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菌文化价值观下的食用菌企业文化塑造*

2019-01-05

中国食用菌 2019年12期
关键词:食用菌栽培文化

杨 烁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我国食用菌无论是在物种还是在产量上,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洗礼,食用菌产业从原来依靠着先天的地理生物优势生产转而向工厂化、集群化生产发展。尤其是在国家现代化农业惠民政策的扶持下,食用菌作为朝阳产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加强对传统菌文化的传承和开发,将食用菌的经营要素与菌文化要素相结合,对菌文化价值下企业文化塑造的探讨,符合当前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发展的要求,对明晰企业的品牌定位和经营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菌文化的历史源流及发展

1.1 中国古代的菌文化

食用菌的在古代也成为“芝”、“菌”、“菇”等,其历史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在《吕氏春秋》就已经有了对食用菌的记载:“越骆之菌”。秦汉时《神农本草经》详细记录了食用菌的种类、产地、图示及功效达12 种,东汉时王充《论衡》提到了“紫芝”可以在地里栽培。而后的很多历史朝代,都不约而同的在著述中或多或少提及到食用菌。可见食用菌在我国栽培历史的悠久。在明代,一些地方志如《楚雄府志》中,将食用菌列为“蔬之品”,进一步明确了食用菌具备药用和食用的双重性质,使食用菌开始走向人们的餐桌,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关于食用菌的饮食文化。

到了清代,国家逐渐将食用菌列入物产的行列,在康熙、咸丰和光绪的相关旧志中在《物产》的章节都有关于食用菌的零星记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地方志关于“物产”的记载中,食用菌的种类也多起来,关于牛肝菌、珊瑚菌等野生食用菌的记载层出不穷,可见古代对食用菌资源的重视,因此在文献以及人们对食用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2]。

1.2 菌文化现代价值

总的来说,古代的食用菌还是以野生菌菇为主,而关于近代食用菌栽培的产业的大约形成于20 世纪20 年代。党的“十九大”以后进入新时代,国家利用食用菌产业对乡村脱贫攻坚进行扶持,食用菌的栽培逐渐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人们对的需求开始向文化转向,菌文化开始以附加产业的形式形成了更具现代特色的文化,例如对食用菌栽培工艺的记录和开发,结合食用菌的特点,基于菌文化的旅游市场逐渐形成,在云南、四川、黑龙江等地,也逐渐形成细分的食用菌地域文化,不仅体现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上,也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话语表述上,例如云南就会将“出了一朵鸡菌”来形容本地出了人才。各地也积极挖掘食用菌背后的文化因素和历史源流来吸引游客观光游览。

总而言之,食用菌经过古代文化的沉淀,再加上近代以来对食用菌文化资源与多领域的结合,使食用菌的开发更加具有现代价值。

2 食用菌企业与食用菌文化

2.1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在历史和现代的食用菌文化的促进下,食用菌积极与现代化的加工、贸易结合,产业化渐成规模。我国食用菌的栽培和生产呈现总体增长的态势,2018 年全国食用菌的产量为853.97 万吨,传统与现代栽培方式的并存,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引导,食用菌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目前国内已经建成了数以千计的食用菌栽培基地和农村栽培村落,工厂化和自动化栽培与逐渐成熟,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长也带动了食用菌的消费,一些珍稀食用菌通过现代化的冷链技术销往海外,食用菌的出口商节节攀升,促进了国内贸易量的进一步提升。

此外对食用菌科技创新的重视,出现越来越多从事食用菌行业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无疑对食用菌行业来说提供了人才和智力上的支持,使食用菌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2.2 食用菌企业导入菌文化的必然性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说,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文化。食用菌在中国古代虽然只是作为自然生长的农产品,但同时也将人民的劳动融入其中,在食用菌文化发展过程中也是人民智慧和劳动成果的结晶。因此随着食用菌栽培技艺的出现,文化就已经包含在食用菌产品之中,企业经营食用菌产品,同时也就是在出售“菌文化”。

目前企业愈来愈重视经营与文化的结合,文化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一种具有超越性的竞争手段,不仅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也能促进企业品牌文化的形成。文化可以与各行业相结合,菌文化正是文化在农业领域发挥作用的重要显现。但实际上,我国农产品的文化塑造力还十分不足,菌文化的竞争力弱,因此企业的文化塑造就十分必要,这决定了食用菌企业能否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取得消费者的认同,提供更好的菌文化产品服务[3]。

3 食用菌企业在菌文化利用方面的现状

3.1 对中国传统菌文化的忽视

从古至今,食用菌的生长和栽培已经具有了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例如食用菌在古籍书目中的记载,可以从发掘历史文化价值,在食用菌的种类被逐渐发现的过程中,百姓对食用菌如何药用和食用的“药食文化”对现如今食用菌的使用方法还是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在地域下生长的食用菌特色产品和囊括了人们生活习惯的菌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民俗民情文化价值。

但是在当前的食用菌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将这些传统的菌文化因素忽略,只将注意力放在产品的销售上,在包装设计上对菌文化的简单使用并没有发挥出食用菌应有的文化内涵,是当前企业在菌文化下文化价值利用不当的一大不足。

3.2 菌文化宣传平台建设不到位

对待食用菌的相关知识,人们惯用的都是通过百度搜索来获取,一些关于食用菌性能、功效、食用方法、禁忌等的相关知识,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可能是无效甚至是错误的,对消费者产生误导。这是由于当前食用菌行业在菌文化宣传平台上的不到位,关于食用菌的各类食用菌的信息得不到有效整合,一方面,消费者不能通过平台等渠道对食用菌有进一步的文化了解,另一方面,购买的食用菌产品的功效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消费者会将食用菌功能的无效归咎到企业身上,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4]。

目前为止,很少有食用菌企业的官方网站对菌文化加以宣传,一般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产品的介绍上,而关于产品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意蕴却没有发掘,对菌文化的价值认知有所缺失。

4 基于菌文化价值下的食用菌企业文化塑造的路径

4.1 加强对食用菌传统文化价值的挖掘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在讲话中提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对食用菌产品来说也是这样的,要加强对传统菌文化的资源整合和对菌文化的发掘,食用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栽培过程中涉及了很多人文、农业、医药等方面的文化传统,这些是在当前食用菌现代化栽培过程中无法捕捉的,但在食用菌企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需要传统菌文化的支撑[5]。

在地域化的菌文化中,野生菌是重要的文化物产,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一些栽培技术还没有研发出来的食用菌,需要加以重点的保护,并加大对其栽培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通过在一些食用菌资源丰富的地区,如云南等地打造具有菌文化特色的“食用菌之乡”,对整合区域内的菌文化资源,推动菌文化的进步都有重要影响。一些珍贵的传统菌文化应该积极申报非遗保护,使得菌文化的价值得以确立,得到继承和发展。

4.2 建立健全完善的菌文化宣传平台

企业在菌文化基础下的企业文化塑造,需要从建立健全的菌文化宣传平台做起,企业可以根据经验的实际,建立企业专属的“食用菌文化信息港”,在信息港平台上,企业可以面向消费者需求,突出企业经营菌菇产品的文化特色,介绍一类食用菌的起源、文化故事、名人典故以及生活轶事,增加食用菌产品背后的文化意味,同时可以结合食用菌的药用价值,详细介绍食用菌能够带来的功效,对人体的益处等。结合当前的电子信息技术,企业也可以建立菌文化公众平台,定期推出关于一种食用菌背后的文化故事,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和注意,同时通过公众后台答疑解惑,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促进菌文化的传播。

此外,企业也可以定期定点开展“菌文化节”,直观地吸引当地消费者参与其中,也可以开展“食用菌美食节”、“菌王选拔赛”等活动,让消费者参与到活动中来,加强对菌文化的了解,通过特色活动的打造,可以有效促进食用菌旅游资源的开发。

5 结论

菌文化不仅是食用菌产业整体发展的中心,也是与食用菌企业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企业在菌文化价值上应该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塑造,是当前食用菌企业发展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当前食用菌企业面临着对菌文化的忽视、菌文化宣传平台不到位、食用菌企业内部文化建设不足等问题,通过采取相应地措施加以解决,期望能够帮助食用菌有效利用菌文化、塑造具有企业特色的食用菌文化和推动整个食用菌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食用菌栽培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谁远谁近?
大豆要高产,该如何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