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化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2019-01-04刘剑英范学普
刘剑英,董 杨,范学普,王 雷,倪 锦
(寿光市中医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祖国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且临床对于其发病机制具有诸多研究,普遍认为具有“本虚标实”的特点。因此,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健脾化瘀汤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4~71岁,平均(57.85±5.99)岁;病程2~17年,平均(6.85±1.09)年。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5~70岁,平均(58.21±6.00)岁;病程2~16年,平均(6.87±1.12)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每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同药集团大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1593)100 mg,每天1次;每次取消心痛(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617)10 mg,每天2次;每次取硝酸甘油片(山东本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547)0.25~0.5 mg,舌下含服,每天3次。伴高血压、糖尿病者,继续用药控制。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健脾化瘀汤,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早晚分服,每周五天。健脾化瘀汤基础方药物组成:人参9 g、炒白术12 g、法半夏9 g、水蛭(冲)2 g、当归15 g、川芎20 g、赤芍15 g、茯苓15 g、黄连12 g、陈皮9 g、炙甘草3 g。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以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即结束治疗。
1.3 观察指标
(1)疗效率。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近期疗效率进行评估。显效:中医证候积分≥70%;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在30%≤n<70%。无效:治疗方案无效或需要调整治疗方案;(2)安全性。统计并记录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数据或观察指标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根据指标或数据的不同分别采用x2、t检验、秩和检验等相应的方法。
2 结 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组改善心绞痛疗效,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属于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等引起的心肌障碍或器质性病变,临床多表现为心绞痛等,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近年来,自拟益气化瘀汤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自拟益气化瘀汤是临床常用的汤药,方药由人参、炒白术、法半夏、水蛭(冲)、当归、川芎、赤芍、茯苓、黄连、陈皮、炙甘草组成。方药中,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和胃止呕功效;水蛭具有破血、通经功效;当归具有补血和血、增强免疫力功效;川芎具有活血祛瘀、祛风止痛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功效;茯苓具有健脾、渗湿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陈皮具有健脾、燥湿、调中功效;甘草则能调和诸药,发挥不同药物功效。诸药共奏,能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利于患者恢复。本研究中,治疗组改善心绞痛疗效,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健脾化瘀汤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近期疗效,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将健脾化瘀汤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