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艾灸治疗青年女性异常子宫出血验案1则*
2019-01-05李景新王振楠张淑君
李景新,杨 蕾,王振楠,张淑君
(1.河南中医药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450046;2.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河南 郑州 450008)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指育龄期非妊娠妇女,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任何一项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当机体受到内外各种因素,如精神紧张、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环境及气候骤变、饮食不调及其他药物影响时,可通过大脑皮质和中暑神经系统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节或靶细胞效应异常而导致异常子宫出血[1]。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女性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活、饮食的不规律,女性月经失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这种情况,目前西医多采用激素疗法,虽能有效止血但无法根除病因,且激素的副作用比较大,长期服用激素药物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肥胖等问题,青年女性尤其备孕期女性多不愿采用此疗法。而针灸作为中医学的外治法,在治疗本病上发挥其独特优势,具有安全无创,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的特点,为绝大部分人所接受。
1 病案举例
患者,女,26岁,主诉:间断性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加重15 d。现症见:神志清,精神可,阴道少量出血,小腹隐痛,腰背部酸痛,两胁隐痛,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口干口苦,舌红苔白,脉弦细。末次月经后淋漓至今(15 d)未净,量时多时少,色暗红,尿妊娠试验(-),自服葆宫止血颗粒疗效欠佳。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患者来本院就诊。患者已婚未孕,既往有痛经史,平素月经周期规律,量多,色暗红,有血块。彩超示:子宫内膜厚8 mm,盆腔积液(范围29 mm×13 mm),余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专科检查:阴道可见稍多血性分泌物,宫颈口见血迹,宫体及子宫附件无明显异常。西医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诊断:崩漏,证属气虚血瘀。治宜益气活血化瘀。给予针刺、艾灸断红穴联合艾灸隐白、三阴交。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掌面向下,自然呈半屈状,常规消毒后,采用泉河牌直径为0.30 mm,长度为60 mm一次性毫针(由固始公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70422371)快速刺入断红穴(在手背第2、3掌骨间,即八邪之上都穴取穴),进针后沿掌骨水平方向刺入1.5~2寸,使针感上行至肩部,留置10~20 min后起针。随后进行艾灸,操作方法:用艾条(1.8×20 cm)行温和灸法,灸10~15 min,灸时以患者自觉有股热气行至肘者佳。双足保持一定距离,选用2个膝关节艾灸箱,各放置2段(2×3 cm)等距离长的圆柱形艾炷,并分别对准双足隐白、三阴交穴,艾炷与施灸腧穴保持3~5 cm的距离,以防烫伤,灸30~40 min,以患者腧穴深部感到温热但不起泡为度,不必拘泥于时长。施灸过程中,保持室内空气畅通,注意观察艾灸,防止灸火烧坏衣物、床单等;施灸完毕,把艾火彻底熄灭,以防火灾。隔日1次,患者治疗1次后,出血量明显减少,3次治疗后基本不出血,为巩固疗效又治疗2次,患者无出血症状。经治疗后,患者对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未再进行治疗。
2 讨 论
异常子宫出血属于中医学“崩漏”范畴,疾病的发生与肝、脾、肾3脏关系密切,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互化。崩漏是指妇女在非行经期间阴道大量流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临床上常相互转化,久崩不止,可致漏;漏下不止,亦可成崩。
灸法主要指借助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对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灸法具有温经通络,驱散寒邪,补虚培本等作用,通过艾灸既能助阳通经,散寒逐痹,又能增强脏腑的功能,补益气血,填精益髓。另外,灸法不仅能治病,还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预防保健作用。古人强调施灸时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温热程度,产生一定的灸感,仅皮表有热感,往往达不到治疗目的,如《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2]曰:“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
断红穴为经外奇穴,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约八邪之上都穴,针刺可使经气相通,针感上至肩部,可使经气通畅而升提之;灸之则能补气固脱,经气顺而能固,经气固则血止,故本穴是治疗崩漏的经验效穴。隐白为脾经之井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治疗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疾病,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神应经》曰:“隐白,妇人月事过时不止,刺之立愈。”临床研究表明:直接艾灸隐白穴可使穴位区温度升高,刺激患者皮下神经、血管、淋巴等,患者体内释放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去甲肾上腺素等,温经通络,恢复脾的统血功能,从而达到固崩止血功效[3]。三阴交为足三阴经(肝、脾、肾)交会穴,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可疏调足三阴之经气,以健脾益胃,调肝固肾,理气调血。《千金要方》曰:“女人漏下赤白及血,灸足太阴五十壮,穴在内踝上三寸,足太阴内踝上三寸名三阴交。”另有研究[4]表明:艾灸三阴交可改善阴道出血症状,加快血液的流动速度,降低其黏稠度,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治疗与肝脾肾相关的疾病,均可选用三阴交,因其临床运用广泛,尤其在妇科疾病方面,可治疗经、带、胎、产及妇科杂病[5]。
艾灸隐白、三阴交穴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且临床可操作性强,简单方便,疗程短,便于学习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