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传承轨迹

2019-01-05张恩欣黄海福唐莹周瑞生钟瑶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流派岭南中医药

张恩欣,黄海福,唐莹,周瑞生,钟瑶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3.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4.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 999077

流派,《辞源》认为流,派别也。一般认为“流派”是指一种学术中的特殊见解或技能。流派,“今谓学术歧异者”。学术流派是“学派”与“流派”的泛称。所谓“流”,就是要有明显的源与流的沿革与传承;所谓“派”,就是要有鲜明的学术特色。祖国医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医药学悠久的传承中,历朝历代名医大家辈出,引领中医药学术创新发展,形成了诸多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

一、中医学术流派概况

中医学术流派渊源悠久,春秋战国到西汉是中医学学术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诸子百家学术思潮深刻影响了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有四家,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可谓医学流派的雏形,《黄帝内经》仅是医经派的代表作之一。《黄帝内经》奠定了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影响了中医各学术流派的分化与发展,中医学术流派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史就是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理法方药的发展、传承和创新史,现代《中医各家学说》 将中医学术流派主要划分为以下七大派,即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温热学派。以上七个学派都源于《黄帝内经》,以《黄帝内经》某些观点为基础,或理论观点创新,或临床实践创新,成为学术特色鲜明的中医流派。中医学术流派是祖国医学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学术波峰,展现了中医药学传承创新的轨迹。

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有三世分类法、四家分类法、三要素分类法等等。当代关于中医学术流派可从多角度进行划分,如地域性医学流派,岭南医学、新安医学、吴中医学、孟河医学、永嘉医学、钱塘医学;临床各科中的不同流派,内科流派、外科流派、妇科流派、儿科流派、眼科流派、喉科流派、针灸流派、推拿流派、骨伤流派;基于文化宗教或特殊学术、生活背景的医学流派,儒医、易医、道医、佛医、御医、世医。

二、岭南医学流派与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渊源

岭南医学流派是中医学重要地域学术分支,岭南地处我国最南端,包括广东、海南两省及广西省的一部分,其称谓始于唐贞观时“十道”之一,因位于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5条山岭以南,故得其名。据191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体中国地理》对五岭的介绍,“自越城岭而东,横障南境,与两广分界。最著者曰萌渚岭、越城岭、都庞岭、骑田岭。又东与大庾岭相续,即所谓五岭也”。该地域属热带、亚热带气候,炎热而湿润,河道纵横,山林险阻,植物繁茂,每有瘴疠蛇虫袭人[1]。《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中医强调“天人合一”,岭南特有的湿热气候,对当地人的体质形成、疾病的发生与转归均有着较大的影响,旧石器时代已有岭南先民活动,晋代后中原学术与岭南医药的结合;宋代时,长江流域的医药学术被带入岭南。岭南医家在继承中原医学理论基础上,着重研究岭南本地区的气候环境、人群体质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岭南医学。

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根植于岭南医学的土壤,是岭南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本流派的理论渊源可上溯至《黄帝内经》“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整体观念”、“治未病”、“三因制宜”等中医核心理论。本流派临证吸取仲景《伤寒杂病论》“辨病、辨证论治”学术规范而践行“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据《温病条辨》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论治肿瘤及常见并发症。受“补土派”李东垣《脾胃论》“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等脏腑病机思想影响,滋阴派朱丹溪《局方发挥》“百病兼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等经验启发,用药师法《神农本草经》药物“三品分类法”、“四气五味”等药性功能主治体系。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周岱翰教授在本地区学医行医近60年,在理论和实践两端继承与发扬历代岭南医家学术成果。

三、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的发展历程

1 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孕育萌芽时期

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深受古代中医药学理论、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影响。禀承《黄帝内经》“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三因制宜”理论,岭南地区炎热多湿易致山岚瘴气,瘴气即指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因素,简称“瘴”,如“瘴疠”,“毒瘴”,“瘴雨蛮烟”。早在东汉时期已有岭南人服用薏苡仁防治瘴病的记载,现代岭南中医应用薏苡仁药食结合防治肿瘤;葛洪定居罗浮山,其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运用青蒿治疗瘴疟为后世医家对青蒿和瘴疟的研究积累丰富的经验,亦有岭南医家探索青蒿治疗癌性发热及肿瘤。清·何梦瑶《医碥》有“酒客多噎嗝,好热酒者尤多,以热伤津液,咽管干涩,食不得入也。”此处的“噎嗝”与现代医学的“食管癌”、“贲门癌”等症状十分相似,说明已认识到长期饮酒或食用高温食物是“噎嗝”(食管癌、贲门癌)的重要病因,由此可知岭南医家早在清代已对食管癌、贲门癌具有了一定的诊治经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现代岭南医家防治肿瘤已处于临床实践中。张景述为广州中医学院教授,其治疗头颈部肿瘤多采取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法合健脾扶正法联合治疗,积累了较多经验。张氏认为肿瘤经放化疗后虽正气大伤,但癌瘤尚未抑制,遵“急则治其标”原则,宜先用攻毒散结抑制肿瘤发展,其观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多出现津液干枯、吞咽困难、咽喉肿痛等邪毒弥漫、热伤阴液之象,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法,药用清热解毒之连翘、金银花、黄连、漏芦、土茯苓、山豆根等清热解毒,昆布、海藻之咸寒软坚散结;鼻咽癌放化疗后出现鼻塞不通、涕中带血、颈部肿痛、偏头痛、贫血消瘦、食欲不振等癌瘤转移、正气亏损者,治以解毒散结、化痰软坚,佐以培补正气,处方如三生饮加减:生南星、生半夏、生川乌、山慈菇、漏芦、山豆根、金银花、昆布、海藻、甘草、当归、六神丸;待病邪祛除大半则应转为“扶正”以固其本,处方大剂量归脾汤重用黄芪以培补正气、增强机体抗病力,攻补兼施,期能彻底根治。张氏在辨证内治的同时,重视外治法的使用,外敷神功膏(川乌、黄柏研粉,凡士林调制)促进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肿块消退、疱疹结痂脱落[2];外敷肉瘿粉(黄柏、昆布等分研末)促进甲状腺肿物的消减[3];外敷癌散(硇砂、红升丹等)消减胸部肿瘤病灶[4],内外法并举常获良效。1966年张景述发表《中药治疗甲状腺腺瘤21例临床小结》“认为肉瘿(甲状腺瘤)多由气郁及湿痰凝滞而成”,应用肉瘤粉(黄柏、昆布)、六神丸治疗甲状腺瘤、鼻咽癌等,取得较好疗效。

赵思兢为广东省名老中医,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载,致力于中药研究,以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作用的中药为主自创抗癌基本方:七叶一枝花、白芍、大蓟根、炮南星、酥制水半夏、盐蛇、川蜈蚣、全蝎、甘草,不同癌瘤辨病施药;鼻咽癌中早期在放疗基础上加强清热解毒,即抗癌基本方合五味消毒饮加夏枯草、猫爪草;肺癌加强宣肺,即抗癌基本方加紫菀、款冬花,血痰可酌加白鹤灵芝鲜叶、海底柏、云南白药等;肝癌用抗癌基本方加鲜石猪肝(山马甲)或鳖甲煎丸;肠癌和肠系膜淋巴瘤在抗癌基本方基础上加小凤尾、蛇舌草;肾盂移行细胞乳头状瘤加强渗湿,抗癌基本方加小凤尾、猪苓、茯苓、荔枝核、泽泻、芒果核;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抗癌基本方合血府逐瘀汤加青黛。亚临床期或缓解期肿瘤以健脾补中为法,方以六君子汤为主治疗某些恶性肿瘤[5],初步探索辨证与辨病方法,并有治疗原发性肝癌延长生存期的个案报道。

刘仕昌为全国著名温病学家,刘氏曾发表治疗原发性肝癌验案。他认为肝癌致病多为肝郁气滞血瘀,正常气血化为瘀毒,伤正为甚,治宜攻补兼施,梳理气血,而常用三棱、莪术、土鳖虫、斑蝥之品多散气破血、易耗正气,疗效欠佳,其临床常重用片仔癀散结化瘀、退黄解毒,辅以西洋参补气益津,再以柴胡、白芍、枳壳、丹参等疏肝理气之剂调治,疗效较满意[6]。

梁剑波为广东省名中医,善治疑难疴疾,对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具有独到见解。其遵《素问·平人气象论》:“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重视补土扶正,常使危重患者带病延年。认为食管癌为津伤血燥,瘀热留于食道而成,辨证为瘀血凝痰、交阻食道者治以活血祛瘀、化痰散结,以自拟消瘀解毒饮治之,辅以牛乳韭汁丹参饮活血滋阴;辨证为痰瘀凝结、气津亏虚者治以扶正育阴、化痰散结,治以自拟育阴解毒饮治之[7]。常用单味药有:生鹅血、韭菜汁、田七、生地、天花粉、黄芪,具有开通食道、化瘀消肿的作用。梁氏将胃癌分为邪毒蕴结、瘀血内阻证,治以扶正解毒、活血化瘀,自拟化瘀扶正汤治之;痰瘀内凝、蕴结成癥证,治以化瘀消积,逐瘀养津,自拟逐瘀养阴汤治之。胃癌常用单味中药有香附、山楂、蜣螂、仙鹤草等。治疗肺癌主张益气养阴,常用单味药有麦冬、五味子、生地、阿胶、党参等。梁氏认为肝癌多由肝炎迁延不愈、肝失调达致瘀血内停所致,辨证气血瘀滞、胁下癥积者,治宜疏肝理气、化瘀软坚,自拟行瘀除癥汤治之;辨证火毒内盛,热扰心营者,治宜泻火解毒、凉血清营,自拟清火漏芦汤治之。常用治疗肝癌单味中药有三棱、莪术、当归、赤芍、桃仁、丹参、香附、郁金、八月札、泽泻、葫芦茶、土茵陈等[8]。梁氏认为鼻咽癌病机为邪热犯肺、肝郁痰凝,治以宣肺化痰、疏肝理气,自拟白花丹汤、黄虎汤辨证治疗,常用单味药有甘草、山慈菇、茯苓、太子参、石上柏、白花蛇舌草等[8]。梁氏在医疗实践中多种药对组合,亦注重应用民间单方验方,辨证辨病相结合而每获良效。

陈效莲早年由西学中,拥有深厚的中西医功底,临证四十余载,对中西医治疗具有颇深研究。提出肿瘤辨证论治与整体调护相结合的治疗原则。陈氏认为肿瘤患者常表现为局部属实整体属虚且病情多由邪实向正虚转化,因此须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早期力求“除邪务尽”以达到“邪去正安”,中晚期治病留人,提高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为目的[9];正确处理标本缓急的关系;用药应简练精当,防止过于温燥或滋腻,禁用麝香等辛香走窜者以防远处转移。陈氏认为化疗伤气,治以健脾益气以固本,创制升血调元汤具有较好升白效果[10];认为放疗伤阴,治以增液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认为鼻咽癌易复发,应养阴健脾、祛痰散结防癌变,在前方基础上加大剂量生南星并配合自拟“鼻炎清毒颗粒”,取得良效[11]。陈氏辨治肝癌分为痰热郁结、肝盛脾虚及肝肾阴虚三型,治疗基本以活血化瘀、消癥散结、清热解毒及健脾利水、行气除湿为主[12],获得确切疗效。陈氏将鼻咽癌放化疗后证型分为肺胃阴伤型、血瘀型及脾虚湿困型,认为血瘀型预后较差,常大剂量运用生天南星60~90 g,药用时须与其他药物同煎2小时以上,未发现肝肾毒副作用,经观察可显著减少鼻咽癌复发率且延长生存期,证实安全有效[13];陈氏用刺河豚皮治疗肿瘤癌痛尤其是肝癌并肝腹水的病人,可显著缓解癌痛,部分消退腹水,取得一定疗效[14]。陈效莲等对广东高发的鼻咽癌病人进行舌象观察,分析了112例初诊鼻咽癌病人的舌象,发现舌质以红舌为主,尤以舌尖边红居多。放疗前无青紫舌的病人经放射治疗约40%出现青紫舌,而青紫舌的出现预后较差。并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立法,自拟“鼻咽清毒颗粒”(野菊花、苍耳子、重楼、两面针、夏枯草等),作为鼻咽癌的常规治疗用药,预防复发。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受近代岭南名家广东省名老中医周子容、关济民学术影响,周岱翰教授开始研究抗癌中草药,在国内较早进行了系统的经典文献、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抗癌中草药、抗癌方剂等一系列中医肿瘤学术资源的挖掘与整理研究。发表《常用抗肿瘤中草药简介》等系列论文。七十年代,因继承广东省名老中医经验需要而调入广州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周教授便十分注重中医肿瘤临床、教学、科研的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1977年,在《新中医》杂志发表《恶性肿瘤的中医药认识及治疗》一文,初步认识到肿瘤是邪毒积聚,毒发五脏,虚实夹杂的全身性疾病,多属“癥瘕”、“积聚”等范畴。强调肿瘤的辨证论治应遵循张仲景“六经”、“八法”原则,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肿瘤学两大学术特色与优势[15]。1978年,在广州中医学院筹建肿瘤研究室,同期在广州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开设肿瘤专科门诊。至此,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医疗、教学、科研平台开启搭建,成为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孕育萌芽的标志。

2 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发展壮大时期

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十分注重学术传承和人才培养。上世纪80年代,本流派在广州中医学院主讲《中医肿瘤学》课程,是国内较早开展中医肿瘤专业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重视教材文献与学科建设工作,较早出版中医肿瘤学术专著,如《常用抗肿瘤中草药》,同期在香港《明报》刊登肿瘤食疗方。1982年始,举办了3期广东省消化系统癌瘤专科,为全省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了一百余名中医治癌骨干。1988年,出版国内第一部肿瘤食疗专书《癌症的中医饮食调养》,根植于岭南特色的饮食文化,开创了中医肿瘤食疗学的先河,该书从营养学和中医学的角度探讨了饮食营养对于肿瘤调治的作用。研发国内第一个治疗肺癌中成药鹤蟾片[16],获得1986年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部级)乙等奖。1987年,在广州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建肿瘤科病房,是国内较早的中医肿瘤临床专科。流派相关研究认识到中医药治癌的特点在于病灶稳定率较高、生存期较长,表现为带瘤生存,并在抗复发转移方面具有潜在优势,而单纯局部缓解率作为评定疗效的标准不能完全反映中医药的疗效。本流派较早认识到“带瘤生存”体现了中医肿瘤治疗特色和优势。

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重视科研工作,积极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上世纪90年代,参加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医药对非小细胞肺癌防治及抗复发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对中药制剂固金磨积片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16]。1996年,周教授联合全国中医肿瘤知名专家创立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现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并担任第一届会长,成为岭南地区以及全国中医肿瘤学术界的领军人物。1997年,《肿瘤治验集要》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总结近30年癌症防治理论与经验,认为肿瘤辨证施治规范的形成肇始于《伤寒杂病论》,其六经辨证、八法纲目是现代中医肿瘤治疗的绳墨[17],明确“带瘤生存”的学术内涵,本专著诸多学术理念与临床经验被许多文献引用、同行应用验证。1997年,本流派开始招收中医临床肿瘤专业研究生,两年后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后流动站,较早进行中医肿瘤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同年,周岱翰教授学术继承人林丽珠教授提出引入生存质量评价指标,有助于解决中医疗效无法客观评定的问题,将生存质量研究纳入中医肿瘤疗效评价体系[18]。1998年,林教授在《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卷五》系统总结了周岱翰教授的学术经验,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在不断传承创新中发展。同期,在本流派召集组织下,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讨论、制定了中医药治疗常见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与疗效标准(讨论稿),切合中医肿瘤疗效作用特点,推动了中医肿瘤临床与科研的规范化发展。

跨入新世纪,流派所在肿瘤科于2001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专科逐渐形成了以中医为主,多学科、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新模式。此后,肿瘤科被批准为国家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基地,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验收,组织实施国家重点专科肝癌协作组制定肝癌诊疗规范等工作,流派中医肿瘤专科建设成就在岭南地区独树一帜。教学工作取得新突破,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率先开办中医肿瘤本科教育,主编出版第一本本科教材《中医肿瘤学》,为中医肿瘤人才培养进行新的探索。2006年,周岱翰教授指导林丽珠教授作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出师,师徒分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和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2008年,肿瘤科被批准成为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医肿瘤学博士点所在地,再次为肿瘤学科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流派科研工作规范化发展提升阶段,针对岭南地区肺癌特殊病机、临床分型,以“益气除痰法”为治疗大法,主持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提高肺癌中位生存期的治疗方案研究”[19],在岭南、华北、华中地区多家医院成为分中心单位,标志着流派科研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因中医肿瘤学的疗效评价采用WHO/RECIST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无法反映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特点,如何客观评价中医药的治疗疗效引起学术界重视,通过承担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医肿瘤疗效标准评价系统研究”,探索实体瘤的中医肿瘤疗效评定标准[20]。主持“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重大疑难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项目“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研究”临床项目正式启动,本课题通过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探索中医药对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老年肺癌)治疗、康复的整体作用,规范中医药对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最终形成“非小细胞肺癌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临床实践指南”,进一步巩固了本流派在国内中医肿瘤学术界的领先地位。完成脾虚痰湿证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与证候基因组学研究(脾虚痰湿型肺癌及同源正常组织相关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21],本研究对阐释中医证候实质意义重大。通过“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周岱翰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系统整理流派开拓者周教授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典型医案、成才要素、养生经验,为全面继承、发扬本流派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创造了有利条件,流派的学术传承工作一脉相承[22]。

本流派教学学科建设工作国内领先,周教授被委任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肿瘤学》主编。流派先后出版《抗肿瘤中草药》、《癌症的中医饮食调养》、《临床中医肿瘤学》、《中医肿瘤食疗学》、《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这些肿瘤专著的出版,全面总结了岭南地区、国内中医、中西医治疗肿瘤的经验与进展,系统梳理中医肿瘤食疗的渊源与发展,创建了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中医肿瘤食疗学,丰富了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的学术内涵[23];组织制定并发表了实体瘤的中医肿瘤疗效评定标准(草案)(STLZYLX),该标准经临床推广应用证实与RECIST评价标准存在相关性,进一步完善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的学术体系,促进了中医肿瘤学的学科构建,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发展到壮大阶段。

3 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趋于成熟时期

过去十年,本流派发展阶段步入成熟。2009年,本流派的肿瘤中心成立,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检查验收。2013年,流派所在肿瘤中心成为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2016年,“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工作室”成立,全面、系统挖掘与整理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的发展历程。目前,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传承脉络清晰,拥有1名国家级学术传承指导老师,2名广东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2名广东省名中医,2名省级学术传承指导老师,5名国家级学术继承人,1名广东省首届杰出青年医学人才,4名省级学术继承人,3名杏林英才培养对象,流派建成知识结构合理的传承梯队。

在此阶段,本流派课题先后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经由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评选,周岱翰教授当选第三届国医大师。流派代表性专著出版,《杏林问道——肿瘤临证耕耘录》全面总结本流派近50多年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发展历程。《肿瘤中西医治疗学》系统总结提炼新世纪以来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的新进展;《中医治肿瘤理论及验案》总结本流派理论研究进展和相关验案。2018年召开“首届广东中医科学大会暨中美肿瘤学高峰论坛”,学术影响空前扩大。2019年,本流派申请创办的《中医肿瘤学杂志》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并成功发行试刊号,成为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学术地位领先的标志。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在医疗、教学、科研、学会、专业期刊等方面步入成熟阶段。

四、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的学术内涵特色

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学术内涵颇具特色,其内容涉及中医肿瘤基础理论、四诊、病因病机、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药制剂、中药及复方抗癌机理、姑息治疗、疗效评价、流派传承等研究,逐步形成具有中医药学特色与优势、岭南医学人文特点、以“带瘤生存”为治疗新理念的中医肿瘤学术流派,是当代中医学术流派在岭南地区发展的新成果。其学术内涵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1.吸收发扬黄河和长江流域优秀学术流派的经验和成果。岭南医家重视吸收黄河、长江流域的优秀文化和外来海洋文化,善于继承中医药宝库和相关学术流派的理论成果和临床经验。岭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南药资源,岭南医家务实积极、开放包容,受“海洋文化”影响,引入外来药物,为岭南中医肿瘤学提供众多的“南药”如砂仁、沉香、胡椒、穿山甲等,丰富了中华本草种类,研发南药防癌治癌是本学术流派的用药特色之一。2.推崇《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肿瘤学的辨证论治规范。本流派肿瘤辨证论治规范的形成肇始于《伤寒杂病论》,其六经辨证、八法纲目是肿瘤临证绳墨,指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症治之。”[21]挖掘《伤寒杂病论》“广义辨证三层次”并应用于临床,广义的辨证在《伤寒杂病论》中有辨病、辨证和辨症三层含义[22]。3.在肿瘤领域发扬温病学说。针对有“广东癌”之称的鼻咽癌放射治疗副作用,依据中医理论,首倡放射反应和放射损害属性为火邪、热毒[23],归属“温病学”范畴,初宜清热养胃,继则滋阴补肾。对化疗后脾肾损伤、骨髓抑制导致脾肾阴虚,亦可按温病学伤阴论治,注意存津救液、保护元神,治疗首推养阴清热[24]。4.务实中和,更新治癌观念。据岭南个体体质、地域等特点,《肿瘤治验集要》一书首次为“带瘤生存”下了“定义”:在治疗的漫长过程中,当邪正对峙、邪难压正的情况下,可以出现“带瘤生存”的特殊阶段。此时治疗的目的在于通过辨证论治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这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特点和优势所在。5.善用南药论治岭南常见肿瘤。归纳本地区常见“温热伤阴”、“脾虚湿毒”之肿瘤病因病机,本流派善用南药,如阳春砂、广陈皮、化橘红、何首乌、广藿香、巴戟天、广佛手、高良姜、龙眼肉、广金钱草、溪黄草等论治肿瘤。研发国内第一个治疗肺癌中成药鹤蟾片,获得1986年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部级)乙等奖。6.根植岭南饮食文化,开创《中医肿瘤食疗学》。癌症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当前多数病人未能早期就诊,确诊时多数属中晚期,正气已虚,脾为后天之本,主张土健以灌四旁,论治不忘补中,重视食物疗法。药食同源,肿瘤的中医食疗法能健脾补虚,顾护“胃气”,与祛邪疗法合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出版《中医肿瘤食疗学》,是一本理、法、药、食具备的首部中医肿瘤食疗专著。7.构建和充实中医肿瘤学术体系。本流派主编“十一·五”、“十二·五”全国高等院校规范教材《中医肿瘤学》,在一系列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论著中,系统论述了中医肿瘤学的学术体系与内涵,中医肿瘤学就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防治癌瘤的理论与临床的专门学问,其学术内涵包括肿瘤中医病因学及发病学、中医四诊在肿瘤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应用、中医肿瘤治则及治法研究、抗癌中药筛选及验证、中医肿瘤临床及中西医结合抗癌研究、癌症中医康复治疗、中医肿瘤文献研究、流派传承等内容,在岭南地区构建了科学的中医肿瘤学术体系。8.继承发扬,推动“中西汇通”。岭南地区有宽阔的海岸线和通商港口,“西学东渐”舶来医学亦较早进入岭南,岭南医家对西洋医学相对包容,中西汇通,务实求进。在发展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理论体系中,倡导继承发扬,衷中参西,将为学术流派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时俱进探索中医药治癌特色优势的表观遗传学基础,提出辨证论治选药可作为表观遗传调控剂治疗肿瘤的新观点[25]。本流派学术内涵不断丰富,学术影响日益增强。

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全面发展,根据岭南地区流行病学特点,始终坚持中医肿瘤学术特色和学科优势,流派医疗、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创新不止、硕果累累,促进了岭南地区中医肿瘤学术大发展;流派学术交流较早走向港澳台、东南亚、澳美欧等大洲,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学术影响力、辐射力在专业领域内居于领先地位,为岭南医学流派,为中医药学在本区域传承发展做出自已的贡献。

猜你喜欢

流派岭南中医药
忆岭南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俄罗斯藏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不辞长作岭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