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用中医“五行学说”理论治疗葡萄膜炎的教学体会
2019-01-05赵建英郝小波林柳燕杨毅陈媛
赵建英 郝小波 林柳燕 杨毅 陈媛
葡萄膜炎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眼病,由于其多发于青壮年,病因、病种复杂繁多,治疗不当可导致失明,因此在致盲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重视[1]。该病治疗以免疫抑制疗法为主,包括激素和激素替代治疗,然而长期使用副作用明显[2]。近些年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挖掘,中医药在治疗该病的独特优势也逐渐备受临床关注和认可。传统中医治疗的特点和优势在于调理[3],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和平衡,免疫系统即是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系统之一。由于处于中医院校,加上现代科学对疾病及治疗的影响,让我们对西医笃信不疑,如何灵活运用中医理论体系辨证施治,尽快恢复机体功能的平衡,才是我们证实中医中药在治疗该病价值的有力武器。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一方面认为世界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构成,另一方面有认为万事万物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总之,生克制化规律是一切事物发生变化的正常现象,在人体则是正常的生理状态。一旦产生了相反相成的生克制化关系,即五行之间伪协调平衡出现,也就是意味着疾病即将发生和发展。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系统结构观点来观察人体,揭示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的调节机制,阐明健康与疾病、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规律。
1 举例
①葡萄膜炎患者症见头晕目眩、口苦咽干、不欲饮食、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小便短少、大便不爽、阴囊溃烂或睾丸肿胀热痛,或下肢疖肿、溃烂、带下黄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或弦数。[3]此型多见于伴有阴部溃疡和下肢皮肤结节红斑的Behcet(Behcet,s diease)病及其伴发的葡萄膜炎患者。治则:清热利湿。方药:柴胡12g,黄芩12g,黄柏12g,车前子10g,木通10g,泽泻12g,栀子10g,苍术12g,知母12g。②葡萄膜炎患者症见眩晕目涩、头痛耳鸣、口干咽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健忘失眠、遗精盗汗、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或细数。此型主要见于葡萄膜炎复发患者或者炎症持续存在的患者。治则:滋阴降火。方药:生地12g,熟地15g,枸杞子12g,白芍15g,女贞子15g,麦冬12g,山茱萸12g,生龙骨30g,泽泻12g,知母10g,地骨皮12g。
2 分析
肝气太旺,加之湿邪黏附,运用黄芩、黄柏、车前子、泽泻等中药均具有清导湿热功效,但是从五行相克理论来讲,肝气太过,作为胜气则过度克脾土,而使土气偏衰,土衰不能养肺金,肺金弱不能克制肝木旺。所以我们可以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强健脾益气中药如:山药、薏仁,鸡内金等,以加强巩固脾土功能同时也可防止寒凉中药伤及脾阳,同时也要补肺金。对于肺气虚的患者,可以加用生晒参,核桃仁;肺阴虚的患者可加用百合,配合银耳食疗更是可以加强滋补肺阴的疗效。
患者存在疾病病程较长或本属阴虚体质者,肝肾两脏阴液最易耗损,使用生熟地,知母,地骨皮养阴清虚热,枸杞子、山茱萸补益肝肾,生龙骨、生牡蛎重镇潜阳避免虚火上炎,阴虚耗损肝阴,加用白芍可以柔肝。然从五行相生理论来,水衰无以制火而火偏亢,如果加强肺金补益,以促进金水相生,火衰而不能制木,从而使不及的木气复归于平,以维持其正常调节状态。
正所谓木气太过,作为胜气则过度克土,而使土气偏衰,土衰不能制水,则水气偏胜而加剧克火,火气受制而减弱克金之力,于是金气旺盛,可将太过的木气克伐下去,使其恢复正常。反之,若木气不足,则将受到金的过度克制,同时又因木衰不能制土而引起土气偏亢,土气偏亢则加强抑水而水气偏衰,水衰无以制火而火偏亢,火偏亢则导致金偏衰而不能制木,从而使不及的木气复归于平,以维持其正常调节状态。故曰:“行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故其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素闻·天元记大论》。
3 讨论
将中医五行运用到葡萄膜炎临床治疗上,是将中医基础理论实践于临床应用的阐述,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任何事物包括疾病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生克制化规律是一切事物发生变化的正常现象,在人体则是正常的生理状态。一旦出现太过和不及情况的发生,这个平衡就会失去,我们中医就是在遵循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平衡中发挥作用。针对于中医中药治疗疾病无价值的态度,我们应该认清现实、表明态度:首先,祖国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斗争中总结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不断挖掘其内在的精髓;其次我们应该牢牢记住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本理念,熟练运用“五行学说”等理论体系,最终以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平衡。
笔者认为,无论是治疗葡萄膜炎还是任何一种疾病,找到影响机体功能平衡的因素才是中医的“精准治疗”靶点,中医基础和临床相结合、临床和教学中“教学相长”,慢慢感悟和体验中医理论的精华需要我们放下急功近利的枷锁,祖国医学内涵丰富,我们需要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