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浦口区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探索

2019-01-04周康才刘恒斌朱巨云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9年2期
关键词:黄鳝泥鳅种养

周康才,刘恒斌,朱巨云

(南京市浦口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南京 211800)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新技术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全程机械化水平的快速发展,规模化种植、产量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但受市场价格波动、农资成本及用工成本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高产并不能实现高效。如果遭遇自然灾害天气影响,产量减少、品质下降,增效很难实现。浦口区自2013年开始探索“稻鸭共作”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现今已发展“稻虾”、“稻鱼”等十多种种养模式,面积从几十亩示范探索发展到现今3 500多亩示范推广。通过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实施,经济效益方面亩纯收益是常规水稻效益的1.5倍以上,生态效益方面亩减少化肥用量40%~60%、减少农药施用量65%~75%,水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环境得到了优化,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使土壤、河流及周边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满足了社会发展人们对农产品多方面需求,社会效益显著。以下着重介绍浦口区示范推广的三种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

1 “稻小龙虾黄鳝共作”模式

该模式是在2015年星甸街道山西社区实施的“稻虾共作”模式的基础上,2017年在永宁街道友联社区创新实施该模式,实施面积220亩。实施区域紧邻滁河,生态环境好,无污染源。

1.1 种养方式:该模式在水稻田里通过一定的田间工程改造,合理套养一定数量小龙虾,发挥小龙虾除草和排泄物增肥等功效,在6月底左右捕完小龙虾后在稻田里投放黄鳝,实行水稻小龙虾黄鳝共生,实现“田面种稻,水体养小龙虾-黄鳝,小龙虾黄鳝粪便肥田,稻虾黄鳝共生”的效果,是一种把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1.2 基础建设:2月份稻田改造,两边开沟,沟宽3m,沟深1.8m,沟渠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15%(下同),稻田的进、排水口都安装栅栏,以防止龙虾、黄鳝随水逃走。稻田改造还要加高田埂,并且要夯实底部。

1.3 栽培技术要点

1.3.1 品种选择:水稻选择高产优质南粳5055等品种;小龙虾选择繁殖力强的克氏原螯小龙虾;黄鳝选择肉质鲜美的深黄大斑。

1.3.2 龙虾放养与管理:龙虾放养前,放养沟池消毒,每亩用生石灰20kg制成石灰乳全田遍洒消毒,养殖过程中每隔1个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2月下旬开始放养龙虾苗入沟渠,沟渠内放养一定水草。苗种规格以体长4~8cm为好,平均每亩放苗30kg。喂食主要饲料为大豆、麦麸、米糠等。亦可投喂小杂鱼,最好在夜间投饵,一次投足。5月初开始捕捞销售。

1.3.3 黄鳝放养与管理:6月底~7月初龙虾基本捕捞完毕,放养黄鳝苗,每条约15~20cm,每亩3kg。高温季节,水深应保持在10cm以上,同时要保持田间水质清新。次年1~3月份排水捕捉黄鳝,3月中旬结束。

1.3.4 水稻栽培与管理:6月初开始育秧,秧龄16~20天,6月下旬精整大田,亩施45%复合肥50kg,大田沉实后开始机栽,株距12cm,行距30cm,每穴4株,亩基本苗7.2万左右。栽后加强苗期管理,早施分蘖肥,促苗稳发,同时保持水层,促进黄鳝在稻田自由取食活动,促进水稻生长,中后期因苗制宜抓好水稻田间管理,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适期收割。

1.4 产量与效益:水稻每亩产量472.7kg,产值1 418.1元,纯收益675.1元;小龙虾每亩产量60kg,产值2 400元,纯收益1 010元;黄鳝每亩产量30kg,产值1 200元,纯收益800元,合计纯收益2 485.1元,是常规水稻种植效益的2.5倍。

2 “稻鱼共作”模式

该模式实施在永宁街道青山社区,实施面积250亩,实施区域紧邻滁河,生态环境好,无污染源。

2.1 种养方式:该模式利用稻鱼共生原理,在不改变水田种稻的前提下,适当加高加固田埂,开挖少量沟坑,合理套养一定数量胡子鲶,具有捕食田间害虫、通风透气、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稳粮增收、提高农田综合效益等特点。

2.2 基础建设:3月初结合稻田周边沟渠,拓宽2.5米,深1.5米,田块中间和两头各挖一道宽1米,深1米的渠道,方便鲶鱼进入稻田。

2.3 栽培技术要点

2.3.1 品种选择:水稻品种选择Y两优689或南粳5055等优质高产品种;鱼选择对环境要求不高,生命力顽强,养殖成本低,风险小的胡子鲶。

2.3.2 胡子鲶放养与管理:3月中旬放鱼苗入沟渠,放养规格鱼苗10~15cm,每亩放养200~300尾。放苗前一般用5%的食盐水浸泡7~10分钟。鱼苗放养后,每天早晨7点左右开始喂食,可以鱼肠、鸡肠等动物内脏为料及专用鱼料喂养,开始喂养将鸡肠或鱼肠切断,放入沟内,便于胡子鲢进食。期间根据鱼苗的大小逐渐添加食料,促进鱼苗生长。同时在田埂边搭起防护网,防止飞禽捕食鱼苗。十月份开始捕鱼销售。

2.3.3 水稻栽培与管理:5月初开始育秧,秧龄16~20天,5月下旬旋田整地,旋田做到深旋,不漏旋,做到田平沉实,亩撒45%复合肥40kg做基肥,待沉实后水稻机栽,株距18cm,行距30cm,穴3~4棵苗,亩基本苗7.1万左右,栽插活棵后加强苗期管理,促苗稳发,同时提高稻田水层,供鱼自由进入稻田,搁田后加强水稻中后期肥水管理,促进稻鱼共生,同时加强做好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

2.4 产量与效益:水稻每亩产量514.2kg,产值1 398.6元,纯收益798.6元;胡子鲶每亩产量220kg,产值1 320元,纯收益906元,合计纯收益1 704.6元,是常规水稻种植效益的1.7倍。

3 “稻泥鳅共作”模式

该模式实施在桥林街道林山社区,实施面积210亩,实施区域紧邻长江,水源充足,光照好,生态环境好,无污染源。

3.1 种养方式:该模式通过泥鳅在稻田潜水里上下游动可松土,促进水稻根部成长。泥鳅还喜欢吃水稻上的蜈虫卵及褐稻虱,能够帮助控制稻田病虫害。而泥鳅的排泄物则成了水稻生长最好的有机肥料。这些有机肥不含重金属,有利于水稻生长。

3.2 基础建设:3月份进行稻田改造,3边开沟,沟宽2.3m,沟深1.6m,沟底宽1.5m左右。

3.3 栽培技术要点

3.3.1 品种选择:水稻品种选择优质南粳46等品种;泥鳅选择生命力顽强,产量高,肉质鲜美的大鳞副泥鳅。

3.3.2 泥鳅放养与管理:水稻活棵后放养泥鳅苗,苗种规格以体长4~8cm为好,平均每亩放苗10kg。喂食主要以泥鳅专用饲料为主,早晨和傍晚分别喂食1次。7、8月份高温来临田内适当加灌深水,调节水温,避免泥鳅灼伤,造成死亡。同时要经常检查泥鳅防逃设施,为防止飞禽捕食,在田埂边搭起防护网,预防逃逸和遭飞禽伤害,10月初即可捕捞上市,11月底气温下降时捕捞基本结束。

3.3.3 水稻栽培与管理:5月初开始育秧,秧龄16~20天,5月下旬旋田,精做大田;旋田做到深旋,不漏旋,大田做平做实,同时撒施45%复合肥40kg做基肥,待沉实后机栽,株距18cm,行距30cm,穴3~4棵苗,亩基本苗7.1万左右,栽后加强苗期管理,促苗稳发,同时保持田间一定水层供泥鳅自由取食活动,促进水稻分蘖,8、9月份做好水稻中后期肥水管理,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预防,11月上旬收获水稻。

3.4 产量与效益:水稻每亩产量540.2kg,产值1 620.6元,纯收益895.6元;泥鳅每亩产量40kg,产值2 000元,纯收益1 052元,合计纯收益1 947.6元,是常规水稻种植效益的1.9倍。

猜你喜欢

黄鳝泥鳅种养
泥鳅笼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捉泥鳅
捉泥鳅
狠 话
黄鳝销售价格出现“倒挂”,散养户亏声一片
捉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