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用菌菌棒出口贸易及风险管控研究*

2019-01-05孙艳平

中国食用菌 2019年4期
关键词:菌棒菌种食用菌

孙艳平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镇江 212028)

2016年我国食用菌生产总量达到全球总产量的75%以上,这足以体现出我国在食用菌生产、出口上占据世界首位,产量比重在世界食用菌总产量比重中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2017年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给出数据,当年各类食(药)用菌产品共出口63.08万t,较于往年同比增长13.09%;出口金额达到38.4亿美元,较于往年同比增长19.38%。但在近年来,食用菌出口这一大好形势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阻碍主要来自国际贸易形势和日益严苛的日、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壁垒。在这样的出口环境下,为规避贸易风险,食用菌行业以食用菌菌棒出口这一新兴出口模式开启自身新发展。

1 对我国菌棒出口现状的分析

我国的浙江、福建、河南以及东北三省是菌棒出口的主要省份。浙江和福建主要拥有较大技术优势,例如食用菌袋栽技术发源于这两个省份,其作为发祥地,像平菇、秀珍菇、茶树菇等可出口的菌棒品种繁多;河南省政府积极引导和大力宣传香菇栽培,将其作新兴产业,使其菌棒出口拥有较大的政策优势;东北三省主要是菌棒出口量大,是因为它地域气候比较适宜,可以通过反季节栽培的方式进行食用菌的种植。由于香菇菌棒在我国具有较大的生产量,与此同时,可对韩国大量出口。我国对韩国和日本每年都会出口大量的香菇菌棒,生产和出口菌棒的形势在不断变好。综上,出口量大的原因在于日本和韩国既可以节省劳动力,又可以在本土进行鲜菇销售,同时可以避免进口食用菌高额关税。

1.1 菌棒的原材料在国外处于紧缺地位

为保护森林资源,日、韩等国家颁布相应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不能为了栽培香菇而去砍伐林木,使得食用菌产量不断下降。再加上我国也禁止段木出口,食用菌的原材料供应更加紧张。所以日本、韩国作为食用菌消费大国,根本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日本、韩国等国只能以菌棒半成品等进口的方式,对原材料市场紧缺进行弥补,同时又可以享有极大的利润空间,避免在进口干、鲜成品方面的高额关税。

1.2 国外节约大量的劳动力

在经济发达国家根据其不同的地区和品种,生产新鲜食用菌每公斤的劳动力成本是2美元~6美元。而菌棒出口到国外,新鲜食用菌每公斤的劳动力成本大约在0.6美元~1.8美元之间,劳动量整体节省70%。我国生产的香菇菌筒每一个的重量大概是1.25 kg。每千克2元左右的人民币是它的生产成本,对日本、韩国等国出口价大概是4.0元·kg-1~4.5元·kg-1,通常以超过3.0元·kg-1的成本在韩国进行生产,以3.5元·kg-1左右的成本在日本生产。从我国进口菌棒运到海外工厂,总成本能够降低到原来价格的1/3~1/4。

1.3 国外进口商通过出口菌棒获得高额利润

鲜菇价格大大高于中国的产品,就是因为菌棒出口到当地,在当地生产,转身作为当地的国货产品进行销售。既满足国外消费者对菇类产品国内生产需求,又能季节性售卖。避免因为空运、海运造成香菇不新鲜,大大减少食用菌长途运输问题。保证了菇品鲜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因此菌棒对进口商来说,可以获取极大的利润。

2 出口食用菌菌棒在的不足

2.1 较低的标准化程度难以推广生产菌棒的技术

生产菌棒在我国的产业化标准不高,主要体现在原料配比、运输、菌种选育、出菇管理等方面。这些不确定因素较大的影响了菌棒的生产,使相关出口企业难以在进口国进行技术推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1 菌种品质难以控制

在我国食用菌专利难以得到全面的保护,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监管力度较小。就像有的菌种公司生产条件达不到要求,自然也无法取得经营资格证。这种情况在我国是比较多见的,所以菌种质量保证不了。目前大多数菌种公司都是自己培植菌种,然后对菌株进行扩繁。但受制于企业自身的设备条件以及自身的科研能力,菌种变异较多、品质很难控制,造成企业出口风险大。

2.1.2 原材料无法保证

部分批发商贪图便宜,往木屑等原材料里放入碎石头等杂物以此增加重量。原材料混入杂物,少则致使培植的菇种质量不一,多则使相关设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出口公司为了多盈利,自己内部购买收集原材料,然后在加工厂进行粉碎,形成锯末原料。但是各企业生产条件有限,完整的原材料很难购买到,所以原材料品质无法保证。

2.1.3 员工无法保证

学历不高是我国食用菌生产者的显著特点,他们自身很难在工作过程中提炼生产工作经验。自己亲自操作时情况良好,但如果指导国外菇农操作生产,就会出现生物转化率较低问题。具体就是常会出现生产前期不出菇、猛出菇或出畸形菇等。

2.2 出口菌棒的成本不断增加

2.2.1 不断上涨的生产要素成本

机械化生产程度的高低,决定了我国菌棒的产量。我国人口多,所以目前菌棒生产以人工操作为主。本文作者在山东进行调查时发现,从生产搅拌直到装柜出货,6 t的香菇菌棒前后需要大概50个人工。与2013年比较,2015年生产菌棒的费用整体上涨11.5%,这包含了木屑、人工、菌袋及麦麸等在内的所有费用。而人工成本花费最多,日工资平均涨幅达25%左右。因此劳动力不稳定、供给跟不上等问题已显现,使我国生产菌棒的成本和美国相差无几,出口菌棒的低成本优势逐渐失去。

2.2.2 打开国外市场日益艰难

我国的商贸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大多数是做不到针对海外市场特地为企业进行投资方面的业务咨询。根据本文的调查∶像前期的市场调研、租赁场地、注册公司、办理缴纳税金等业务,都需要公司自己去做,成本大概是50万~100万人民币左右。这也造成我国企业业务的重复累积,增加菌棒出口行业的沉淀成本(sunk cost),即进入国外市场的成本,进一步提高菌棒生产进入新市场的进入成本。

3 菌棒出口措施研究

为解决以上所出现的实际问题,本研究拟提出5项措施,希望能够为从事该项目的单位或个人提供一些帮助。

3.1 坚持实事求是,做到诚实守信

经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和时间成本是极高的,则针对每个货柜的产量进行计算品种实际生物转化率时,尽量减少潮次。这样不会出现产量过高,利润过低的经济现象。像侧耳类的菌棒,出1潮最好,香菇最好不超过3潮。目前,菌丝中的营养快速转化为子实体这一技术我们已具备。以侧耳类为例,利用这项技术,第1潮的生物转化率就达到100%。减少潮次既可以节省劳动力资源,又可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进而增加菌棒的输出率。其次是将修正系数乘在合同标明产量上,并且注明是在多少潮次基础上相乘的。

3.2 对市场要有灵敏的反应能力

市场反应能力的提高,可以从和客户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以及改造技术这两个方面进行。长期合作关系能够保证品种订单的稳定性,能够按时、按点交货。但国内大多数生产单位在液体菌种技术上不成熟,企业的安全系数小、风险大。而且原有的从母种到原种再到栽培种的模式比较繁琐,且比较耗时。第一次生产,存在试管母种恢复的问题。相反在固体菌种液体培养技术中,4 d~7 d菌丝可以产出所需的全部栽培种。若配合现代化的接种技术,菌丝15 d就可以吃透培养基地,进而极大的提升市场的反应速度。这一切的支撑都在人才和技术。

3.3 购买前和购买后的技术帮助要到位

购买前,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将项目的投入、产出、利润所在分析给客户,其次是给客户提出在设施和品种方面的建议;购买后,面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与客户保持畅通联系,针对需求,进行网上指导。若在线无法解决,则必要情况下需派遣技术人员到国外菇场进行技术帮助。因为国外的技术劳动力成本高,人员随遣方式对合作双方都有帮助。

3.4 建立标准的必要性

针对每个品种的主要原料配方、产量、重量、菌棒尺寸、出菇管理模式、外观、品质、包装、运输方式等事项,菌棒生产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标准,这样有依有据,既能减少合作双方因生产意见不同,浪费人力物力,又能促进菌棒出口的速度。

4 展望菌棒出口前景

近年来,菌类产品的年贸易量不断上升,尤其是食用菌,作为农产品类的佼佼者。不论在营养、保健、口感以及品种数量等方面,都具有其他食品无法匹敌的价值。在不断地夸赞下,食用菌在全球的消费猛增。在此背景下,我国的食用菌产品也开始了它的“春天”。

而食用菌产品在经济发达国家的自给率不到50%,以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意大利和日本为例,这些国家的总人口大概为8.4亿,每月1个人平均按0.5 kg,1年的消费大概是500多万t。进口率按50%算,这些国家需要进口250多万t。如果按此算法,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1年的食用菌鲜品进口量达100多万t。若保守估算菌棒市场按50%的分割比例,出口前景非常好。

5 结语

当前,日本、韩国等国家对食用菌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而本国因相关政策以及劳动力成本,其自身生产数量逐渐衰退,所以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消费需求。这就促使菌棒的生产和出口呈上升趋势。进口菌棒产品,发达国家直接不从国内进口食用菌干、鲜产品,以此避免高额关税,这样又可以使鲜菇产品达到新鲜销售。出口菌棒的极大利润空间,使得海运这一模式的诞生兴起。且为运送菌棒,跟随的工作人员,也是给出口商节省了大笔人力成本。总而言之,伴随海运模式的兴起以及完善,我国食用菌菌棒的出口主要以海运为主,这一模式将会成为菌棒出口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

猜你喜欢

菌棒菌种食用菌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陇西县香菇出菇管理规程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JBZ—S—4型菌棒注水机
客观了解和评价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