾俞、胃俞、肺俞;采血针点刺后拔罐放血。3种治疗均1周1次。结果:治疗后局部皮肤潮红,患处温热,瘙痒减轻,嘱患者避水,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每周治疗1次。2016年10月8日,二诊,患者述局部瘙痒明显减轻,皮损明显缩小,裂口结痂,继前治疗。2016年10月14日,三诊,患者述瘙痒基本消失,皮损区裂口愈合,面积缩小,肤色变浅,触之变软。由于患者对火针比较抗拒,皮损恢复良好,暂停火针治疗,1周1次脐疗及背俞穴放血疗法。后经4次治疗,皮损区色素沉着基本消除,皮肤厚度及弹性接近周围正常皮肤,停止治疗。随访至今,疗效巩固无复发。
2 讨 论
腿部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好发于小腿下1/3内侧,皮损呈局限性暗红色,弥漫密集丘疹或丘疱疹,破后有糜烂,渗出,结痂,日久则皮损变厚,色素沉淀,自觉瘙痒。常伴有小腿溃疡,部分患者皮损中心色素减退,可形成继发性白癜风。多由于禀赋不耐,饮食失节,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该患者喜食辛辣油腻,以致运化失司,湿热内生,加之风邪外袭,湿热蕴积肌肤,发为本病,故脐疗以健脾利湿为主。脐即神阙穴,是全身穴位中唯一具备血管横断面结构特征的腧穴,其结构的特异性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基础,具有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的特点,易于药物穿透弥散,且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直接与筋膜、腹膜相连,渗透力强,利于药物吸收。脐疗方中人参、山药、砂仁、扁豆补脾益气,恢复脾胃功能;白术、茯苓、苍术健脾化湿;且面圈为小麦粉制成,小麦味甘,入脾经,亦可起到健脾之效。火针疗法的热效应能改善局部微循环,热力可通过皮肤神经调节的作用,促使皮损区微循环加快,利于炎症和代谢物质的吸收,抑制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增强免疫力,从而可达到消炎、镇痛、止痒之功。刺络放血法源于《灵枢·官针》:“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首先,采血针针刺对穴位产生一定的良性刺激,同时,刺血疗法有促进血液循环障碍改善,阻止细胞核组织的病理性萎缩和变性,促使病变细胞及组织的修复,阻止炎症过度反应,促使炎症恢复等作用[1]。配合拔罐可增加放血量,达到泻血以祛热邪的治疗目的。大椎为督脉经穴,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为泻热之要穴,亦可清泻肺胃,活血化瘀;由于肺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故取肺俞穴刺络放血既能清泻肺经风热,又能祛除肠内湿热;脾俞与胃俞为脾胃之气输注之处,脾为脏、胃为腑,互为表里,同为后天之本,故两穴同用,具有补益脾胃,化生气血之功效;膈俞为血之会,刺血可发挥其养血合营之功效。诸穴相配,共奏健脾利湿止痒之功。隔药灸脐疗法、背俞穴刺络放血拔罐和火针均属于中医传统外治疗法,操作简便、安全,又可避免因长期服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三者结合标本兼治,优势互补,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