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1-05潘晶晶邹蕾孙香蕾
潘晶晶 邹蕾 孙香蕾
急性脑梗死临床具有致残率高、起病较急等特点[1],病因多与患者脑组织突然遭遇血流中断或局部动脉灌注减少有关[2],病情严重时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心理健康。为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疾病症状,目前常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依达拉奉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可在抑制患者疾病进展、缓解患者负性心理状态的同时提升其临床疗效[3]。本文旨在系统研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依达拉奉疗法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8 月3 日~2019 年3 月16 日本院收诊的58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 例。观察组中,女11 例,男18 例;年龄53~79 岁,平均年龄(67.06±5.23)岁;疾病分型:小脑梗死1 例,枕叶梗死4 例,额叶梗死8 例,基底节区梗死16 例;合并病史:房颤2 例,高脂血症10 例,糖尿病5 例,高血压12 例。对照组中,女12 例,男17 例;年龄54~77岁,平均年龄(67.73±5.16)岁;疾病分型:小脑梗死1例,4 例枕叶梗死,7 例额叶梗死,17 例基底节区梗死;合并病史:房颤2 例,高脂血症11 例,糖尿病4 例,高血压12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生命体征稳定,均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②均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意识障碍者;②因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依达拉奉(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190)静脉滴注,2 次/d,30 mg/次,30 min 滴完。疗程为1 个月。
1.2.2 观察组 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4142)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依达拉奉用法用量同对照组,艾司西酞普兰口服,1 次/d,10 mg/次,最大剂量≤20 mg。若期间出现疑似出血或出血症状,及时停药并作相应处理。疗程为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 评分、NIHSS 评分、血肿体积、水肿面积及治疗效果、满意度。HAMD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程度越重;NIHSS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疗效判定标准:NIHSS 评分降幅<17%,视为无效;NIHSS 评分降幅为17%~49%,视为进步;NIHSS 评分降幅为50%~75%,视为好转;NIHSS 评分降幅>75%,视为治愈。总有效率=(治愈+好转+进步)/总例数×100%。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度通过让患者填写本院自制调查表进行判定,表格采取百分制,得分<60 分表示不满意,60~80 分表示比较满意,>80 分表示非常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 评分、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HAMD 评分为(25.84±4.06)分、NIHSS 评分为(19.52±3.31)分;对照组患者HAMD 评分为(25.47±4.09)分、NIHSS 评分为(19.95±3.24)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 评分为(12.72±2.64)分、NIHSS 评分为(6.07±0.54)分;对照组患者HAMD 评分为(18.66±3.27)分、NIHSS评分为(12.16±1.87)分。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 评分、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 评分、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无效1 例,进步4 例,好转9 例,治愈15 例,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6 例,进步11 例,好转9 例,治愈3 例,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及水肿面积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肿体积为(20.34±4.58)ml,水肿面积为(5.46±0.75)cm2;治疗后血肿体积为(5.92±1.13)ml,水肿面积为(2.14±0.31)cm2。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肿体积为(20.59±4.53)ml,水肿面积为(5.72±0.69)cm2;治疗后血肿体积为(11.42±2.76)ml,水肿面积为(3.96±0.52)cm2。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及水肿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肿体积、水肿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20 例(68.97%)非常满意,7 例(24.14%)患者比较满意,2 例(6.90%)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3.10%;对照组患者中15 例(51.72%)非常满意,5 例(17.24%)比较满意,9 例(31.03%)不满意,总满意率为68.97%。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临床表现多为半身不遂、耳鸣、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眩晕、头痛等症状的神经科常见疾病[4]。近几年急性脑梗死发生率随着生活方式转变、生活环境变化而相应上升[5],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以往常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该药物是一种可清除自由基的脑保护剂[6],可抑制患者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脑细胞出现氧化损伤[7],阻止患者脑梗死、脑水肿的疾病进展,改善患者脂质过氧化症状[8],但总体针对性不足,无法满足患者心理需求[9]。随着医疗理念更新,目前该药物常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作相应治疗,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具有临床使用率高、服用依从性高、耐受性佳、药物不良反应少、起效迅速等优点的抗抑郁药物[10],可对患者5-羟色胺进行有效抑制[11],消除患者不良情绪[12],与依达拉奉联用后可有效提升患者疗效水平,效果显著。
当急性脑梗死发病后,造成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在于由脑组织局部释放出的大量炎性细胞,这些炎性细胞因子会导致严重的连锁反应,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同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这两种典型的炎性因子显著增多,患者的神经细胞因此受到破坏。其中VEGF 的作用机制在于通过让内皮细胞增生从而改变血管的渗透性,最终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加速且加重了缺血的脑组织水肿。临床上已有许多学者研究证明,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所产生的炎症反应和该疾病的病情有着密切的关联[7-9]。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现象,同时白细胞的数量激增,诱导了大量的炎性因子和自由基产生,从而主导了炎性反应的发生,加速了神经细胞的衰亡。此外,炎症反应还有极大的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极大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在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主要是为了消除出现的症状,在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为前提下最大限度维持其生命体征,让患者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治疗的目标主要是同步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和减少损害,做到这些,基本上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残疾率,让康复时间提前。基于此,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的重点在于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奉作为一种可有效清除自由基的脑保护剂,能够抑制VEGF 和TNF-α 等炎性因子的产生,进而抑制炎性反应,将其对于神经细胞的损害性控制住。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稳定患者心理状态,保证患者预后效果及疗效安全性,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