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L-33/ST2信号通路与卒中

2019-01-03田璇裴璐璐王潇刘新静许予明宋波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胶质硬化缺血性

田璇,裴璐璐,王潇,刘新静,许予明,宋波

卒中是全世界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也是我国第一位的致死、致残性疾病[1]。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及其受体ST2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过敏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等,是潜在的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2]。近来,许多研究证实IL-33/ST2信号通路也参与了卒中的发病机制。本文就IL-33/ST2信号通路在卒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IL-33、ST2及其信号通路

1.1 IL-33的结构与分布 IL-33位于人类9号染色体(9p24.1)的IL-33基因编码,全长有270个氨基酸。N端具有螺旋-转角-螺旋同源结构域,对其核定位、与异染色质结合和转录抑制因子功能很重要[3]。位于细胞外的C端是IL-1样结构域,可以与受体ST2结合。在健康的人体组织中,IL-33主要在基质细胞中表达,包括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及特化的成纤维细胞[4]。IL-33也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广泛而丰富地表达,现在普遍认为IL-33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表达[5]。

1.2 ST2的结构与分布 ST2是Toll样受体/IL-1受体超家族的一员,是IL-33唯一的受体,其编码基因IL1RL1位于人染色体2q12.1。由于选择性剪切,ST2主要有两种亚型:ST2L和sST2。ST2L是一种跨膜型受体,其结构包括细胞外、跨膜、细胞内结构域3部分,细胞外结构域可与IL-33结合;sST2是一种细胞外结构域与ST2L相似的可溶性受体,因其可与STL2竞争结合IL-33从而阻断IL-33/ST2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所以又被称为“诱骗受体”[6]。ST2可由不同的免疫细胞产生,包括巨噬细胞、T细胞和肥大细胞,其在CNS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仍然存在争议[6]。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流式细胞术ST2在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中大量表达,在少突胶质细胞中没有表达[5]。

1.3 IL-33/ST2信号通路的激活 作为炎性因子,IL-33在细胞损伤或坏死时被释放至细胞外,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被释放的IL-33激活ST2L,而后募集IL-1受体辅助蛋白与ST2L形成异二聚体复合物,启动下游信号通路,依次募集髓样分化初级反应蛋白88,IL-1受体相关激酶1或4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受体相关因子6(TNF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TRAF6进一步诱导丝裂原相关蛋白激酶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酶抑制剂途径的信号转导,激活许多炎症介质和转录因子的产生,如p38、c-Jun氨基末端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NF-κB,最终驱动Th2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产生[7]。IL-33还具有调节NF-κB等转录因子活性的转录调节特性[7]。在细胞应激时,IL-33、ST2L和sST2的表达均有所上调,IL-33同时也与sST2结合,阻断IL-33/ST2L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是机体避免IL-33过度激活的一种调节机制[8]。

总之,IL-33是参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重要介质,IL-33/ST2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诱导Th2免疫应答,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2 IL-33/ST2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前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IL-33/ST2L轴表达模式的研究很少。在一项关于动脉内膜切除术样本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中,ST2L在有症状和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中的T细胞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内表达程度相似,而在有症状患者斑块的巨噬细胞内表达显著增多。基于这些观察结果,作者假设IL-33/ST2L轴驱动斑块的形成和最终破裂,然而由于样本量较小没有得出因果关系[9]。最近又有人提出IL-33可能通过诱导趋化因子CXCL1的表达参与斑块进展[10]。然而,目前的总体证据还是支持IL-33具有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的结论,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实现:诱导T细胞发生Th1向Th2极化、增加动脉粥样硬化保护性天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IgM抗体、抑制泡沫细胞形成、刺激2型固有淋巴细胞、促使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和增加调节性T细胞[11]。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ST2水平较高,而IL-33水平较低[12]。此外,sST2被认为是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水平与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如LDL-C、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12]。

3 IL-33/ST2信号通路对卒中的影响

3.1 IL-33/ST2信号通路对缺血性卒中的影响IL-3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遗传变异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Liang Guo等[13]对中国北方缺血性卒中患者及健康人群的IL-33基因进行SNP基因分型测定,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只有rs474217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显著相关,是缺血性卒中的保护因子,为研究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契机。

IL-33/ST2信号通路可通过影响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调节卒中后炎症反应等影响卒中严重程度。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处理后的小鼠IL-33 mRNA和ST2水平显著增高[5]。ST2受体缺陷可增大梗死体积,增加神经元死亡,加重组织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体外应用IL-33可显著减少小鼠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14]。然而,Yi Luo等[15]发现小鼠MCAO处理后IL-33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但处理前注射IL-33仍可明显改善处理后的神经功能、减少细胞水肿和梗死体积。大量研究表明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是疾病进展的主要原因,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IL-33/ST2信号通路参与调节缺血性卒中后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IL-33可调节Th1/Th2平衡和Th17应答改善缺血性卒中的预后,具体表现为促进Th2抗炎免疫应答和抑制Th1、Th17免疫应答[14-15]。IL-33还可通过增加缺血灶周围M2型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和IL-4表达及降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14]。最近,Yuanyuan Yang等[5]证明IL-33/ST2信号通路可诱导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变并刺激其产生IL-10发挥对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IL-33/ST2信号通路还可以影响缺血性卒中的预后转归。目前,有关缺血性卒中发生后人体内IL-33水平变化的研究结果不相一致,但是仍然提示IL-33可能是缺血性卒中潜在的诊断及预后标志物[14,16-17]。sST2对缺血性卒中的影响目前研究结论较为一致。较高的sST2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较高的NIHSS评分和梗死体积及不良的功能预后(mRS评分>2分)相关,且多因素校正后仍为卒中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14,18-21]。sST2还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是AIS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预测因子[20-21]。而Benjamin Dieplinger等[18]发现较高的sST2虽然与AIS发生后90 d全因死亡相关,但多因素分析后无预测价值。总体而言,目前的研究结果支持sST2可能是缺血性卒中诊断、并发症及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3.2 IL-33/ST2信号通路对出血性卒中的影响IL-33/ST2信号通路可能对ICH有神经保护作用。研究发现,ICH小鼠的脑组织IL-33明显降低,ST2L显著增高。经脑室注射IL-33可减轻ICH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和脑组织水肿,减少细胞死亡,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表达、细胞凋亡与自噬,而经脑室注射sST2则会促进细胞凋亡与自噬,加重脑组织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22]。

IL-33/ST2信号通路可能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有神经毒性作用。SAH患者脑脊液中ST2升高,SAH小鼠IL-33表达上调并伴有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升高,表明IL-33/ST2信号通路可能在SAH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23-24]。Jiangbiao Gong等[25]进一步发现血清IL-33随着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程度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升高而显著升高,血清IL-33是发病后6个月死亡和不良预后(GCS评分:1~3分)的预测因子,提示IL-33可能为其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IL-33/ST2信号通路与卒中密切相关,不仅可以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还可以通过调节卒中后炎症反应,尤其是诱导小胶质细胞向M2型转变和Th2免疫反应,从而影响卒中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和预后。IL-33及其受体sST2是卒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为卒中的诊断和预后预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IL-33/ST2信号通路在卒中发病机制、炎症调节和预后转归等方面的作用还需要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与进一步的基础研究。

【点睛】IL-33/ST2信号通路与卒中密切相关,可通过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卒中后炎症反应影响卒中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及预后。

猜你喜欢

胶质硬化缺血性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转化体内诱导研究进展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研究神经胶质细胞的新兴技术
人类星形胶质细胞和NG2胶质细胞的特性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