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铭记抗洪精神
2019-01-03郭清君
■郭清君
下午17时,我们得悉公安县准备今晚21:00分洪。我们一下子惊呆了:此时我们距公安县的距离有200多公里,还有一条江阻隔,怎么办?马上向公安县进军!
距离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已经整整20年了,但一想起当年抗洪的情景,我就被他们的精神深深感动着。面对肆虐的洪水,他们立下生死牌——“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他们既是检察长又是指挥长。
一
1998年8月8日,我接到去荆江大堤采访的命令。不由分说,我即刻出发。奔波了3个多小时,中午1:30到达监利,简单地吃过饭,立即赶往医院,采访已在堤上整整奋战了40多天累倒在堤上、不得不住进医院的监利县检察院检察长邓南阔。
抢险、巡堤、堵口一刻也不能马虎。邓南阔既是指挥长,又是战斗员,冲在前,干在前,几次累病了,但不下火线。直到把村民转移完,他才歇下一口气。
而邓南阔只是众多检察长中的一个。我在抗洪一线采访时,获悉所有的检察长都与邓南阔一样,昼夜坚守在堤上。60多岁的荆州市检察院检察长黄振纲,不顾高血压、胆囊炎等疾病缠身,毅然从荆州火速赶到监利指挥防汛,监利人见了无不亲切地称呼:“老书记在堤上!”54岁的黄冈市检察院检察长高作火,顾不上自己的低血糖,先后8次率先跳下江水抢险;黄梅县检察院检察长刘国丰不顾正在住院,拔下针头,带上药罐,在堤上一住就是两个月;浠水县检察院检察长李新华,顾不了自己是个女人,和男人一样坚守,腿脱皮了,脚糜烂了,仍以堤为家;洪湖市检察院检察长沈焕炳累倒在堤上,仍顽强坚持,直到被人们硬从堤上抬进医院。
群众说:在这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带了个好头,他们的精神就是我们的力量。
的确,他们这种舍生忘死保家园的精神也给了我采访的动力。
二
8月10日,我前往石首小河镇采访。小河镇是石首第一个破堤行洪的淹没区。一部分群众在思想上不愿意放弃家园,当洪水来临时,仍然有一部分人被困在灾区。
39度的高温下,在码头等船的时候,我就感到头晕,站立不稳。同行的人见我支撑不住,劝我不要去了。可当我看到那些衣衫褴褛的灾民,当我听说县检察院驻小河镇检察室主任胡绍华因转移村民,自己在洪水来临时因来不及转移至今仍被困在小河镇时,我就被深深打动了。我毅然决定前往。采访完毕时,才知已受困于小河镇了。经多方联系,当晚我和一船耕牛以及80名灾民成功转移到了对岸调关渡口。
当我辗转4个多小时驶出淹没区时,时针已指向了深夜23:00。此时,我们的检察干警仍同数十万防汛大军一道不停地在八一大堤和调关堤段加高子堤。我顾不上疲劳,连夜赶写了《大江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通讯,次日便刊发在《检察日报》第一版。
第二天,我又上了堤,见到了晒得又黑又瘦的副检察长魏建秋。在工地吃午饭的间隙,老魏从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给我看,说他一个月没回家了,女儿写了封信给他。每当劳累至极时,他看了这封信,便觉得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不单只为亲情,更是为了一份理解。
我迫不及待地看完了这封信,被老魏女儿那幽默的调侃所吸引,由此,我写了《一封家书,两代情怀》刊登在8月14日的《检察日报》上。
8月12日至16日,我又随公安县检察院的干警多次到分洪区内采访。干警们一边抗洪抢险守大堤,一边深入分洪区内维护治安,同时还要帮助动员一部分不愿意转移的村民们转移——白天,黑夜,一刻不停;前方,后方,一样繁忙。尽管许多人的家人在分洪区内,可他们顾不上通知和转移家人,而是投入到抗洪救灾中去!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于是,我的《巾帼不让须眉》《哨棚虽小系安危》等报道及时见报。
三
我永远忘不了8月16日这一天,这是我这次采访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天,也是我的同事赵信、肖杰最难忘的一天。
这天一大早,报社派来的记者赵信、肖杰与我在荆州会合。会合后,我们马上赶到江陵县采访从公安县转移过来的165名特殊人犯。随后,我们赶到监利县检察院采访,此后又深入到尺八镇长江堤段采访从淹没区转移来的灾民。
下午17时,我们得悉公安县准备今晚21:00分洪。我们一下子惊呆了:此时我们距公安县的距离有200多公里,还有一条江阻隔,怎么办?马上向公安县进军!一路急奔,19:10我们已在分洪区内朝公安县分洪炸堤方向飞奔。此时分洪区只有少许警车在催促村民赶快撤离。到处是广播电台播放的防汛前的分洪通告,气氛一下子紧张到了白热化!我们争分夺秒地赶往炸堤的地段,可到了中途,已无法通行:武警已封锁了道路。
我们只好改道,深入到分洪区内采访。我们的政法干警和检察院派出的6个小分队正带着解放军战士深入到灾区接送未转移出去的村民。22时许,我们一行同10多名检察官和两个大卡车深入两个村民点进行了跟踪采访,并协助军警转移群众。每到一处,我和同事都大喊:“有人吗?快撤离了!”已近22:30了,我们随检察干警和解放军战士又在村里找到6个未转移的村民。直到22:50,我们方从分洪区内撤离。
随后,我们直奔荆江分洪区前线指挥部。第二天凌晨4:00,我们仍守在指挥部,等待随时可能得到的消息。直到从内部获悉不分洪的消息后,方才回到招待所。此时,我们三人全无睡意,在一起又开始汇总采访记录,分析新闻线索,写作新闻稿件……整个通宵,彻夜未眠。随后几天,《检察日报》连续刊载了我们撰写的《16日,公安县目击》《长江水位超过45米为何不分洪》等一系列报道。
1998年8月16日,检察日报社记者赵信(左一)和郭清君(左二)在湖北省公安县分洪区现场。 肖杰摄
此后,我们又先后数次深入到石首、监利、洪湖、咸宁、黄冈、浠水、武穴、黄梅等地采访,往返行程数千里。仅8月8日至8月24日,我单独或与他人写出了近10万字的消息、通讯、特写稿件,仅《检察日报》就刊发了27篇。
当我在《检察日报》上看到基层检察干警写的要为我请功的文章后,我思绪万千。我与这些防汛战士相比,算得了什么?我应该用我的笔为那些真正的英雄,为那些日夜抗战在一线而又默默无闻的英雄及百万军民请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