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2019-01-03饶敏
饶敏
摘 要 在本文之中,首先对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且具体的分析,然后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和实际规范要求,提出了多种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风险 防范 控制
一、引言
所谓的审计风险,也就是指会计报表之中,存在着重大错报或者漏报的问题,这种问题的产生往往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对审计结果发表不适当的审计意见。而作为审计风险承担主体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能够不断对审计风险加以防范与控制。管理人员要能够对审计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才能推动多种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原因
审计业务有着较强的技术性,要求审计人员有着较为完善的基础知识体系,同时还需要拥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有些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缺乏更加专业的从业素养,甚至有些从业人员存在着职业道德不足的问题,这也会从主观的角度上导致多种审计风险的产生。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往往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情况,大部分事务所往往采用的是有限责任制的组织形式,这也导致很多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公信力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会计是事务所的审计风险。[1]
(二)客观原因
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开展之中,由于审计对象的业务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往往会导致审计工作的开展难度得到不断提升,再加上抽样审计制度的应用,以及我国相关的标准与规范发生改变,往往会导致审计人员的知识体系难以满足审计工作开展的必然要求,从而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另外,如果说被审计单位之中存在着会计舞弊的情况,企业管理层往往会直接接管内部控制工作,导致单位设计的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无法得到顺利施行,这也会导致审计人员难以发现潜藏的审计风险。从客观角度上来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然不够完善,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也没有形成更加有效的管理机制。这也就导致很多企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会计造假情况,喜欢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用一些虚假的经济行为来掩饰自身的财务漏洞,这也会使审计工作的开展难度得到不断提升,导致多种审计风险的发生。而审计工作本身的成本效益原则也会导致审计工作人员不会对财务的错报情况进行深入识别,这也导致很多审计人员会对存在的法律责任进行回避,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审计工作应有的客观性无法得到满足,最终使审计风险无法得到有效规避。
三、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
(一)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为了确保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有着更强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相应的管理人员应该能够构建更加完善和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进而提升每一个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水平。对于当前的审计人员,应该不断强化培训工作,从而提升其专业素养,而对于即將聘用的工作人员,则应该不断考察其专业素养,重点要能够对其职业道德进行全面考察。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相关标准与规范要求在不断地改变,会计准则也在动态化的更新,这也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能够不断对审计人员进行知识的动态性培训。同时,单位也要能够对一些职业道德较为良好,专业技能过硬的从业人员进行重点提拔,为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升其工资福利待遇,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断提升,从而为审计风险的防范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2]
(二)完善三级复核制度
所谓的三级复核制度,也就是以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以及主任会计师为主体的多级审核制度。在这个过程之中,项目经理为第一级的复核主体,我们也将这个审核过程称为详细复核过程,项目经理要能够对审计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当前工作开展之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工作人员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整改。而部门经理和主任会计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复核职能,确保三级复核制度能够在审计工作开展之中顺利实施,使多种潜藏的审计风险得到规避,进而确保审计工作的开展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三)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开展过程之中,也要能够遵循内部控制原则,确保不相容的职务能够全面分离。会计师事务所应该能够结合审计准则的实际要求,确保多种业务模式的内容能够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而如果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之中存在着违反这一原则的问题,工作组则应该对这些问题加以及时有效的处理,从而为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项目审查人员、工作底稿的编制人员也应该进行分离,不同的工作人员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确保监督管理机制和复核管理机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确保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从而使审计工作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3]
(四)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会计师事务所应该能够构建更加完善的交流沟通机制,使多种信息传递的效率能够得到不断提升。要从制度上鼓励员工与上级管理人员反映违反审计工作开展原则的情况,确保多种问题能够及时发现与解决。而在同一审计小组之中,不同审计成员之间也应该有着良好的信息交流沟通机制,使多种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传达,为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五)购买责任保险
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之中提取风险基金,并将其用在购买责任保险之上,从而降低审计风险对事务所造成的影响和冲击。通过责任保险的购买,能够为多种风险产生做好及时的准备,从而为会计师事务所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推动会计师事务所的良性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往往要能够承担独立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而通过责任保险的购买则能够降低多种风险发生时对事务所造成的损失。在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之中则做出了会计师应该建立职业风险基金的要求,进行职业保险的办理,这也是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4]
(六)对审计抽样法进行科学设计
抽样审计法的应用,能够使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得到有效规避。这也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能够结合当前的实际要求,对审计抽样法进行科学设计,并根据统计学的只要内容,遵循风险管理原则,设计实质性测试的属性、规模与时间,从而为审计结论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托,进而使审计风险得到有效的防范与控制,确保审计质量的不断提升。
(七)与客户保持良好的交流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开展之前,应该对企业情况加以充分了解,并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来决定是否承接审计业务。而在业务开展过程之中,无论是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审计工作计划的制定以及审计工作的实施都需要与客户充分交流之后才能顺利开展。而工作人员只有能够与客户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才能对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加以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使审计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不断提升。另外,在审计工作开展时,也要能够获取审计单位的必要支持。如果说在工作开展过程之中发现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存在着舞弊的问题,则应该能够与企业决策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使其能够对这些问题加以管理,而如果在这种情况之下,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则应该向负责监督管理的部门加以反馈,确保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职能和监管职能得到全面履行。
四、结语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发生,不仅会使会计师事务所难以获取预期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让事务所的社会公信力不断下降,为会计师事务所的良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这也就要求了相应的管理人员能够以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为基础,不断完善审计工作的细节,构建更加健全的审计工作开展流程,并强化事务所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效力,从而使审计工作的开展质量和开展效率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使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能够获取良性发展的机制。
(作者單位为和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参考文献
[1] 罗炳菊.浅议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及其规避[J].中国市场,2014(17):129-130.
[2] 朱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及其规避细节分析[J].中国外资(上),2013(4):183-184.
[3] 魏茜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研究[J].商情,2018(5):2.
[4] 陈珩.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及规避研究[J].财会学习,2017(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