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作品之“虚”,发展学生素养
2019-01-03吕丽芳
吕丽芳
【摘要】语文课中都有一些所谓“虚”但不可不探究的意象,可延伸,可反证,可拓展。如:“拉远”与“拉近”:恰是“补虚”的契机;生成性问题:正是“补虚”的资源;转换角色:也是“补虚”的路径。而在这样的“补虚”中,孩子们收获不仅仅是技能技法,诸如“人文积淀、审美情趣和道德成长”也同步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拉远 拉近 生成性问题 转换角色 補虚 学生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121-01
不得不说,《父亲、树林和鸟》(统编本三上第22课)一文蕴含着沉甸甸的语文味、情感味和人文味,其中包含着一些所谓“虚”但意蕴十足的意象,如“父亲”和“鸟”之间一定有更多的默契值得开掘;还比如,“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一句蕴含着颇多象征意味,引领孩子们揣摩这些“虚”,弥补这些“虚”,拓展这些“虚”,必将发现更美的语言的风景。
一、“拉远”与“拉近”:恰是“补虚”的契机
曾经听一位专家说,怎样才算一个有眼光的人——能把远的拉近了看,又能把近的推远了看。《父亲、树林和鸟》恰恰是运用“拉远”与“拉近”的典型课例。
例如,“‘我听了父亲的话,为什么心里掠过一阵沉重?”面对这样的问题,一个孩子说,“我”是为鸟儿翅膀潮湿飞不起来而“沉重”。然而,这里的“沉重”仅仅是因为“鸟儿飞不起来吗”?显然不是。此时此刻,需要教师“拉近”:“再读读随后的这一句‘因为父亲不是猎人,然后结合全文想想:如果父亲是猎人,那么会不会发生一些‘沉重的事情?父亲不是猎人,但不意味着其他人也不是猎人。那么,当一些猎人进入到这片树林,会不会发生一些‘沉重的事情?”
这样的“拉近”让孩子们更细腻地触摸“我”以及“父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然而,仅仅这样“拉近”是不够的。我们还需“拉远”:更远处的树林、人类和鸟之间的关系有这样和谐吗?别处,或者中国乃至世界各处的鸟儿的生存现状如何呢?……于是,通过上网查询、看书或向长辈打听等方式进一步触摸“人与自然”,就成为“拉远”的一种应有的策略之一。
小语学习中需要这样“拉近又推远”的眼光,以便“拨开水藻露出一眼小活泉”。引导学生从“此鸟”到“彼鸟”,从“此处”到“别处”,“近的推远,远的拉近”,补充”作品之“虚”[1],——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的视点之一。
二、生成性问题:正是“补虚”的资源
听过一节《父亲、树林和鸟》的公开课,教师抓住父亲和“我”的“对话”,或体会父亲“看形”知鸟,或体会父亲“闻味”知鸟,或体会父亲“听歌”知鸟,对话中父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让我感受到了“父亲”和“鸟”是知音,感受到了“父亲”对鸟的了解与爱鸟之深。
正当孩子们学得兴致盎然之时,一个孩子抛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老师,为什么这片树林里的鸟儿不怕父亲?”她的质疑立即引来一片附和:“是啊,我们经过有鸟的地方,鸟儿就飞走了。”“鸟儿都怕人,为什么不怕父亲呀?”“是呀,现在是两个人,鸟儿都不怕吗?”……
窃以为,这个“为什么这片树林里的鸟儿不怕父亲”的生成性问题,恰恰是丰富孩子们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极好的契机。的确,现实中,人们见惯了鸟儿见到人类就远离、就敌视的情景。而现在,一大群鸟儿和父子二人能够和谐相处,一定有原因。教师应该顺势而导引发多重对话,比如:“父亲从未用猎枪对准过鸟儿,所以鸟儿信任父亲。”“人类不惊动鸟儿,鸟儿自然就信任人类。”“父亲和鸟儿之间已经建立了和谐关系,所以鸟儿不怕父亲。”……这样的生成性拓展对话,不正是为作品补“虚”极好的资源吗?抓住并充分利用这样的资源,师生必将步入到更美的天地中。
三、转换角色:也是“补虚”的路径
引领学生转换角色,将心比心,让孩子们从不同角色体验、想象、拓展,也是补充作品之“虚”的路径之一。比如,假如父亲是猎人将会怎样……换个角度,也许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换种思维,也许就是“千树万树梨花开”。
且看以下教学情境:有的说:“假如父亲是猎人,我们就听不到那么动听的鸟叫声。”有的说:“假如父亲是猎人,我们就不会闻到鸟儿特有的鸟味。”有的说:“假如父亲是猎人,鸟儿早就跑远了。”……
捧读《父亲、树林和鸟》,在与长者对话的同时,也与大自然对话,与宇宙对话,也与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品格对话,如此,作品中“虚”的那一部分,才会渐渐显现、实质、丰满。如此,文学作品才能以一种整体的轮廓和饱满的细节扎根在孩子们的心底,从而带给他们更好的体验、更深的浸润和更好的滋养。
参考文献:
[1]王馨.补充作品之“虚”,洞开学生的多重视域[J].小学语文教学,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