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参与文化浙江建设的研究
2019-01-03
(浙江工业大学 学术期刊社,浙江 杭州 3100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浙江建设的意见》指出,浙江将着力提升浙江文化的引领力、创造力、传播力、服务力、竞争力,使浙江文化改革发展各项主要指标走在全国前列,把浙江建设成为公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的示范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名家荟萃、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印记鲜明的文化发展先行区,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高地、文明高地。
文化浙江建设赋予浙江出版新使命新任务。高校期刊作为一种特有的学术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建构和发展纽带,与图书报纸一起构成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浙江高校学报尤其是人文社科学报理应在文化浙江建设中体现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发挥文化引领、文化传播和文化服务等功能,在引导学术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推动融合发展,繁荣浙江文化,出版“走出去”等方面,不忘初心,为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对文化浙江的研究学界已有探讨,聚焦在文化浙江的背景解读和理论分析[1-3]。如《浙江日报》曾刊发《准确把握建设文化浙江的着力点——“文化浙江”建设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观点摘要》,来自省社科院、高等院校、文化产业学会、发展规划研究院等不同领域的专家深度挖掘浙江文化发展优势,从文化积淀、呈现方式、传播渠道等方面为文化浙江建设出谋划策。《浙江社会科学》举办“浙学与文化浙江建设”座谈会,约请专家学者就浙学的内涵及其当代定位、浙学的基本精神及时代价值、浙学传统与文化浙江等展开讨论,发表了笔谈。文化浙江,已然成为我省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然而浙江出版界和高校期刊界参与文化浙江建设的研究尚未形成态势。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未有浙江高校期刊界对文化浙江建设的相关探讨,相近主题文章的作者主要来自省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地方文化研究机构、省外编辑出版机构等[4-8]。浙江高校学报对自身在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和作为研究较少,亟待开展。
一、高校学报在文化浙江建设中的功能
文化学家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指出:“真理的中心在于,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9]。浙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渊悠久,文脉深广,文气充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发挥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的优势,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以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部署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建设。党的十九大后,新方位、新形势对浙江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文化浙江,与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建设路径一脉相承、内在逻辑高度一致,标志着浙江文化发展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是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文化浙江从内涵外延、逻辑关系、功能作用、属性形态等方面解读,文化浙江之“文”主要包括文脉、文明、文典、文艺、文创、文和、文雄、文治、人文和文勋等十个方面[10]。它们互为支撑、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文化浙江的丰富内涵。高校期刊是文化浙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学术资源和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以下基于文化浙江的结构维度,从文典、文明、文和、人文、文脉、文勋等方面探讨学报在其中的功能。
(一)文化引领功能
1.引领学术研究,培育学术品牌。文化浙江是文典浙江。建设文化浙江的重要体现是文化成果。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设立文化研究工程,推动密集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术成果,推动浙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建设文化浙江,应进一步深化推进提升包括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在内的社科强省建设,锤炼浙江经典,打造浙江智库,发挥好社科理论的资政育人作用。文化浙江的建设和研究,必须显示出应有的文化内涵和足够的学理深度,因而特别需要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作为深度支撑,这是在学术文化层面提升浙江文化内在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关键所在。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可能不能决定人们“怎么想”,但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学术期刊有大众媒介的基本特征,依托人才密集且层次较高的优势,通过发表高水平研究和前沿理论营造引领氛围,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与导向作用[11]。作为学术生态场的积极能动者,学术共同体的关键聚合点,要主动设置议题,主动发声,引领学术。引导专家学者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分析、解决与论证,以“掘井”与“引渠”方式挖掘深层次的学术创新源,激活学术生命力[12]。承担更多的学术和文化责任,立足浙江学术传统、学术资源,展示浙江学术成果、培育浙江学术品牌,与高校智库、科研院所、学人、学科、学术同频共振,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2.提供精神指引,引导公众思想和行为。文化浙江是文明浙江。核心价值是文化之“魂”,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是社会文明程度。浙江传统文化中内在地存在核心价值观深耕的土壤,要在这片沃土上栽出正果,建设文化浙江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内核,打造道德价值制高点。作为高校学报,有责任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给社会,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感召力的内在要求,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有效抵御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倾向侵蚀。大众传媒的普及与发展拓宽了民众的生活视野与精神世界,加速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包括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通过文化创新和意识引导,吸引更多的研究者进行文化再创造,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载体支撑[13],当好主流舆论的引导者,推进理想信念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提升公民人文素养,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实践养成,聚焦“红船精神”、“两山”理论、浙江精神、最美精神等,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弘扬良好校风学风、企业精神、乡贤文化,突出常态化、生活化、立体化、效能化,推动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涵养百姓的精神家园,着力推进风清气正的文明浙江建设。
(二)文化传播功能
1.以人民为中心,弘扬主流文化。文化浙江是文和浙江。文和即文化和谐、文化小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是文化浙江建设的最终目标,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聚焦高水平文化小康,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高校学报是新闻舆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产品中高层次出版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绝不能偏离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进入新时代,要关注读者群的新变化和读者需求的新变化,学报要搭建学术与社会需求的桥梁,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并重,做文化守正创新的助推器。社会功能的构建需要关注社会和民生,努力实现专业学术与大众文化的融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坚实支撑,文化繁荣和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吸引受众而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做到“以文化人”,推动“新时代百年文化浙江”建设,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2.推动跨国传播,增强海外竞争力。文化浙江是人文浙江。把中华优秀文化推向世界,在世界面前“活起来”“热起来”,是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浙江作为“一带一路”枢纽,对外讲好故事、传好声音,是重要的政治责任、文化责任。要讲好、讲活浙江故事,展示好、塑造好浙江的人文之美、气韵之美、精神之美、活力之美。拓展新通道,提升新品质,增强新活力。学报可以利用各种学术研讨交流、期刊数据库、新媒体等推动跨国传播,打通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用户群。实施浙江好故事对外传播计划, 探索与国际主流媒体、海外华文媒体、海外浙商媒体的战略合作。如开展海外浙籍名人研究,外籍人士眼中的浙江叙事研究,形成对浙江形象的传播与构建。加大对外传播力度,以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讲好浙江故事。
(三)文化服务功能
1.推陈出新,增进地方特色文化发展。文化浙江是文脉浙江。浙江是文化之邦,文化遗产丰厚。地方特色文化是文化浙江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学者按照“自然地理+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将浙江地域文化即“越文化”划分为吴越(杭嘉湖)文化、古越(宁绍)文化、婺越(金衢严)文化、瓯越(温台丽)文化[14]等四个亚文化。建设今天的文化浙江,就是要再谱文化辉煌、再造文化高峰、再现文化盛象。推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推陈出新、永续传流。高校学报在发掘、生产和拓展地域文化的历史资源和价值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利用学术优势、人才优势,积极组织学者以地方特色文化为研究对象,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理论与对策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融入本土文化元素,打造品牌栏目;深耕地方信息资源,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打造核心作者群体,发现和培养新人;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可为地方服务的产品。如发表基于热点现象和急需解决问题的智库报告,针对地方特色文化发展的应用研究,为区域发展和文化建设建言献策,提供路径方法[15]。
2.提供学术平台和支撑,打造文化人才高地。文化浙江是文勋浙江。浙江历史上文化盛世局面的形成,得益于一大批文化名家大师的喷薄涌现。当前存在人才短缺现象,缺高人、名人、能人、传人。高校期刊应当全面提升人才孵化和汇聚能力,一方面打造“三育人”高地,以培养科研创新精神为主进行选题育人,以提升学术研究能力为主进行创作育人,以营造优良学风为主进行学术道德育人。关注和提升作者原创力、作品原创力和编辑原创力,形成原创的合力。另一方面,依据人才成才规律,发掘高端创新人才和青年英才,着力培养造就文化大师、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复合型人才,提供必要的学术平台和坚实支撑。
综上,高校学报参与文化浙江建设的功能和价值是不可小视的。从微观意义上,学报的宗旨定位影响到所设栏目、刊发文章的特色与方向,从某种角度说,也就影响到期刊参与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力度;从宏观意义上,高校学报代表了高校和高校知识人才的学术水平,实质上是学术研究的延伸,是学术理论创新的活跃阵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文化的探索、发展方向,对文化浙江建设有直接或间接的导向与推动作用。
二、高校学报在文化浙江建设中的现状和问题
基于高校学报在文化浙江建设中的应有功能,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通过网站访问、电话访谈、座谈交流等方式对省内高校学报的现状展开调研。浙江省内高校学报共计58家,其中本科院校学报45家,专科院校学报13家。45家学报中综合性学报25家,人文社科类学报7家,自然科学类学报7家,英文版2家,财经类学报,教育类学报,农业类,医学类各1家(1)资料来源: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浙江省内期刊社名单”和各学报网站。。笔者主要对人文社科类和综合性学报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
(一)现状描述
近五年来,浙江高校的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研究机构不断壮大发展,取得丰硕的文化研究成果,促进了文化建设。一些高校学报以本校研究机构为依托,凭借独有的区域文化优势,创设具有浓郁特色的区域文化栏目,为地方文化研究成果提供传播平台,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内容上着重体现浙江文化的历史凝练、浙江文化的哲学阐释、浙江文化的文学表达和浙江文化的深度挖掘,且有一定的持续性,不少栏目被评为国家级平台的“优秀栏目”“名牌栏目”,产生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推出“主题研究”“问题研究”栏目,以问题为平台整合学科,聘请海内外著名学者担任栏目主持人,发现和培育新的学术领域和学科增长点。是全国最早注重现代数字出版技术并付诸实践的社科期刊,在数字时代引领了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革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创高水平学术期刊为目标,走专题化、特色化道路,先后设立“中西文化交流与会通”“长三角研究”“文艺新论”“20世纪学术回眸”“国学研究”“浙江学术文化研究”“杭州研究”等专栏,推出特邀主持人制度。四次蝉联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入选浙江省文化传播工程——期刊方阵工程优秀期刊。《湖州师范学院学报》以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为办刊特色。重点栏目有“南太湖文化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等。以湖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韵为依托,开设“南太湖文化研究”,近三年刊发了20余篇有价值的系列学术研究文章。是全国高校学报优秀特色栏目。《嘉兴学院学报》坚持思想性、学术性、地方性和规范性的统一。主要栏目有“嘉兴名人与嘉兴文化”“长三角发展研究”“南湖论坛”等。“嘉兴名人与嘉兴文化”先后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栏目、特色栏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近五年发表60余篇,并衍生出“红船精神研究”“丰子恺研究”“王国维研究”等该专栏主题研究。《丽水学院学报》“畲族研究”“陶行知研究”“刘基研究”等专栏已有一定的社会影响。“畲族研究”专栏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近五年发表30余篇系列文章。《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越文化研究”自2000年创设以来发文总量400余篇。原先侧重于名人文化和历史文化研究,近年来配合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越文化研究中心”建设,又增加了反映区域经济的“越商研究”内容。作者队伍日渐国际化,栏目的影响力向海外拓展,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特色栏目。
(二)问题甄别
一是学报学术地位不高。浙江共有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48种,以省社科院、省社科联、高校主管主办为主,仅占全国同类期刊(全国总数2 577种)1.86%,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20位。占全省期刊总数的21%(2)参见:《对我省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的几点思考》,《浙江新闻出版广电简报》2016年第37期。,高校社科学报所占比例更低。从总体上看,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还不完善,大多数还停留在专业研究上,为创新发展提供支持的意识不强。除《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外,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远不及上海、广东、江苏等期刊大省(市),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距离文化建设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是功能发挥不够,优势未能彰显。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催生了异彩纷呈的学术流派,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地方文化。从“浙江精神”还衍生出了很多“地方精神”版本。然而,学报在浙江文化、地方文化研究上的优势还未充分彰显,潜力还未完全激发,部分学报在办刊导向上追求基础理论研究,忽视问题研究、专题研究、个案研究。文化引领、传播和服务功能的发挥与新时代要求不相匹配。地方文化栏目论文比例偏低,稳定性有待提高,且外稿比例偏低,与《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实施方案》中对特色栏目校外稿件要求占有相当比例尚有差距。
三是人才队伍有专家缺“大师”。缺少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威望的“大师”及专家、学者,影响到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水平。缺乏优质稿源,由于受经费等限制,组稿困难较大,特别是业界知名的专家学者的稿子更是难以组到。编辑是知识和文化与期刊衔接的最重要中介,在对学术信息鉴审、传播、转化、增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期刊的文化使命构建中起着核心作用。但是,部分编辑缺乏应有的文化自觉意识,没有在期刊体现文化价值方面充分作为。
四是数字化、国际化水平整体有待提高。数字化出版是期刊出版的大方向。但受体制机制、发展思路、技术手段、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制约,学报数字化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目前,除《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在数字化、国际化上走在前列,其他学报进程比较缓慢。“走出去”战略缺失。这种现状直接影响到学术期刊的交流互动,不利于成果运用转化。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学报在国际化的文化交流中更应注重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但浙江高校学报乃至浙江期刊实力较弱和长期存在的评价体系导致其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表现出不自信的文化心态。
三、高校学报参与文化浙江建设的路径
浙江高校学报,就参与文化浙江建设的意义而言,自觉承担使命,积极主动融入文化浙江建设,正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体现,也是文化浙江建设具体化、落地化的必然;就参与文化浙江建设的功能和角色而言,应与时俱进,赋予期刊出版者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做文化建构和创新的引领者、文化传播的推动者,文化服务的志愿者。基于高校学报参与文化浙江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下思路和策略。
(一)持续强化:提升文化引领
在原有基础上的“强化”,必须与时俱进“更进一步”。通过两期工程实施,一大批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涌现,优秀浙学研究人才成长,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站上新高度。以工程项目为牵引,省属高校学科建设得到很大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连续三年名列全国前三,进入国内第一方阵[16]。浙江高校期刊应站在新的平台和起点上,提出新思路,谋划新举措。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重点扶持和提供保障。构建浙江高校学报卓越发展、协同发展、创新发展的新格局,做精做强学报和栏目品牌。按照省委宣传部《贯彻落实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精神主要任务分工方案》,建议省委宣传部综合协调:一是对重点期刊重点栏目进行扶持。如《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丝路文明研究”“法治实践学派及其理论”“浙江大学校史专栏”,《治理研究》(原《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的“浙江现象与浙江经验”,《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智库报告”,以及调研所述高校学报的若干名栏专栏。二是激活动力机制,为学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支持期刊结合重点研究课题,组织开展国际性研讨活动,吸引国内外学者关注、研究浙江现象。在推动文化发展的有关政策中,增加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的细则,在专栏建设、课题研究、人才培养、经费资助等方面提供保障。同时,发挥省高教学会高校期刊分会作用,开展座谈会,交流培训,促进业内信息共享;依托全国期刊博览会(刊博会)平台,加强精品社科学术期刊的宣传推介,研究浙江问题,发出浙江声音。
第二,提高站位,提升标准。进一步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使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广泛弘扬。强化学术精品意识,聚焦“当代浙江”“当代浙学”“当代浙人”“当代浙派”。深入挖掘浙江文化底蕴,积极发掘特色学术资源,深化推进浙江文化研究、新型智库建设等重点项目。对标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扶持优势学科、优势团队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打响和夯实当代“浙学”品牌。
第三,妥善处理好学术独立与社会需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等的关系。不再以“跟随者”身份,而以高质量的研究引领地方特色文化发展,提升知识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全面提升整体学术水平。拓展期刊合作,构建学术联盟,探索校校联合、校地联合和区域化、集团化办刊的新模式。期刊界、学术界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切实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共同促进文化浙江建设战略的实施。要展现发展的精神面貌和探索创新的不懈追求,展现期刊自身的文化诉求和价值趋导。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意识,善于通过补短板等加大建设力度。
(二)注重深化:凸显文化传播和服务
文化浙江是由前期不同程度“自发”向后期高度“自觉”“自信”的发展过程,应当注重通过“深化”质量来提升参与建设的水平。
一是培育浙江人文精神,寻找期刊特色的文化根基。浙江许多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重点工作和重大工程,习近平同志都亲自作出指示,直接领导部署。应大力弘扬浙江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精神品格,为新时代浙江人文精神增添新的元素。坚持“双创”方针,夯实内在学术底气。加强对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和上山文化等文化遗产的挖掘阐释,加强对浙东学派、阳明心学和浙江近代文人思想以及和合文化、浙东海洋文化、治水文化、运河文化、浙江名人等的研究,推出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和标志性成果。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老字号”保护传承。如《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秉持学校“以浙江精神办学,与区域发展互动”的办学特色,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时代导向,突出全局性、前瞻性和现实性。重点、特色栏目有“智库报告”“社会治理”“社会保障”“文化产业政策” “村镇设计与建设”“海洋强省建设”“浙江文化”等。将学术和实践、服务社会密切结合起来。如基于浙江样本、厚植本土素材,形成“枫桥经验”笔谈,“枫桥经验”专题,工大学报智库成果报告会暨“枫桥经验”检察论坛,入选国庆70周年献礼专著《枫桥经验的时代之音》等。有关成果获得政府部门领导的批示和好评,为制定政策决策采纳,被权威期刊全文转载,获得良好反响。
三是强化内容技术两轮驱动,提升期刊国际化数字化传播能力。组织学术议题,建构与议题关联的思想辐射结构,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和内容创新能力,促进社会议题、研究议题与受众议题的不断互动与转换。多媒体的相互融合为数字化出版提供了诸多现实条件,充分发挥内容原创、权威报道、观点提供等方面的优势,强化融合传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深入挖掘“两山”理论的具体实践,广泛宣传信用浙江、智慧城市,擦亮优秀传统文化金名片,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立体的浙江呈现在世界面前。持续扩大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文化整体竞争力。许多大学都与国外开展多种模式的合作办学与文化交流,通过校际间的国际化往来,学报开始在国外传播,积极参与异质文化间的平等对话。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创新,多渠道推送,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增强先发影响力,加强传播效果。通过网络论坛、新闻评论、在线投稿等全方位、立体化的形式扩大读者,形成作者、读者的良性互动,从多方面打造期刊的品牌效应。
(三)力求内化:培养编辑文化自觉意识
以文化人,是文化浙江建设的重要标准,也是文化浙江建设的最终目的。编辑水平的高低和文化素养决定了期刊的文化涵养和价值趋导,因此既要有持之不懈的坚定意志,具备社会责任、文化担当,又要善于细化方法和活化手段。
首先是培养和调动编辑个体的创造力,塑造“文化学术型”编辑。编辑担负着文化发掘、筛选、组织等多种任务。把众多单个作品组成新的不同序列也即组织了一个新的整体,在保留原有意义的同时,新组成的序列也产生了新的意义,最终纳入社会文化的传播体系之中。在这从无到有推陈出新的过程中体现了编辑从文化传播到文化创造,从文化选择到文化建构的双重超越。因此,要充分培养和调动编辑的创造力,这种自觉就根植于文化意识、文化情怀和文化追求。参与文化浙江建设离不开编辑的主体意识、历史意识、时代意识和创新意识,需要在对浙江特色资源和浙江特色栏目学术资源的认知中来确立。一方面要系统调研通识浙江文化的精髓,努力追求栏目的针对性和独特性;另一方面统筹谋划,尽量精细化到专栏中有专题,凸显专栏建设的连续性和开创性。
其次是加强责任编辑队伍建设,邀请专家担任栏目主持人。栏目主持人制和编辑团队建设相结合。鼓励责任编辑积极到学术研究部门去走访,参加学术研讨会。聘请学术视野广阔、学界人脉旺盛的专家做栏目主持人,为栏目出谋划策,构建学报与学术共同体的桥梁;栏目主持人充分运用自身学术水平审稿,为栏目约到更多国内外名家的优稿,从而提高栏目整体质量和影响力、美誉度。笔者所在学报已在部分栏目设立主持人,如“改革开放声屏40年·西湖论坛”笔谈邀请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和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姚喜双教授,“枫桥经验理论与实践”笔谈、“社会治理专题”等邀请浙江工业大学文化与法制研究中心暨文化法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石东坡教授担任主持人,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和口碑,将继续常态化推行。通过主持人的引领,编辑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广为结交学者,提升素质能力,使得特色栏目在学者中的影响迅速扩大。
最后是在数字化、网络化出版进程中,“大出版”格局重塑人才结构。要把握出版生态环境变化,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界限,充分整合学术资源、人力资源,补给多元化学术创新资本。增强复合式编辑技能,精心策划,精准渗透,有效融合,相互支撑和推动专栏的特色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的文化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出现了千载难逢的“盛世崇文”和“盛世崇浙”景象。高校学报和学报编辑要深刻体认文化浙江在“六个浙江”建设中的中枢地位,坚守社会责任和使命,积极定位并置身于社会文化产出传播和共建共享的机制与进程中,切实发挥优势特色,争做引领时代风气的先行者、先觉者、先倡者,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方面发挥更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