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左上肢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
2019-01-04王盼盼
王盼盼
(烟台毓璜顶医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血栓相关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绝大多数发生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中老年人,且伴有1种或2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肝硬化等[1]。动脉栓塞主要指血栓在心脏或是靠近侧动脉壁的位置脱落,或是指经由其他路径进入动脉,又被血流推到远侧堵塞动脉血流,进而导致肢体或内脏器官的缺血与坏死[2]。动脉栓塞中急性上肢动脉栓塞比较少见,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较高。上消化道出血合并上肢动脉栓塞病情严重,及时发现,早期干预意义重大,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7岁,因“呕血1天”,于2019年5月7日上午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血压75/29mmHg,急查血,给予耐信抑酸,巴曲亭、思他宁止血,补液及输血治疗。入院当天下午13:30患者主诉左手疼痛,伴麻木感,查体左上肢肌力减弱,上肢动脉彩超示左侧尺、桡动脉流速减慢。血管外科会诊:患者现存在消化道出血,抗凝相对禁忌,手术探查需使用肝素,再次出血风险高;给予低分子肝素钠2500IU皮下注射Q12h、前列地尔10ug静脉注射Q12h。患者16:30行急诊胃镜检查,镜下诊断:贲门胃底溃疡隆起性质(病理结果:贲门胃底癌)。患者夜间疼痛加重,查体手部皮温较低,皮肤苍白,指端血运,握力减弱,左上肢桡动脉波动未扪及,肱动脉波动微弱。急诊行局部浸润麻醉下上肢动脉造影+取栓术。术后患者桡动脉搏动可及,皮温较前明显改善,手指活动较前明显改善。后患者转胃肠外科继续住院治疗。
2.护理
2.1 上消化道出血的一般护理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禁饮食,定时翻身,进行踝泵运动;遵医嘱应用止血、扩容的药物,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2 肢体动脉缺血的观察与护理
2.2.1 动脉栓塞的表现 急性动脉栓塞在没有侧支循环代偿的情况下,将出现急性肢体缺血征象:疼痛、感觉异常、苍白、无脉和运动障碍,即“5P”征。注意观察病人四肢动脉波动情况;肢体有无突然发生且不断加重的剧烈疼痛;皮温降低、色泽改变;感觉减退,甚至麻痹,出现以上症状应警惕动脉栓塞发生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2.2.2 患者的护理 患肢制动,低于心脏水平,禁止抬高;禁止揉搓,防止活动促使动脉血栓脱落,发生再次栓塞;禁止对患肢热敷,因热敷会增加组织对氧的消耗,加重组织缺氧,但仍需保暖,患侧肢体用盖被、裹毛巾等方法;避免患肢受压、受伤和皮肤破损;禁止在患侧上肢做静脉穿刺及静脉输液[3]。
2.3 抗凝溶栓的护理
(1)观察出血倾向:用药期间观察观察口腔黏膜、牙龈有无出血,全身皮肤是否有出血点;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观察大小便的颜色,有无血尿及黑便;观察病人的神志情况。(2)观察患肢血供恢复情况:该患者为上消化道出血,存在抗凝禁忌,未采取药物溶栓治疗。
2.4 介入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后注意观察穿刺点敷料情况;严密监测患肢脉搏、皮温、皮肤颜色;术侧肢体制动12小时加压包扎的弹力绷带应在24h后摘除。该患者术后返回后敷料未渗血渗液,患肢皮温、皮肤颜色、脉搏逐步恢复,疼痛减轻。
2.5 心理护理
由于病情发展迅速,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护士要通过各种形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要给予关心和体贴,疏导他们消除紧张情绪,帮助其分析发病的原因,使其认识到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并协同患者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减少焦虑和烦恼,使情绪保持乐观,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大出血后,血流骤降,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大出血后,血压迅速下降,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反射性升高,引起周围小血管收缩痉挛;上消化道出血后骨髓代偿致血小板生成增多,循环血液中血小板聚集增加;卧床休息,血流缓慢[4]。这些因素均可引起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护理出血病人时应加强病情观察,关注病人主诉,发现肢体活动异常、疼痛或其他不适及时通知医师,对病人进行有效诊断、治疗、护理,预防肢体缺血、坏死所致的功能障碍,提高治愈率,降低肢体致残率及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