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胜教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经验

2019-01-04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患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 海 2 00032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均阴性,人类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阴性或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基因无扩增的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TNBC好发于40岁左右女性,约占所有类型乳腺癌的15%~20%。与其他类型乳腺癌比较,该类型乳腺癌病理类型多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多为Ⅲ级[1]。Dent等[2]研究认为TNBC确诊后的3年内发生内脏转移的概率是其他类型乳腺癌的4倍,但5年后的复发、转移率显著下降。

根据2018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3],TNBC患者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中蒽环类药物、紫杉醇联合应用仍为Ⅰ类推荐。靶向及免疫抑制剂、内分泌治疗等仅用于晚期TNBC的治疗,且收效甚微。在西医治疗不断探索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中药可以抑制TNBC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4]。中医古籍中对乳腺癌记载为“乳岩”,《疡科心得集·辨乳癖乳痰乳岩论》中记载:“乳疡之不可治者,则有乳岩……凡犯此者,百人百死。”[5]林佩琴[6]在《类治证裁》中提出:“乳岩结核色白,属阴,类由凝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刘胜教授治疗TNBC经验丰富,笔者在跟师过程中体会深刻,兹将其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1 正虚邪实,风痰瘀毒合而为病

1.1痰瘀毒的形成是疾病的先决条件 乳岩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共同致病,其中毒邪为关键因素。刘胜等[7]认为乳岩是“六淫伏毒”与“七情郁毒”作用日久,五脏蓄积而致“癌毒内生”的结果。高憩云[8]在《外科问答》中提出:“病名翻花岩,与乳岩仿佛,由肝郁不舒,木火鸱张而得,甚不易治。”肝为刚脏,喜调达,妇人七情不畅易致肝气郁结,肝木易克脾土,导致脾气失于健运,津液不化则痰湿内生。气不行则血不利,气郁固有血瘀,痰浊与血瘀互结阻塞乳络,导致乳房结块,在癌毒的催化作用下变为乳岩,正如《外科证治秘要》中所述:“……此名乳痰,即乳岩之根也。”[9]

1.2正虚邪实为总的病机特点 《素问·评热病论》中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认为人体自身禀赋缺陷或脏腑机能亏损的情况下,邪气往往致病。乳岩的发生为痰瘀毒互结的结果,痰瘀毒相互胶着,又影响脏腑气机的条达、气血的充盛,故而影响冲任二脉气血运行,致使五脏阴阳失调、冲任失调。皇甫艳利等[10]对12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分析,发现气虚型占58.7%,冲任失调占27.8%,这两者成为乳腺癌术后的主要证型。刘静等[11]分析了108例TNBC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现TNBC患者主要特征为虚实夹杂,其中虚证主要为气阴两虚与冲任失调。因此肝、脾、肾等五脏功能的亏损,正气的亏虚成为乳岩发病的根本。然而在正虚的基础上,往往又有邪实的表现,例如TNBC患者多在神疲乏力的同时伴有焦虑及失眠的症状。因此,TNBC的病机特点以正虚为主,伴有邪实,表现为虚实夹杂。

1.3风挟毒邪流窜为复发转移的关键 刘师认为,TNBC关键病机在于痰、瘀、毒胶着之后产生的内生之邪,即内风。癌毒是痰浊、血瘀产生的重要条件,痰浊、血瘀加重癌毒的致病,三者相互胶着,极易化热。肝为厥阴之脏,厥阴经是两阴交尽、一阳初生之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厥阴之上,风气治之。”当痰瘀毒胶着化热后,势必会影响全身阴阳气机的出入,而肝脏为阴阳出入的枢纽,因此痰瘀毒化热后导致肝脏“和风”转为“贼风”,乘机妄动于内[12]。风邪“善行,易走窜”,但厥阴之风显象特点与一般风证不同,其风性为阴阳动荡而乘虚内窃之贼,不能外彻体窍,引动筋脉,但可以攻冲于胸腹脏器之间[13]。因此,风挟毒邪流窜至其他脏腑是肿瘤复发转移的关键因素,此与TNBC患者术后容易复发转移的临床特征相吻合。因此,刘师认为TNBC主要因痰瘀毒互结,郁于体内,日久化热,导致厥阴之风挟毒流窜所致。预防复发转移的关键在于养肝柔肝、解毒祛风,安未受邪之地。

2 扶正祛邪为治疗总纲

2.1健脾补肾为基础 TNBC患者术后正虚因脾肾亏虚、冲任不调;邪实乃因痰瘀毒风互结。刘师认为调摄冲任即为调理五脏阴阳关系。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冲脉的“冲”字有要道之意,任脉的“任”字有妊养之功,故可知冲任与调配全身气血息息相关。全身气血调和需五脏阴阳关系平衡,《灵枢·逆顺肥瘦》篇中有云:“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脾为先天之本、肾为后天之本,因此调补五脏应从脾、肾入手。刘师传承了陆德铭教授“扶正祛邪”法[14],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培补后天之本;久病及肾,运用仙灵脾温肾阳、填肾精。

2.2解毒祛风为关键 因痰瘀毒是导致TNBC的主要病理因素,因此治疗上应着重化痰祛瘀、清热解毒之法。刘师运用莪术、石见穿活血化浊,龙葵、半枝莲清热解毒。痰瘀毒互结后化热,导致厥阴风扰,侵袭他脏,因此柔肝、解毒、息风成为预防复发转移的关键。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苦能泄降,辛能疏化,具有平肝解郁、散结消肿之功效。夏枯草在乳腺疾病中应用广泛,既往多用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等良性疾病的治疗,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夏枯草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吴元肇等[15]发现夏枯草口服液对ER阳性型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有诱导凋亡作用。彭博等[16]发现夏枯草提取物总环烯醚萜能够抑制TNBC肿瘤细胞增殖,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1/2-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RK1/2-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从而能够逆转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进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黏附、运动和侵袭能力,最终发挥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

3 中西医相结合,全程管理,综合治疗

乳腺癌目前临床上均采用综合治疗,倡导对TNBC患者实行全程管理[17]。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病机特点,因此刘师对于不同时期的患者,应用不同的治疗策略。

TNBC患者化疗期间整体表现为正虚为主的状态,此阶段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以恶心呕吐为主的胃肠道反应,以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降低为主的骨髓抑制,以及肝功能异常等,中医辨证以脾虚痰湿、气血亏虚为主。中药应以扶正减毒为主,祛邪药物宜减半,辅助化疗顺利进行,可加重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药物。如胃肠道反应较重者多用薏苡仁、紫苏叶、吴茱萸、黄连、砂仁、半夏、竹茹和胃止呕;化疗期间白细胞降低者用怀牛膝、制黄精益气养血;针对肝功能损伤,可用鸡骨草、茵陈、平地木、田基黄清热利湿以降酶。放疗期间因照射导致组织灼伤,部分患者会表现为气阴两虚的证型,刘师多用南沙参、天麦冬、玄参益气养阴;部分患者往往会出现苔白腻、脉濡滑的痰湿中阻征象,此时可应用泽泻、苍术、半夏、陈皮等健脾化湿祛痰的药物。化疗及放疗结束后进入巩固期,此时因为TNBC缺乏其他治疗手段,在此阶段应加重祛邪药物的比例。此阶段的患者经历放化疗,多有气血紊乱、阴阳失衡的表现,如失眠焦虑、手足麻木、二便不调、胃口欠佳等。此时,在扶正祛邪的基础上,应注意缓解症状。刘师治疗此阶段患者多从健脾、通腑、安眠着手,使得全身气机通畅、阴阳平衡。针对失眠焦虑者多用首乌藤、合欢皮、淮小麦、大枣、炙甘草养心安神;潮热者多用百合、知母、关黄柏清热养阴;针对化疗后出现记忆力及认知功能障碍者,多用石菖蒲、熟地、远志养心填精;针对紫杉醇类药物化疗后出现手足麻木者,多用桂枝、芍药、鸡血藤养血和营、通络祛风。

吴涛等[18]研究发现,TNBC转移部位最多为肺(55.5%),其次为骨(40.5%)、肝(33.6%)、脑(17.4%)。不同于其他类型乳腺癌,TNBC多出现脑、肺、肝等内脏转移。如果患者出现术后复发转移的情况,在应用二线化疗或姑息化疗方案的同时,也可以结合中药治疗。刘师根据以往临床经验,肺转移者多应用石上柏、葶苈子、大枣;脑转移表现为肾阳虚者,运用真武汤效果较佳,以天麻、川芎、泽泻等对症治疗也可取得不错疗效;肝转移者多用藤梨根、岩柏、野葡萄藤、虎杖;骨转移多用女贞子、补骨脂、附子。

4 病案举隅

患者谢某,女,47岁。2016年3月1日体检时发现左乳肿块,在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病理穿刺确诊为浸润性癌,遂行左乳单纯切除及左侧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Ⅲ级,大小1.5cm×1.2cm×1cm,脉管浸润,神经未见侵犯,前哨淋巴结0/4。免疫组化:ER-、PR-、HER-2(2+)、Ki-67(80%+),FISH基因检测无扩增。排除化疗禁忌后行EC×4续贯T×4标准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无药物干预。2016年11月8日初诊,患者自觉神疲乏力,手足麻木,夜间难以入睡,胃纳可,二便尚可。查体:一般情况可,左乳缺如,左胸壁可见一长约10cm的手术疤痕,愈合良好,右乳外上象限触及散在片状结节,质中软,活动可,两腋下及锁骨上下未及肿大淋巴结。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滑细。辨证属脾虚痰凝、冲任失调,治拟健脾补肾、调摄冲任。方用:党参12g,白术9g,茯苓15g,生米仁 18g,桂枝 9g,芍药 12g 鹿角片 6g,仙灵脾 15g,莪术 30g,石见穿 30g,首乌藤 30g,合欢皮15g,仙鹤草 15g,龙葵 30g,半支莲 30g,夏枯草 9g。共28剂,每剂药物煎煮两次,两次药液混合约300mL,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

2016年12月9日复诊。患者服用药物1个月后,自诉无明显不适,手足麻木较前缓解,精神较振,夜寐易惊醒。在原方基础上加煅磁石30g,共28剂,服用方法同前。

2017年1月8日三诊。患者诉夜寐较前好转,时有咳嗽,无咳痰,无发热恶寒,无鼻塞流涕。外院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肿瘤指标及乳腺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原方基础上去仙鹤草,加桔梗6g,共28剂,服用方法同前。嘱患者忌服燕窝、西洋参、大剂量维生素E等雌激素含量较多的保健品,注意放松心情,适当锻炼。患者随访至今,未发现复发及转移征象。

5 结语

TNBC因缺乏目前公认有效的治疗靶点而成为难治性乳腺癌。刘师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根据TNBC的临床特征,总结出新的病因病机,为TNB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刘师认为痰瘀毒互结为发病基础,化热生风为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健脾补肾、解毒祛风的治疗原则,并且倡导TNBC患者的治疗应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并应全程管理,中药治疗的应用不仅仅在西医综合治疗后,而应该与西医治疗手段同步进行。但应注意的是,中药的运用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时期有所侧重,不能一刀切。为确定中药治疗对TNBC患者生存的影响,以及进一步明确中药治疗介入的最佳时间,本课题组目前正在进行一项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以期为中药防治TNBC术后复发转移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

猜你喜欢

乳腺癌化疗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2020年来多名新冠患者隐私遭泄露 患者隐私应如何保护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跟踪导练(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