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功能定位研究

2019-01-03施成

科技风 2019年35期
关键词:功能定位高职院校

摘要:我国高职院校建设大学科技园的时间要比本科院校晚得多,在建设模式、功能定位、特色凝练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作为江苏省首家高职院校省级大学科技园,致力于探究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打造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大学科技园。本文将从打造“师生创新创业园地、企业发展集聚福地、高层人才聚集高地、区域科技创新基地”四个方面介绍该园区的功能定位,仅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功能定位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已经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政校企行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工院”)为充分发挥学校人才、科技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及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与南京市秦淮区政府、深圳金蝶集团公司合作共建南工院大学科技园,2013年12月顺利通过省科技厅、教育厅评组织的评估验收,成为江苏省高职院校首家省级大学科技园,并坚持按照“师生创新创业园地、企业发展集聚福地、高层人才聚集高地、区域科技创新基地”的目标定位建设园区。

1 打造师生创新创业园地

为广大师生提供创新创业服务是大学科技园的重要功能之一。根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南工院大学科技园从建园之初就一直把开展双创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多种措施,承接南工院“模拟、苗圃、孵化、转化”师生创业实践平台中的“孵化”和“转化”这两个重要环节,努力为广大师生提供实现创业梦想的舞台。

首先,在园区规划建设时,便在园区专门辟出3000多平方米,统一装修,统一配备了办公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师生创新创业的场所,用于孵化师生的创业项目,已先后孵化了30多家师生创业企业。其次,组建了一支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创业导师团队,专门为师生创业提供理论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财务管理、贷款评估、人才招聘、法律服务以及企业运营诊断等一系列创业服务,努力提高师生创业企业的存活率。第三,加强众创空间建设,努力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先后建成了南工院E创空间、燕家众创社区、众创王巢等省级众创空间。其中,南京燕家众创社区建设了100多工位的众创空间和200多客房的创客之家,集住宿、就餐、办公于一体,极大地降低了创业者的创业成本,受到创业者的欢迎。众创王巢通过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外包项目的方式,集聚了170多个小微企业。第四,不断与社会资本对接,为创业师生提供创业资金扶持,如与南京紫金创投公司合作成立了南工院大学科技园·紫金科创大学生创业基金,资金规模600万元。园区已累计为近2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了创业基金。

通过以上措施,园区内涌现了不少师生创业典型。学校艺术设计学院李克教授入驻园区后,不仅创立了南京铭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还成功入选成为“南京321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被光明日报称为“科创达人”的学校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2012届毕业生云曙先于2013年11月在园区创立了南京云思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己和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从事智能科技产品的研发、销售等业务,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公司产品被南京市创业博物馆收录,2013年底得到紫金创投的种子轮投资,2015年又得到了金智集团的战略投资,现已成为金智集团在智能控制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此外,还孵化了刘安、魏斌等多个优秀创业团队,魏斌还获得了共青团中央主办的第十三届KAB创业教育年会“2018年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称号。

2 打造企业发展集聚福地

集聚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是我校大学科技园又一重要功能。园区自建成以来,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南京市经济发展目标进行了產业定位,先后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智能电网产业、轨道交通产业、新能源技术研发、工业节能技术研发等方面集聚了100多家企业和行业协会、工程技术中心。如江苏金蝶软件有限公司、通联支付江苏分公司、江苏中电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江苏省轻工协会、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江苏省风电行业协会、江苏省孕婴童协会、江苏省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中心等。在入驻的企业中,科技型企业约占65%,孵化型企业约占70%,为社会提供了近3000个就业岗位。

为保障入园企业能够健康、快速发展,让园区成为企业发展的福地,大学科技园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成立了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配备了专业管理服务人员为园区企业提供人才引进、科技研发、项目申报、校企合作、资源整合与协调等服务。二是在区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南工院大学科技园联合党支部、南工院大学科技园人才引进和服务中心,为园区党的建设和人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三是依托入驻园区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法律援助、人力资源、财务顾问、投融资服务等专业服务。四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园区不仅为入驻企事业提供了通讯、网络、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报告厅、会议室等基础性服务,还配套了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以满足入驻企业的需求。五是通过定期组织企业沙龙、资源对接会、业务培训会等,促进园区企业间的相互交流,达到整合园区企业资源,努力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

大学科技园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促进学校与入园企业的强强联合、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等方面也取得积极的成果。如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与江苏金蝶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金蝶会计学院,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与鼎唯思特公司组建了地铁自动化系统研发团队,与江苏省新能源行业协会组建了风力发电与装备技术的研发团队;艺术设计学院与南京龙之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合作开展国培项目等。通过科技园的服务和合作,还成功实现了企业集聚,入园企业得到了快速成长与发展。目前园区有7家企业成为国家高新企业,4家企业成功上市。

3 打造高层人才聚集高地

人才资源是大学科技园的第一资源[3]。集聚人才,特别是集聚高层次人才,是大学科技园的生命力所在,是大学科技园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障。南工院大学科技园由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与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紧密合作,以及园区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配套和服务,集聚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目前在园区工作的近3000名员工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95%以上,其中硕士85人、博士3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47人。在这些高端人才中有不少人是创业典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长水教授在园区创立了南京朗沃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机电产品研发和技术开发;南京大学毕业生陶小平创办的南京卓高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电力电气产品研发为核心,集生产、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术企业;我校艺术设计学院李克教授创办的南京铭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有专兼职教授、高级工程师、工艺美术师、陶瓷艺术家、设计师10余人,专职技术员5人,专门从事陶瓷艺术品、跨界艺术品以及文化艺术的研发与推广。

4 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基地

通过集聚高科技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大学科技园的重要使命。我校大学科技园集聚了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和工程研发中心,如江苏金蝶软件公司、江苏中电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江苏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中心等,都是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企业,他们集聚了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不仅使自己的企业在创新中生存发展,而且通过科技创新为社会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四年来,园区企业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级科研项目24项,获批专利514项,正在申请的专利149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40项。

新常态下对大学科技园的功能进行清晰科学的认识和定位,是大学科技园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4]。当前,南工院大学科技园作为南京白下高新园区“一区多园”发展战略的重要成员,已经成为南京市秦淮区科技发展战略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创业的重要基地、科技孵化的重要载体、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创新源泉,以及学校的教学、科研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今后将继续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面向区域经济,打造专业集群,推动地方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5],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苏小冬,王亚峰.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0).

[2]尹洪廷,苗建军.高职科技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科技教育,2015(10).

[3]陸建洪,李俊飞,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调查与发展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2).

[4]史磊.新常态下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及发展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5(11).

[5]崔社军,郭少卿,党辉.高职院校科技园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6(18).

作者简介:施成(1981),男,汉族,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在读博士,助理研究员,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现任南京南工院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猜你喜欢

功能定位高职院校
论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功能定位
检察机关案件流程监控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庭前会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物流信息平台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