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9-01-05刘懿萱黑龙江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质量关餐饮企业餐饮业

□ 刘懿萱 黑龙江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

近些年来,餐饮企业频频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染色馒头”“地沟油”“滥用添加剂”等一系列问题屡屡见诸于报端,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关乎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又一次被提上了日程。正所谓“健康安全无小事”,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检测人员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一定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管控力度,从源头抓起,建立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提高餐饮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规范餐饮人员的操作流程,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条例,做好食品安全的“守卫者”。

近些年,餐饮企业的数量逐年递增。在带给人们味觉享受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瘦肉精”“福尔马林”事件,重庆的“毒花椒”,三鹿“毒奶粉”,上海的“染色馒头”事件,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就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深思和警醒。过去,经济水平差,人们是“吃不起”,现在经济水平提高了,却又“不敢吃”,生怕“病从口入”。针对于这一社会现象,如何提高食品安全,让老百姓真正放心是的一项大事,食品安全治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本文对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从根源上提高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切实有效的提高餐饮企业的安全卫生质量。

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现状剖析

新浪网曾经做过一次问卷调研,有一个议题是“你最担忧的安全问题是什么?”食品安全以1/3的“绝对优势”排在了排行榜的首位。究其根源,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这两大方面。下面就对该问题具体加以阐述。

餐饮企业生产流程分析

众所周知,餐饮企业的生产分为原料采购、验收、贮存、领料、初加工、案板加工、菜肴制作与成菜等8个环节。从采购到作为成品摆放在老百姓的餐桌,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被污染,从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比如,在采购环节,考虑到成本,采购人员可能只能选择一些廉价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或可能因为存放方法、储存条件、人为等因素,已经不再新鲜。亦或者是采购回来后没有妥善的放置、处理,而造成人为的“二次污染”。另外,在菜肴的制作环节,如果厨师没有将案板和刀具有效的分开,也会造成不必要的交叉感染。再者,现在大部分餐饮企业为了追求菜肴的“色香味俱全”,刺激社会公众的视觉,都会过度的添加“食品添加剂”,使菜肴变得更加的蓬松、松软,更加让人垂涎欲滴,流连忘返。添加剂的大量使用,也会造成人体机能的损坏,所以,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合理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免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

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餐饮业的从业人员门槛已经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存在着一部分学历水平不高的从业人员。虽然餐饮服务工作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并不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但是,依然考验着员工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在工作中,餐饮从业人员一定要抵抗住外来的诱惑,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严把质量关,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杜绝一切潜在的安全隐患,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

目前,餐饮业的管理者都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如何盈利和塑造企业形象上,很少注重对员工职业道德以及操守的培训工作。但是,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才是严把质量关的第一道屏障,必须要严肃对待。只有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引导餐饮员工树立“安全无小事”的防范意识,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为社会公众呈上一道道安全的菜肴。

政府监管部门权责不明,立法标准不统一

实践证明,目前我国餐饮企业存在政府监管部门权责不明的现象。同一家餐饮企业,受到政府不同部分的管理,但是,权责利划分不清楚,遇事很容易“打擦边球”,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这种监管模式很容易让部分“无良”的餐饮企业钻法律的空子,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我国餐饮业大多是“疏大于堵”,预防机制不到位,只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才开始追责、问责,开始追踪溯源,开始逆向反推,寻找“罪魁祸首”,这种方式往往不起到“惩戒”的作用。毕竟事情发生了,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更多的应该是从预防做起,考虑怎么杜绝这类事情,提升食品质量安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信任度,不是惩罚几个被“曝光”的“倒霉蛋”,而是要将食品安全问题的隐患“连根拔起”,还老百姓一个安全的饭桌。

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应对措施

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提升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

首先,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在餐饮企业的八个生产环节上层层把关,一个环节都不能遗漏。严格遵循《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标准,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等不靠,坚决把安全问题看作是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另外,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构建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溯源系统,让老百姓可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看到生产的每一道工序,提升老百姓的认可度与满意度,提升质量安全的层级。

其次,提升处罚力度。目前,我国餐饮企业的处罚力度较为弱,导致一部分企业或者是管理者为了高额的利润不惜“铤而走险”。如果被抓,也只是经济处罚或者是几年的牢狱之灾,处罚过轻,不足以震慑这一部分想钻法律空子的“不法分子”。所以,应该根据餐饮业的自身情况,制定专门的法律条款,根据情节的不同,设立不同的处罚机制,加大处罚力度,给不法分子以法律层面的震慑。

制定科学、合理化的食品溯源管理方案

1.餐饮业食品原料库溯源方案

为了提高食品安全质量关,要从源头抓起,对于原料的贮存进行严格把控。注意贮存的时间与环境,人工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建立科学、合理化的食品原料贮存溯源方案。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具有“溯源标签”的食品纳入企业的系统当中,以清楚地看到原料的时间、地点、商家信息及湿度等详细信息,实现溯源系统与点菜系统的无缝对接,让顾客可以放心的点菜,吃到有质量保障的放心菜肴。

2.餐饮业食品生产过程互联网化

众所周知,不光是原料库环节,食品的加工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监控环节。即使原材料有质量监控保证,如果人为操作不当,也会造成细菌的“二次污染”。所以,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对从业人员以及生产加工环境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应该将食品的加工制作细化为领料、初加工、案板、打荷和炉台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专人看管,实现责任到人,权责分明。比如说,可以将每个阶段的管理人、器皿的消毒情况、原材料的形状变化记载到电脑中,实现实时监管,也方便企业进行远程监控,真正的实现追踪溯源,保证餐饮食品的质量安全。

提高餐饮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流程

一方面,要严把食品质量关,杜绝食品安全的“再次污染”;另一方面,也要切实有效提升餐饮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如果餐饮从业人员没有开展安全防范意识培训,安全意识单薄,就会疏于对食品原材料的防护,使原材料遭受到不必要的“二次污染”。所以,一定要树立食品安全防范意识,规范食品安全操作流程,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严格把控食品质量关。

猜你喜欢

质量关餐饮企业餐饮业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严把质量关 打造行业精品期刊
做好采访前准备 把好新闻质量关
编辑如何做好“守门人”
名校办分校要把好“四个关”
高档餐饮企业成本控制的探索与思考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