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引领拓发展,名家汇聚耀东方:第八届东方放射学大会暨第七届上海市医学会医学影像技术专科分会年会圆满举行

2019-01-03梁宗辉王培军

上海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放射学医学影像影像学

梁宗辉 王培军

作者单位:200040 上海,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放射科(梁宗辉);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王培军)

金秋时节,浦江之滨,第八届东方放射学大会(Oriental Congress of Radiology,OCR)暨第七届上海市医学会医学影像技术专科分会年会于2018年9月7—9日在上海光大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图1)。本次会议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放射科专科分会、上海市医学会医学影像技术专科分会共同主办,华东六省和河南省、四川省医学会放射科专科分会共同协办。大会开设了3个主题报告会场,以及上海中法交流论坛、人工智能(AI)论坛、科研设计论坛、影像质量管理与对比剂安全论坛等10个论坛,共16个分会场、63场讲座。大会邀请了国内外170余位专家教授作专题发言和讲座,就影像学临床应用与最新进展、影像质量管理与对比剂安全、AI、中西医结合影像、科研设计与课题申请等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各个分会场均人气爆棚,专家的精彩演讲受到热烈的欢迎。

图1 大会开幕式现场

1 关注热点话题,引领学科发展

本届大会以“引领·创新”为主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金征宇教授、前任主任委员徐克教授、侯任主任委员刘士远教授、名誉主任委员冯晓源教授和中华影像技术学会主任委员付海鸿教授等10名全国著名专家发表主旨演讲。金征宇教授的演讲题为《未来影像学的临床路径》,他指出了影像学临床路径-多学科协作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可重塑放射科医师的核心作用,其在急诊、互联网远程医疗中的意义尤为重大。徐克教授就《肿瘤异质性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精彩的阐述,让广大参会者对肿瘤异质性的概念、内涵、肿瘤代谢和微环境及其在肿瘤诊治中的重要作用有了非常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并提出光学成像将成为研究肿瘤异质性的新曙光。刘士远教授以《医学影像AI产品研发中医师的核心作用》为题,介绍了医学影像AI发展的趋势和瓶颈,提出医师应成为医学影像AI模型的培训者和导师,质量控制和标准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以及图像标注和伦理问题的主角等关键问题,并指出AI形势一片大好,需要医、工结合,沉下心来针对每个场景进行踏踏实实的创新和积累。随后,付海鸥教授、冯晓源教授、蒋田仔教授、高家红教授、冯建峰教授、刘新教授、李澄教授分别带来了题为《健康中国新时代影像技术学的机遇与挑战》《遇见明天的影像医学》《基于多模态MRI影像的脑网络组图谱及其应用》《脑成像新技术及在脑图谱绘制中的应用》《深入探查大脑的多维度和多模态数据》《高分辨脑血管壁成像与AI》和《缺血性脑卒中相关血管MRI管壁成像》的精彩讲座。各位专家教授的主旨演讲高屋建瓴、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让与会代表如醍醐灌顶,收获了启示、惊喜和新知。

2 密切结合临床,协同合作共赢

本届大会特设主题报告论坛、中法论坛、AI论坛,以及神经、腹部、骨肌与头颈、胸部与乳腺、介入和质量控制等专场,邀请国内外专家就影像医学相关话题进行全方位的研讨,有疾病的影像诊断分析,疾病的影像基础研究,以及影像学研究和发展思路等;内容既涵盖了科技前沿的AI影像、分子影像、影像组学与大数据,也包括了影像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影像质量控制与规范、对比剂临床应用、介入治疗与护理等。大会报告内容新颖,覆盖面广,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以丰富的病例和独特的经验,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相关专题的研究前沿、发展前景,在强调实用性的基础上为相关影像学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也为共同促进和提高影像学的整体水平作出了贡献,更为影像学引领临床医学的进步提供了参考。

3 培养青年才俊,临床科研并重

本届大会特设多维度临床思维训练与拓展论坛,邀请上海各大医院专家针对住院医师进行临床技能的规范化培训,从临床到影像,从影像到病理,详尽讲解了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其鉴别诊断,主题实用、内容新颖,让住院医师拓宽了思路、提升了专业诊断能力,成为住院医师快捷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渠道;特设临床科研设计专场,提供针对临床研究设计、科研论文撰写,以及基金申报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以提升年轻影像科医师和研究生的临床科研水平;特设青年医师中文、英语论文演讲竞赛专场,涉及疾病影像特征的深入分析、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疾病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以及生物标志物的预测评价、纳米技术、影像组学等诸多方面,充分展示了年轻医师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扎实的基本功和缜密的研究思维。大会最吸引人的传统项目为疑难病例读片和解析竞赛,该环节采取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5家上海著名医院抽签竞赛的新形式,让年轻医师担任主角,考验他们的知识储备、临场发挥能力和心理素质,同时鼓励现场医师积极参与微信答题互动,并邀请陈星荣教授、杨世埙教授、张国桢教授3位上海放射界权威进行点评。在评出优胜者的同时,3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指出放射学是临床影像学,他们希望年轻医师要注重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认真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精准医学与精准放射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图2)。

图2 疑难病例读片和解析竞赛颁奖仪式

4 会议规模空前,特色亮点突出

本次大会注册和参会人数达1 121人,国内外参会专家共计239人,可谓规模空前;本次大会内容涵盖基础和临床研究、病例分析和经验总结、前沿热点和科研论文(共收到中文稿件550篇,英文稿件130篇),开设了神经、骨肌与头颈、胸部与乳腺、腹部、介入等诸多亚专业论坛,内容可谓精彩纷呈;本次大会特设中、英文论文交流专场和优秀论文奖(从投稿的680篇论文中精选优秀中文论文20篇、英文论文21篇进行演讲比赛,并精选121篇作为电子壁报交流),为众多青年医师提供了学术交流和竞争的舞台,开展中法医学影像论坛,加强中法合作和年轻医师交流培养,可谓形式多样;本次大会有目前的热点AI,有与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质量控制、影像技术合理应用,有与科研息息相关的临床科研设计、论文撰写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还有多维度临床思维训练与拓展论坛,可谓特色鲜明。综上,本次大会与会者之多,与会专家之众,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都成为历届OCR之最,且亮点突出、特色鲜明,故被参会人员赞誉为“小型的全国放射学年会”。

2011 年创立的OCR是在上海放射学年会与华东六省一市放射学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近年来河南省和四川省放射学会作为友好学会共同参与,大会以“立足上海,辐射全国,走出亚洲,接轨世界”为己任,经过8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性放射学大会。第八届OCR的胜利举办为提升上海市、华东乃至全国的影像医学水平作出了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放射学医学影像影像学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1年总目次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