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巴丝肼为主治疗老年帕金森痴呆的效果观察
2019-01-05陈琪瑞
陈琪瑞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帕金森在临床中属于老年患者十分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这种疾病在临床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从而导致患者体内的纹状体DA含量出现减少,患者出现帕金森疾病[1]。在目前,导致患者出现这种病理变化的原因一直都无法明确,从多种因素来将,遗传、环境、年龄等因素都有可能带来PD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的情况,帕金森在临床中为患者带来最主要的症状是智能减退以及情感障碍,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2]。本次研究探讨了多巴丝肼为主治疗老年帕金森痴呆的效果观察,并将结果进行了合理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36例2010年10月—2018年10月间于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老年帕金森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3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年龄为65~75岁,平均年龄为(70.21±1.30)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符合帕金森的临床表现,在36例患者中,多数患者伴有高血压或者甲减等病症。
1.2 方法
在36例老年帕金森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采用多巴丝肼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多巴丝肼为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药物剂量一次1片,一日三次,轻症患者一次半片,一日三次。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对伴有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联合甲磺酸氨氯地平或者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对伴有甲减患者的治疗中,也可以联合左甲状腺素片进行治疗[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以及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影响情况,利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的认知能力情况,患者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认知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讨采用了统计学软件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工作,对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3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患者在接受多巴丝肼的治疗后,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变较好。患者的MMSE评分在治疗前为(16.51±2.03)分,在治疗后,患者的MMSE评分为(23.52±2.16)分,将其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89,P=0.000)。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存在一例胃肠道反应,在经过治疗后得到改善,对治疗影响较小。
3.讨论
多巴丝肼在临床中的主要适应症为原发性帕金森氏病以及脑炎后帕金森氏综合征等。在这些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多巴胺类药物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补充脑内多巴胺,帮助患者改善帕金森带来的临床症状情况。在临床中,多巴丝肼的临床疗效明显,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后,认知能力情况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也可以适当调节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4]。在帕金森患者中,多数帕金森患者会伴随高血压以及甲减等临床症状,在这些患者的治疗中可以考虑多巴丝肼联合多种药物进行治疗,不仅起效较快,也较为安全[5-8]。
综上所述,多巴丝肼作为老年帕金森痴呆患者临床治疗的药物,在临床中可以十分有效的对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在存在高血压和甲减症状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其余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