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玛多县那尔扎金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探讨

2019-01-03廖为福胡朗明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北西闪长岩石英

廖为福,祁 特,胡朗明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化探大队,江西 南昌 330000)

1 大地成矿条件

矿区地处东昆仑~柴达木早古生代~早中生代复合造山系、西秦岭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复合造山系、巴颜喀拉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复合造山系三大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自古元古代以来,区内经历了长期的、多旋回构造发展演化,为区内铜、铅、锌、金等多金属矿的形成提供了地质前提。其中,中新元古~晚古生代构造运动为块状硫化物型铜、钴矿床提供了最合适的地质构造前景。晚古生代一三叠纪构造岩浆旋回为铜(金)矿(化)点提供了条件。晚三叠纪碰撞造山运动为金、银多金属矿产提供了物质来源。

2 区域成矿条件

2.1 地层条件

通过对该区域成矿特点的总结及与区域对比,与金、银等贵金属有关的地层主要为金水口群、鄂拉山组、马尔争组;与铜(钴)有关的地层主要为柴北缘造山带的滩间山群、昆南带的万保沟群和浩特洛洼组及阿尼玛卿带的马尔争组等。

2.2 构造条件

区域上已知矿床(点)产出,均不同程度上受断裂或褶皱控制。尤其是断裂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更为密切。区域上昆中、昆南两条断裂具有延伸大、切割深、活动时间长等特征,不仅控制着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还控制了区内物化探异常、矿床(点)空间展布。次一级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是成矿流体的主要运移通道和沉淀空间,直接控制着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以及产状,如果洛龙洼金矿主要控矿构造以近东西向断裂为主;按纳格金矿产在主干断裂构造带旁侧北西向、北东向次级断裂构造中;坑得弄舍多金属矿主要控矿构造为二叠系马尔争组火山岩与石炭系浩特洛洼组灰岩的层间断裂破碎带以及断裂附近灰岩和凝灰岩的构造裂隙,厚大矿体大多产在断层拐弯处拉张破裂形成的容矿空间。

2.3 岩浆岩条件

区域岩浆活动包括前兴凯期、兴凯期、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岩性从基性~超基性到中性~酸性,均有出露。其中华力西期~印支、燕山期火山活动强烈,与铜、钴、银等多金属矿成矿关系密切,形成了督冷沟铜钴矿、坑得弄舍多金属矿等喷流沉积叠加后期热液改造型矿床。印支期岩浆岩属于陆壳型花岗岩,分布范围广、规模大,为成矿提供了大量热水和热源,将成矿元素从矿源层、矿源体中的活化迁移出来,搬运的有利的空间环堆积成矿,因此印支期是区内侵入岩成矿的主要时期,印支期花岗岩与矽卡岩型、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的形成关系十分密切,是区内重要成矿时期。

3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的东段,昆南断裂的北侧,地层从老到新出露有中元古代苦海杂岩、早中二叠世树维门科组和马尔争组、晚二叠世格曲组、第三系贵德群及第四系等。区内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晚二叠世格曲组地层的断裂带中,地层为一套滨~浅海相砂砾岩沉积,下部以砾岩为主,上部则以砂岩为主,局部夹火山岩,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南西。

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断裂发育有北西向、北东向、北北西向三组。其中北西向断裂为矿区范围内规模最大的断裂,横穿整个矿区,长度大于3km,该组断裂分布于矿区中部,被北东向断裂所切割。深大断裂形成的同时还派生了大量的次级断裂,这些次级断裂带为矿区成矿提供了运移的通道和沉淀场所,矿区北西向脉状矿体正是这一成矿作用的反映。

矿区岩浆岩主要为中酸性岩脉、岩滴,岩性有闪长岩、黑云母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闪长岩。与成矿关系密切主要为黑云母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脉,脉体呈近东西向展布,倾向南,产状与区域地层相一致,长度可达1km以上,宽度达1米~10余米。

4 矿体特征

4.1 矿体特征

地表圈出的金矿体主要有10条,其中9条均赋存于破碎带中,仅1条产在石英脉中。矿体严格受北西向构造破碎带控制,构造破碎带的规模决定了矿体的规模,构造蚀变带规模越大,矿体宽度越大。矿体地表形态呈透镜状、脉状,局部具膨胀缩小,走向具歼灭再现现象。矿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倾向南西,倾角34°~59°。矿体长80m~270m,宽度多为0.6m~7m。金品位一般在1.32g/t~9.38g/t,最高可达26.5g/t以上。

4.2 矿石特征

矿石类型主要为破碎蚀变岩型,仅见1条石英脉型。矿石中硫化物大多呈细脉状,沿裂隙充填。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毒砂、闪锌矿等,次生蚀变矿物有孔雀石、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绿泥石、绢云母、少量方解石。矿石结构主要有碎斑结构、碎裂结构、糜棱结构、填隙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角砾状构造蜂窝状构造、斑杂构造、细脉状构造、块状构造等。

4.3 矿化围岩蚀变

矿体大多与围岩界线清楚,局部地段矿体与围岩呈渐变关系。矿体的顶、底板围岩随位置不同而不同,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黑云母闪长岩、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等。矿体上、下盘均有构造角砾岩出现,在靠近矿体部位围岩蚀变强烈。局部下盘有较强蚀变的围岩本身也是矿体,而其上盘只有轻微矿化。矿化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碳酸岩化、褐铁矿化、方铅矿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等。

5 成矿条件分析

5.1 构造与成矿关系

矿区存在北北东向、北西向和北东西向三组断裂构造,目前发现的所有金矿(化)体均产于北西向构造破碎蚀变带中。说明断裂构造是本区金成矿的最重要的控制因素,持续的构造活动为岩石中金的活化、运移提供了必要条件,也为金的富集沉淀提供了最重要的场所。

5.2 地层与成矿关系

晚二叠世格曲组为一套滨海相碎屑岩,主要岩性为砾岩、砂岩、火山岩,发现的10条矿体,有8条产于此套地层中。据1:50000水系报告对该地层中微量元素中成矿元素的统计,Au、As、Hg、Pb、Zn、Cu等元素略高于全区平均值,Ag、Sn低于全区平均值。说明格曲组地层本身并不具备矿源层性质,而矿体赋存其中,分析是因该地层岩石物理特性较脆,空隙较多,构造活动强烈,是后期成矿物质的储存场所,提供储存条件。

5.3 岩浆岩与成矿关系

区内酸性岩浆活动弱,规模小,但在空间、成因上与金矿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①岩体中Au丰度高,在对区内黑云母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岩石样中金含量统计看,黑云母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金平均含量23.4×10-9。②从金分布规律上看出,金矿(化)体多分布于岩体边部构造破碎带中,部分则产于岩体(碎裂石英闪长岩)中。

6 矿床成因的初步认识

(1)矿体与构造蚀变岩和石英脉有关。区内最主要的金矿石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其中,含金最富的岩性为黄绿色的碎裂岩,少部分为充填于张性裂隙中细小石英脉及碎裂黑云母闪长岩。矿石中可见有细粒的黄铁矿、黄铜矿、毒砂、孔雀石、褐铁矿等沿裂隙分布,呈细脉状。

(2)从围岩蚀变来看,区内矿石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毒砂矿化,孔雀石化、褐铁矿化及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一般蚀变沿裂隙比较发育,矿体中心及其近侧表现为绿泥石化,并见有黄铁矿化;围岩则主要表现为绢云母化等。

(3)从控矿因素的分析来看,晚二叠世格曲组碎屑岩作为矿床直接赋矿围岩;其后整个东昆仑地区大的地质运动形成一系列EW-NW向深大断裂等大型构造以及在这些大构造旁侧衍生的小型次级断裂构造,形成极好的导矿容矿空间;此间,该区又发生多期岩浆多期侵入活动。总的来说,断裂构造是成矿最重要的因素,地层充当成矿期浅部领域内发育各种脆性控矿构造的良好围岩,以及在含矿流体的运移、聚集和定位过程中,充当良好的隔挡层。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区内金矿床类似于东昆仑成矿区大多数金矿床,属于构造蚀变岩金矿。

猜你喜欢

北西闪长岩石英
石英及方石英的碱浸动力学研究
四川得荣新州辉长闪长岩体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泰国普龙矽卡岩型铜金矿床闪长岩锆石U-Pb定年及意义
拉萨地块西段尼雄地区早白垩世晚期花岗闪长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关于宽带石英滤波器配套谐振器的选用
闪长岩在双层碎石封层中的应用
“北西”系列爱情类型片的创新方式和本土化价值实现
过夜
《北西2》瞄准华语爱情片新纪录
严重楔状缺损石英纤维桩树脂修复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