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体会
2019-01-03张慧娟
张慧娟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丹阳 212300)
房颤是由于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诸多小折返环造成的房律紊乱,是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治疗不及时不仅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老年群体房颤发病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发生该病以后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负性情绪,对临床治疗极为不利,因此,有效护理作用不容忽视,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8例老年房颤患者,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房颤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19例,其中,实验组男11例、女8例,年龄60~83岁,平均(66.7±2.4)岁;实验组男13例、女6例,年龄61~85岁,平均(68.1±2.5)岁,两组患者无其他重大障碍功能和精神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实行一般护理,主要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以及运动指导等。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首先,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及时准确了解其实际病情和基本情况,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微笑和温柔的状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房颤发生的诱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其次,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其产生抑郁焦虑的负性情绪,护理人员要制定个性化的疏导方式,消除和缓解其负性情绪,使患者可以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再者,护理人员要指导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运动、以及日常行为等,确保其饮食正常、作息规律、运动适量,进而起到调节负性情绪的作用;最后,护理人员还应该对患者家属进行引导,鼓励家属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帮助和精神支持,让其可以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怀,通过家属的包容和理解,影响和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评分越高则负性情绪越严重[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
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评定,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有不同程度抑郁焦虑负性情绪,干预前,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在入院时SDS评分(56.52±1.58),SAS评分(55.32±2.18),实验组在入院时SDS评分(55.78±1.37),SAS评分(56.12±2.03),干预后,常规组SDS评分(53.37±1.41),SAS评分(52.87±2.09),实验组SDS评分(37.51±1.53),SAS评分(36.82±1.13),实验组SDS评分和SAS评分要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房颤发生的概率逐渐上升,该疾病的发生会引发诸多并发症,治疗不及时会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威胁,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承受能力变弱,在发生该疾病以后容易产生抑郁焦虑负性情绪,对治疗和康复非常不利。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而实施的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护理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知自身的疾病情况,还可以有效缓解其心理的负性情绪,进而保持正常心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发展[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其SDS评分和SAS评分都要明显优于常规组,说明护理效果比较良好。
综上所述,在老年房颤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抑郁焦虑的负性情绪,护理效果和价值较高,值得在老年房颤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