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2019-01-05张高霞

新农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顶芽切块种薯

张高霞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板桥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陕西 商洛 726000)

地膜覆盖技术具有抗旱节水、保温御寒、提高产量等优点,为旱作节水农业应用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带推广应用该项技术,能够实现粮食作物的有效性增收。自马铃薯地膜覆盖技术推广以来,作物的生产区域不断扩展,复种指数显著提升,不仅满足了国民的基本需求,且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1 马铃薯地膜覆盖的好处

应用马铃薯地膜覆盖技术能够实现马铃薯产量的增收,其中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①保温效果:地膜覆盖能够产生保温效果,帮助土壤温度提升,保证马铃薯栽种过程中能够抵御春寒,营造符合马铃薯耕种的温度环境,确保马铃薯播种时间,促进马铃薯实现早出苗、出齐苗,最终实现早熟、高产。②抗旱保墒:地膜覆盖后,能够产生保水效果,确保土壤水分充足,避免出现土壤板结,应用地膜覆盖后,土地水分蒸发量下降幅度将达到8成以上,可有效避免干旱。③控制草虫害:采用地膜覆盖后,可降低杂草、病虫害出现的概率,有助于节约人工成本。

在马铃薯的种植中应用地膜覆盖技术,能够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及农作物品质,该项技术在马铃薯种植的干旱、高寒、高海拔地区意义十分重大,能够解决农业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如西南、西北高原等,采用马铃薯地膜覆盖后,应用保墒节水模式,可帮助马铃薯进行呼吸、光合作用,有助于马铃薯的品质提升,实现作物增产。

2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要点

2.1 地块选择

马铃薯所需生长土质要求较高,首选应为土质疏松、平坦、肥沃、透气性好、耕层深厚、微酸性土壤,故土地应当为土层较为深厚、疏松、肥沃,灌溉便捷的壤土、沙土。马铃薯通常不采用连作,故选择地块应为3年内未曾有马铃薯及茄科作物种植的土地,为保障增产效果,则应将其与玉米轮作。

2.2 品种选择

除确保地块适宜外,还应保证马铃薯的生长力,故应选择适宜的品种,以实现马铃薯高产、高品质。除选择良种外,还应保障覆膜能够与良种之间的结合性,且良种还需结合脱毒品种,保障马铃薯地膜覆盖的高产性。因马铃薯地膜覆盖生长时间较快,故在选种时,通常选择早熟、产量高且稳定、具备抗病性的脱毒马铃薯,如早大白、紫花白、克新一号等。地膜厚度0.005~0.008毫米,幅宽70~75厘米。

同时应当做好薯块准备,通常提前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取出种薯,将其堆放在温度10~15℃环境中,待小白芽锥出现后,可进行切芽播种。切种薯时,先纵切将顶端优势芽眼破坏后,将种薯中上壮芽留作种块,并将基部小芽淘汰,每个切块重量应当在30~40克之间,后将切块摆放于2~3厘米厚的细沙中,足底浇水,待切块上长出根系、粗壮顶芽,且顶芽长度达到3~4厘米后起薯块。

2.3 施肥

马铃薯产量高,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通常100公斤块茎则需要磷1~3公斤,氮5~7公斤,钾12~13公斤。为保障马铃薯的高产、高质,每亩地内使用有机肥200公斤,复合肥25公斤,并将其施于垄下15厘米左右。马铃薯具有亲钾性,播种时,应当采用马铃薯专用含钾量较高的复合肥,每亩应用50公斤,以实现马铃薯的高产。

2.4 防治病虫害

在马铃薯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当采取加强预防,辅以治疗的形式展开,应当强化对马铃薯的栽培管理,避免对马铃薯根茎造成伤害,同时做好马铃薯病虫害高发时间段病虫害防治。种植早期、晚期为出现病虫害的高发时期,应加强对这两个时期的病虫害预防工作,重点防范,在强化灌溉、排水协调性的同时,合理应用药剂防治,如安态生、进富等。

2.5 及时收获

当马铃薯植株产生较多枯叶时,其根茎膨大将停止,马铃薯干物质含量将到达其最高限度,此时已到达马铃薯收获的最好时机。若为种用块茎,则应当提早5~7日收获,如为商品薯,则应当分开装箱,并将带腐烂马铃薯清除,早日进入市场,争取最大经济效益。

马铃薯作为重要经济作物,应当重视其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实现增产、提质,有效提升马铃薯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增产,可尝试运用小整薯播种,合理应用顶芽顶端原理,进一步加快植株生长,进而实现高产。同时,在选用种薯时,应当选择脱毒种薯,以优良的种薯品质促使产量提升,并采取多效唑化控,运用合理配比,使植株分配协调,提升块茎膨大的速度,若在种植中遇到开花较为旺盛的品种,则应采用乙烯利进行灭花处理,防止花量过多消耗养分。

猜你喜欢

顶芽切块种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比萨切块
辽宁熊岳地区苹果树冻害调查分析*
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薯块对产量的影响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魔芋切块繁殖的生长特性及产量分析
道地药材建青黛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马铃薯种薯切块技术要点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