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姜堰区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测报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019-01-05张海燕李爱国吴惠秋张银贵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农技推广中心植保植检站2255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姜堰测报病虫

张海燕 李爱国 许 莉 吴惠秋 张银贵(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农技推广中心植保植检站 225500)

泰州市姜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现有耕地面积50 286.67 hm2,有通南高沙土和里下河两个生态区[1],全区粮经作物种植面积为104 620 hm2次,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2 093.33 hm2、水稻种植面积32 700 hm2、油菜种植面积8 560 hm2、蔬菜种植面积24 553.33 hm2。近年来,由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复杂多变、暴发性病虫害发生频繁、迁飞性害虫和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加大、姜堰区农技推广中心植保植检站人手少且断层明显、镇村植保网断人走等,严重制约了姜堰区现代植保的发展。但随着现代科技与装备制造业水平的不断进步,物联网、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深入到各行各业,以及新型测报工具的不断涌现,均为推进农作物病虫害测报调查手段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背景下,为探索现代植保发展新思路,改善传统测报手段工作量大、效率低[2]的弊端,自2016年以来,姜堰区在江苏省植保植检站的关心支持下,借助农业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项目,围绕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防控的公共管理和公益服务职能,加快在水稻生产上进行了病虫智能预警监测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初步提升了姜堰区农作物病虫预警测报工作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水平。为进一步推进姜堰区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测报工作,笔者在分析智能化测报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拟对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并依此提出相关工作推进建议。

1 姜堰区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测报工作现状

1.1 病虫害测报信息管理工作规范,信息发布及时

根据《江苏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农业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项目,姜堰区规范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田间监测调查,小麦赤霉病等病虫系统调查1天1次,面上普查3天1次,并针对不同生态区增加普查面与频次,显著提高了农作物病虫预报的准确率,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同时,按要求完成了“江苏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内的各项报送工作,2017年全年上报病虫草害信息200多次;全年发布植保情报22期,发布病虫害电视可视化预报5期,发送病虫防治及培训传真电报、通知8期,并充分利用12316短信、农牧旺、手机微信、QQ等平台,建立了姜堰农技推广信息交流群,给家庭农场服务联盟、专业化服务组织、广大种植大户发送病虫草害防治信息2万多条,确保了病虫防治的针对性,农作物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且也没有因测报、防治技术指导失误造成农作物大面积损失。

1.2 县镇两级智能化监测网络健全

姜堰区投资近200万元、改扩建400 m2以上,建成了区级病虫智能监测场、病虫智能监控及远程诊断中心,主要用于害虫远程智能监测设备、小气候观测仪等设备的观测数据接收、处理,并通过46寸液晶拼接展示大屏(海康威视DS-D2046NL-B)进行实时呈现。同时,分生态区域建成了5个镇级智能监测点(分别设在沈高镇河横村、桥头镇小杨村、张甸镇蒋佴村、俞垛镇花庄村和兴泰镇三里泽村),且2017年还在监测点设立了基于害虫性诱的远程自动虫情测报工具(系统),并在原来区级病虫观测圃的基础上,在沈高镇联盟村扩建病虫监测场0.8 hm2,完善了观测场围栏、大门和电力系统,添置或更新了虫情测报灯、田间小气候观测仪、固定孢子捕捉仪、害虫远程智能监测等仪器设备。此外,鉴于智能测报设备刚被引进,其性能稳定等仍需验证,在区植保站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姜堰区推进了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选聘10多名老植保员和经验丰富的种植大户参与系统跟踪,进行了人工观测和智能监测对比,且进行用工补贴(每人补贴3 000多元)。

1.3 试验示范了新型自动测报工具

借助项目资金,姜堰区购置了基于害虫性诱的远程自动虫情测报工具(系统),主要应用的智能设备有“赛扑星”昆虫电子性诱智能测报系统(SPTR-02)(宁波纽康)、“闪讯”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3sj-03)(北京依科曼)、“XC-T-QC”靶向害虫自动测报系统(济南祥辰)和“XC-Cp001”自动虫情测报系统(济南祥辰)和高空探照测报灯(南农大)。目前姜堰区应用性诱剂测报的靶标虫主要有黏虫、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等。

从应用的初步结果来看,对黏虫、大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性诱剂测报效果好于灯光诱测。从应用的整体结果来看,“赛扑星”昆虫电子性诱智能测报系统等能减轻测报强度、实现数据自动实时传输,对提高病虫测报准确率和时效性的效果明显;高空探照测报灯在监测粘虫迁飞和水稻迁飞性害虫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3-4],对黏虫和水稻迁飞性害虫的预警效果明显优于自动虫情测报灯,具有始见期早、峰期更加明显、峰日诱蛾量高、终见日晚、有效监测期更长等特点,从而为虫害的经济有效精准防控提供了可靠依据。

2 姜堰区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测报工作取得的成效与不足之处

2.1 取得的成效

2017年姜堰区在桥头镇小杨村、张甸镇三野村示范推广药肥减量增效集成技术,其中将病虫害智能测报作为一项重要的测报技术应用。根据病虫害智能测报结果,加上种药处理、生态调控、生化防控、肥水科学运筹、运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等病虫绿色防控措施,最终药肥双减绿色防控示范区水稻每667 m2产量为627.1 kg,高于农户自主施肥用药区(水稻每667 m2产量为593.5 kg),且示范区用药次数平均减少1.5次、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5%、化肥使用量减少25.7%、每667 m2节省农药化肥用工58元。综上表明,农作物病虫害智能测报为科学控减药肥提供了技术支撑。

2.2 存在的不足

2.2.1 部分智能测报设备的研发尚不成熟

由于部分智能测报设备的研发尚不成熟,如昆虫性诱电子测报系统虽能满足当前测报工作自动化的需要,但易产生重复计数现象,亟需改进和完善计数方式,解决遗漏计数和重复计数的问题。同时,测报系统还存在运行不稳定、故障率高、电池蓄电能力差及连续阴雨天电量不足等问题。

2.2.2 智能测报设备种类单一

目前,应用于螟蛾类害虫智能测报的设备较多,且多基于性诱原理[5-7],缺乏对稻飞虱等小型害虫智能测报设备的开发与应用[2]。同时,对虫害的智能测报设备较多,而针对病害的智能测报设备较少。

3 推进姜堰区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测报工作的建议

3.1 争取领导重视

要顺利实现农作物病虫智能化测报工作,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因此,要用现代植保的新理念加强统筹谋划,并从提高重大生物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高度,积极把病虫害智能化测报工作向各级领导汇报,让领导们充分认识到病虫害智能化测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对现代植保的扶持和支持力度,并有利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宣传、认真谋划,进而推进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测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健全病虫害智能化测报人员队伍

区级植保站仍是病虫害智能化测报队伍的主要力量,其作用不可替代。因此,要加强公共植保服务体系建设,充实测报技术人员,并提升病虫害智能化测报人员的业务素质。可积极向组织争取,通过内部调剂、乡镇借调等方式,补充病虫害智能化测报人员队伍;或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植保公益服务机制,尝试从退休老植保员、种植大户或大学生村官中遴选合适人员,建设镇村级测报点,并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兼职人员的待遇、明确职责,切实建立“区-乡-村”三级监测网络,强化公共植保服务体系。

3.3 运用新型手段,提升预警水平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科技手段,改善病虫害智能化测报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稳定人员队伍。同时,继续引进基于病虫图像采集的远程监控系统,在田间安装高清摄像头和图像传输系统,实时监测小麦赤霉病、水稻穗颈瘟等穗期病虫发生动态,以提升预警水平。

3.4 强化技术培训,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为尽快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监测预警工作,应在对测报人员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加大对其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培训力度,重点是加强对镇村级智能监测点观测人员的技术培训,以提高其智能设备的使用水平,进而提升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测报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猜你喜欢

姜堰测报病虫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共享“悦”读之美南京图书馆向姜堰赠送图书设施
孝义市草地贪夜蛾高空测报灯投入使用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