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满天下,让学生幸福成长
2019-01-03黄琴霞
黄琴霞
摘 要:由于小学生的性格、智力、气质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小学教育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方式方法。除此以外,教师还需要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关爱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师爱中幸福成长。
关键词:小学教育;关爱;重要性;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1B-0025-02
对学生来说,即使是教师的一瞥,也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关爱,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情感的距离,也会给学生增添信心。
一、爱心点燃心灵,打破情感壁垒
关爱学生是教师教育的基础。在教育工作中,尽管大部分教师对学生心存仁爱,但是由于他们过分维护自身权威,学生很难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再加上部分教师不善于表达自我的感情,小学生普遍感性,导致师生之间存在很深的情感沟壑。
事实上,作为小学教师需要用爱心作为教育的润滑剂,用爱心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用爱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学生必然会感受到,师生之间的情感壁垒也会从此烟消云散。
每个小学班级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这些学困生在诸多方面和优等生存在差距,一直活在他人批评的话语中,活在他人轻视的目光中,似乎每个学困生身上都带着“差生”的烙印。于是这些学生不得不低头学习、低头做人,生活在压力中,变得越来越颓废。
作为教师面对这样一群学生,不能抱以轻视的态度,更不能对学生失去信心,而是用爱上,架起一座桥梁。当学生考试失利、遭受他人嘲讽时,教师需要站在这些学生身后,为学生送去温暖。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公平,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才会渐渐自信起来。
学困生的存在不只是个人的原因,更多的原因来自教师。教师的态度、教学方式决定学困生的数量。因此,教师需要用爱去感化这些学生,让他们从失败的阴霾中走出来,迎接生命的光彩。
二、严格要求学生,大爱铸就成功
每个教师的性格都是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也不同。有的教师的爱犹如春风化雨,让学生暖在心头;有的教师的爱却如“晴空霹雳”,让学生不寒而栗。其实爱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好,只是有的教师不擅长表达自己,让学生错误地把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看作是无理的刁难。其实对学生的爱并不是一味纵容,也不是一味溺爱,而是需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小学大部分教师的“严厉”只针对班级的学困生或者问题学生。其实教师需要端正态度,不光需要关爱全体学生,也需要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每个班级都存在一些“心头好”。这些学生上课表现突出,考试成绩优异,似乎从来不需要教师操心。
其实这部分学生同样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一帆风顺的优等生并不意味着能够在人生中每个关口把握住自我,特别是长期活在教师、家长以及其他学生欣赏、追捧以及羡慕目光中的学生,更容易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迷失自我,很容易陷入骄傲自满的状态中,从而形成错误的认知判断。长此以往,学生势必会在某个人生瞬间跌跟头、从云端坠落,导致一蹶不振。
教师需要在学生取得成绩时,及时告诫学生不要骄傲自满,需要认清自己,制定下一步目标并为之努力,而不是沾沾自喜。对优等生身上存在的缺点也必须指出来,并指导学生改正。只有教师对学生从严要求,学生才能健康成长。
每个班级都存在优等生,这些优等生常常享有班级特权。教师因为其优秀,所以对其不加要求。其实这是一叶障目的表现,学生的优秀成为遮蔽教师目光的树叶。教师需要摘下“树叶”,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学生端正心态,健康成长。
三、发现学生长处,促进学生发展
作为学生,在面对教师时都希望能够注意到自己、喜欢自己。这种心理固然是学生的表现欲作祟,但是也折射出学生对教师的内心期盼。毕竟每个学生都有长处,而教师作为学生认识的群体中学识最为渊博的对象,被学生寄予了更多的期待。学生期望教师能够“慧眼识珠”,期望教师能够如同“伯乐”发现自己这匹“千里马”。因此,教师体察到这一心理特质后,需要发现学生的长处,积极鼓励学生。
作为教师,需要和学生在教学之余建立联系,经常和学生互动,看看学生在想些什么、学生喜欢的是什么。教师必须摒弃自己的分别心,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其是学困生或者问题学生就不闻不问,而是需要用耐心、细心以及平常心和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诚意,感受到教师只是一种职业,其实他们可以成为朋友。教师对学生的爱好加以肯定和鼓励,表扬学生,肯定学生。
例如喜欢画画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其画作,或者帮助学生举办班级画展,放大学生的优点。如果学生喜欢唱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歌唱比赛,或者只是做一个听众,倾听学生的歌声……总之,教师需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具备一双“慧眼”,积极发现学生的长处,让学生的闪光点在班级闪耀,而不是让明珠蒙尘。既然是金子,教师就需要给学生发光的舞台。只有教师愿意走近学生,才能发现学生内心的华彩。
四、注重教学方式,发掘学生潜力
每个教师在上岗前,都会经历教师资格考试。当他们背诵《教师职业道德》中的要求时,也许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到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才会意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需要关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尊严”并不是口号,而是切实要求。作为小学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式,发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重拾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让学生重新迎接阳光。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班级存在一些“特殊学生”。这些学生既不是学困生,也不是问题学生,而是行为“与众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这些学生尽管态度积极,但从不举手发言,往往以插话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存在感;在考试中,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永远处于中间地段;给教师起绰号的学生也往往集中在这部分群体。
以往教师总是呈现两极表现,要么只关注优等生,要么只关注问题学生,很少有教师关注这些中等学生。群体数量最多的学生逐渐成为班级的背景,变成了仿佛并不重要的特殊学生。其实这些学生存在极高的潜力,教师的言行决定他们是上升还是下降。
因此,當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如果出现学生总是屡屡回答错误或者喜欢插话,教师不能讽刺,也不能心怀不满,而是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即使有真知灼见,也需要注意发表的场合。教师的尊重,势必会引起“潜力股”内心的欢喜。
对待“潜力股”的最佳做法是尊重和爱并存,这些学生由于潜力长期不被重视,存在一些破罐破摔的行为举止。如果教师一味批评,反而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教师需要尊重学生,让学生重回正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情感是心灵之桥的架设基础。身为学生的榜样,教师不仅需要博大的胸怀,也需要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只有教师用爱去走近学生,学生才能回报教师以“深情”。情感的相融永远是教学的利器,只有将师爱播撒学生干涸的心田,才能收获一片风景。
参考文献:
[1]贵超红.师爱在小学德育中的探索[J].学园,2018,(23).
[2]杨秋生.不忘初心,师爱无悔——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J].试题与研究,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