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诊所:阅读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与展望

2019-01-04文/张

中国医学人文 2019年4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疗法心理

文/张 鹏 郝 冉 李 蓉 董 环 胡 洁

阅读疗法由“Bibliotherapy”一词延伸而来,源于希腊词汇“图书”(Biblion)和“治疗”(Oepatteid) 的结合,意指通过选择性阅读文献,达到预防和辅助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1。Samuel认为,“文学是一味佐药,一本书就是一个处方”2,充分说明了阅读疗法具有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阅读疗法因成本低、效果显著、节省时间、保护隐私、不受地域限制、不需要医务人员投入过多精力等诸多优势,逐渐受到医护人员和广大患者及其家人的关注。本文通过概述阅读疗法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分析其发展前景,为临床疾病辅助治疗提供新思路。

阅读疗法的概述

起源

1848年,John Minson在美国精神病学年会上宣读了《论精神病患者的阅读、娱乐和消遣》一文,成为阅读疗法在西方国家开启研究之旅的开山之作。1916年,Samuel在《大西洋月刊》杂志上刊登了《一家文学诊所》的文章,首次提出“Bibliotherapy” 一 词, 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篇明确提出“阅读疗法”一词的文章。1961年,“Bibliotherapy”一词被《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第3版收入,字典中对阅读疗法的释义为“利用选择性的阅读辅助医学与精神病学的治疗”“通过指导性的阅读,帮助解决个人问题”。由此,掀起了阅读疗法的研究热潮,图书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对阅读疗法展开了广泛研究,为阅读疗法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本要素

实施阅读疗法的基本要素包括:实施者、实施对象、阅读材料、实施方式与场所。

目前,国内外开展阅读疗法的实施者多为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图书馆员和护理人员3。在实施对象方面,国外以心理、精神和心身疾病患者为主,国内以高校大学生为主。在阅读材料方面,国外研究多采用基于认知行为疗法和技巧编写的自助手册,如Positive Psychology for Overcoming Depression、Mastering the Art of Coping in Good Times and Bad等,国内则局限于对心理学和人生哲理学相关的散文、小说、诗歌等的简单阅读4,如《大众心理学》《卡耐基的成功之道》等。在实施方式与场所方面,国外研究以居家、社区为主,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对参与者进行督促学习和提供指导,方式多为一对一,国内研究多以医院为干预场所开展团体阅读。

心理作用机制

众多学者对阅读疗法的心理学原理进行过探讨,其中“认同、净化和领悟”以及“认知-行为理论”的解释较为普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阅读疗法的机理在于:认同、净化和领悟5。“认同”,是指在阅读时读者与作品产生共鸣,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净化”,是指通过体验作者设定情景的恐惧悲伤,使内心的负性情绪、情感得以释放;“领悟”,则是在认同与净化的基础之上,读者进行深刻的反省,整合接收到的新的经验并将其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来,以此得到心理的成长。

所谓“认知-行为理论”的心理治疗,是指综合运用认知治疗与行为治疗手段,通过调节求助者自身行为以及个人的评价和思考模式来减少失调行为和情绪6。在认知-行为理论下,阅读疗法的心理作用机制则是通过阅读指导性书目,使求助者改变以往对事物的认知,习得有益的应对技能,从而以一种新的态度面对当前的困惑。

阅读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在心理疾病中的应用

刘洪对国内外阅读疗法用于辅助治疗心理疾病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国外阅读疗法以治疗焦虑、抑郁为主,国内研究以其他心理问题为主,如情绪情感障碍、人格缺陷等。由于抑郁症是最常见的心理功能障碍,具有高发病率、反复发作且迁延不愈的特点7,因此,后续将以阅读疗法在抑郁症中的应用为例进行总结分析。

国外学者Songprakun等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56例泰国中度抑郁症患者分配至对照组和阅读疗法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阅读疗法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译为泰语的Good Mood Guide: A self-help manual for depression自助手册,共8个章节,每周进行一次。该手册以认知行为疗法和自助技巧为基础,包括阅读、家庭作业练习,改变无益的想法和行为,控制消极情绪等。研究者每周给两组参与者打5分钟的电话询问问题,仅对干预组提供关于如何使用自助手册的指导。结果显示,阅读疗法可以减轻抑郁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多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果8-10。Hanson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疗法还能缓解心理困扰,提高幸福感。Gualano等对1990-2017发表的有关抑郁症阅读治疗的文章进行归纳总结,发现阅读疗法减轻成人抑郁症状的效果是长期的。

国内学者Yuan等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阅读疗法干预能有效地减轻抑郁症状。刘雪珍等对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住院抑郁症患者实施以护士为主导阅读疗法,阅读材料选择心理学或人生哲理学相关的书籍,干预前后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 V3.0)。结果表明,阅读疗法可以减轻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阅读疗法在减轻抑郁症患者症状,改善心理困扰,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方面效果显著且持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献虽已有报道阅读疗法适用于抑郁症患者,但同时也强烈提示,对于那些具有自杀倾向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不建议采用此方法。

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国外学者Volpe等对41例符合DSM-IV-TR诊断标准的功能性精神病患者(精神分裂症、情感分裂性精神障碍或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实施团体阅读疗法,课程每两周建立一次,治疗师全程参与,课程设有复习环节,诗歌、散文朗读和小组讨论(就患者与故事情节的互动情况及情感变化两方面叙述)。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理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干预前后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得以改善,并且患者表示团体阅读疗法非常有趣且易于实施。Eisen等将13例急性精神病进行团体阅读疗法,发现阅读疗法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康复的希望。Szabo等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阅读疗法,发现阅读疗法干预可缓解患者的心理缺陷,提高交际和适应能力。

国内学者陈飞等将120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均使用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仅对研究组进行阅读疗法,结果提示,阅读疗法有助于消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尊水平及幸福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是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有效途径。曹红艳在对60例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的住院患者进行为期9周的阅读疗法干预后,发现阅读疗法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的社会功能,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

综上,功能性精神病患者无论处于急性期还是衰退期,阅读疗法均可通过认同、净化和领悟的心理作用机制,改善其认知功能、心理社会功能,缓解精神病症状。

在心身疾病中的应用

国外学者Roberts等人对18例癌症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自助式阅读疗法干预,每位患者发放一本《掌握顺境和逆境的艺术》的自助手册,该手册是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编写的自助工作簿,包含七种应对技能的训练(专注力、认知应对、放松技巧、目标设定、问题解决、沟通和社会支持),共12章节,要求患者每周学习两个章节内容。干预前后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表明,自助手册能够提高癌症幸存者的压力应对技巧。Malibiran等系统评价了9篇阅读疗法干预癌症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文章,结果表明,阅读疗法可以缓解与癌症相关的心理问题。研究发现,对性欲低下的女性患者实施阅读疗法可以增强患者的性欲;对慢性原发性头痛患者实施阅读疗法可以降低疼痛程度;对于睡眠障碍患者可以提高睡眠质量等等。

国内学者许厚芬将12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师实施阅读疗法,包括阅读报纸和小组讨论。结果提示,阅读疗法能有效地改善化疗期间产生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综上,阅读疗法可通过认同、净化、领悟或认知-行为的心理作用机制广泛用于辅助治疗多种心身疾病,减轻疾病症状,改善认知和应对方式,缓解负性情绪产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 望

综上所述,阅读疗法在心理、精神和心身疾病领域的辅助治疗效果显著;然而,相较国外研究与实践,阅读疗法在我国临床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近年,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愿望总体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越来越多实证研究的不断深入,阅读疗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研究、应用前景广阔。

阅读疗法实施场所有待进一步广泛拓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慢病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总体幸福感。“9073”——即90%由家庭自我照顾、7%接受社区服务、3%由机构代为照顾的养老模式,越来越多地为中国业界专家所认同和推崇;以老年大学、日间照料中心等为代表的社区、家庭作为我国慢性病管理、老年人颐养天年的主要机构与阵地,深入开展应用阅读疗法可以有效辅助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阅读疗法实施策略有待进一步改进创新

“互联网+”背景下,还可灵活借助网络优势,采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形式方法,对实施对象、形式等进一步创新;同时,阅读疗法与药物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工娱疗法(游戏、沙盘等)具有不同或相同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整合干预策略。此外,基于阅读疗法作用机制的原创性研究,将会成为临床心理学家、护理心理学家、康复心理学家以及医学人文学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领域。

阅读疗法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

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明,有效心理治疗可通过神经生物学机制引发机体改变。阅读疗法作为有效预防和辅助治疗疾病的心理学方法,相关机制特别是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尚为罕见。随着心理-生理交叉领域研究工作的不断融合延伸,深入探索阅读疗法作用机制、不断明晰阅读疗法神经生物学作用机理,必将会为我们探索生命奥秘、阐释人类文化与心身健康关系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实践依据。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疗法心理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