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课堂预习先行
2019-01-03龚钰淇
龚钰淇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逐渐改革,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教师逐渐将教学重点集中在新型教学方式上,即思维导图的引用。思维导图是将复杂的知识可视化表现出来,使学生在预习中可以更好地理清学习思路,用树状图引导课文框架和中心思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语文;运用策略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把教学的重点放到课堂讲解和课后做大量的练习题上,却忽略了课前预习对学生整体学习质量的重要性。预习被作为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指学生在课前进行自学准备,为了让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能在课堂中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一、语文课前预习现状分析
1.预习目的不明确,预习要求不到位
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布置的预习任务往往只是趋于形式,没有完全明确预习的要求。学生在预习中通常也只是轻描淡写的“翻书式”行为,这种机械化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的知识学习只是表面的,在准备过程中没有完整的思维活动。怎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预习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2.对预习方法指导和评价的缺乏
由于语文教学内容较多,教学进度加快,很多教师很少对预习作业进行检查指导及评价,无法得知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情况和效果,没有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和更好地改善教学质量。
二、思维导图的运用在语文学习中的预设效果
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随着素质教育和高效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掌握知识,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改善学生只着重于课堂学习的想法。
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是小学的必经阶段。思维导图的利用,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建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抽象思维技巧。思维导图是用文字、符号、图像来体现知识的一种思维工具。它直接与大脑结合起来,通过某个中心将目标物在大脑中进行思维发散,形成发射形状的导图。思维导图其作用是帮助学生以图形化的方式将思维的认知过程形象化。在预习阶段,思维导图可以从各个知识点层面深度挖掘知识,使预习具有可操作性,帮助学生在预习中思考并且发现问题。而且教师可从学生的预习思维导图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思维导图在预习中的实际运用策略
教师讲解思维导图的概念,并从例子中学习,让学生更快地理解思维导图的画法和意义。课前,教师预先为学生布置下节课所学的课文内容,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绘制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找到思维点,逐渐形成课文预习思维导图模式,下面总结了基于思维导图工具进行课前预习的四点预习准备工作:
1.通读课文,初步感知
采用默读、通读法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根据课文内容收集课文的背景信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通过阅读其他课文概括本组课文中的主要内容、知识要点、文中人物的联系。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仔细体味来理解人物品质。
2.划出字词,理解词语
圈出课文中的生僻词、多音字、四字词语等,通过结合上下文或者通过查词典等方式来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概括段意,明确手法
简单总结每个段意、发生背景,并标注出文中的表达方式、使用的修辞手法,全面认知文章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尾,提高预习效果。例如,在对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进行预习时,学生就课文中故事的发生背景、情节描述、人物动作特点以及每段段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几方面进行思考理解,同时,写出各段段意、文章来源、全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以及中心句。学生全面地认知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尾,从而获得更好的预习效果。
4.展开想象,绘制导图
结合上述预习内容,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这个过程,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快速完成阅读,突出重点,从而更好地提高预习质量。应用思维导图在预习中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不同于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从理解为基础的角度展开学习,并且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思维导图的使用有助于学生将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具体化,并利用思维导图来吸收和接受新的知识点,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小学生受知识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限制,很难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独立完成预习任务或者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思维导图的引用则有效改善了这一弊端,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及时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独立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四、总结
随着思维导图的逐渐运用,在小学语文预习中的学习效果起到了很大成效。思维导图教学法不仅对学生在知识的重建与建构中起到引导作用,还可以有效为学生展现课文内容框架和自我思考的结论整合,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和学生自学的自我识。另外,思维导图教学法还可以提高教师对思维导图的绘制理论研究等综合力,由此看来将思维导图教学法渗透到小学语文課堂教学中是必要的课堂改革举措。其在为课堂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学生的预习效率和自我学习的意识,并帮助教师提升课堂利并逐步形成一个学校的自身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