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创面伤口的换药处理方法探讨
2019-01-03李禄元
李禄元
(大竹县高穴中心卫生院,四川 达州 635104)
在外科门诊中,清创和换药是最为基础和常见的伤口处理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清创伤口创面的失活、坏死组织,腐肉、异物以及其他可能对伤口愈合造成不良影响的组织或物质,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清创和换药操作的好坏与手术质量以及伤口愈合速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1 换药常用的药液及引流
临床上进行创面伤口换药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鞣酸软膏、鱼石脂软膏、凡士林纱布等,该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对创面进行清洁,并起到抗感染、消炎以及润滑、引流、保护创面肉芽组织等作用。(2)生理盐水,其主要作用是对创面进行清洁且不会对肉芽组织产生刺激,能够促进创面愈合。(3)高渗盐水,指3%~5%的高渗盐水,主要作用是吸出水肿的肉芽创面中的水分,从而达到消除水肿、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4)氧化剂,主要作用是通过药品释放的氧在伤口内形成有氧环境,抑制厌氧菌和破伤风杆菌的生长,常见的有3%过氧化氢溶液、1/5000高锰酸钾溶液。(5)消毒剂,主要是通过对化脓的伤口进行冲洗以达到杀菌消炎的目的,常见的有0.05%~0.15%碘伏。(6)抗生素,主要是为了防止伤口感染,常见的有利凡诺、呋喃西林、庆大霉素等。(7)引流物,临床上多以纱布条或橡皮片作为引流物。
2 手术创伤处理方法
在伤口清创操作中应当遵循尽量减少对组织的损伤,促进组织修复和愈合的原则。操作者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首先对患者伤口进行冲洗,对创面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并彻底止血。如果创面较脏则可以使用纱布蘸医用软皂进行清洗,清洗时需注意动作轻柔。在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时要根据季节注意生理盐水的温度。如果患者创面面积非常大,在操作过程中要做好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保温工作。在进行清创操作时要做到准、轻、快,不可粗暴操作,切忌用钳子夹到伤口内的大片组织。在对伤口进行缝合之前要保证伤口内的异物、失活组织等清除干净,然后按照层次依次缝合。在清创缝合完成后每2~3天要观察一次伤口,并对伤口分泌物、感染情况、敷料潮湿度等进行检查。如患者伤口感染严重可以通过早期间断拆线并分开刀口放置引流来进行处理,每日更换敷料。如患者缝合针眼处出现红肿、流脓等现象,应当使用无菌棉球清除脓液,并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必要时可将相关缝线拆除。
3 创面水肿处理方法
水肿是伤口创面常见的一个临床表现,针对创面水肿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如患者伤口位于四肢且为较大挫伤,可以通过将患肢抬高或者限制肢体活动来减轻水肿。(2)保证伤口包扎松紧适当。(3)如患者伤口位于关节附近则应使其关节保持功能体位。(4)清除患者伤口创面的坏死、感染组织等。(5)保证患者营养摄入充分。
4 感染伤口的局部处理方法
首先,对于患者出现严重感染、水肿的伤口以及坏死组织可以通过高渗盐水湿敷法降低细菌浓度,并通过清除坏死组织。第二,对患者应用抗生素。如果条件允许,应对患者感染伤口进行细菌学检查,从而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如条件不允许则可通过观察感染伤口分泌物的颜色、气温、粘稠度来初步判断细菌类别,例如脓液黏稠,为黄色奶油样,通常为全葡菌感染;脓液稀薄,淡绿色有特殊甜腥味,多为绿脓杆菌感染。另外,还要根据患者的伤口位置、感染严重程度等合理选择抗生素。
5 切开脓肿清创方法
对于伤口出现脓肿的患者,医生首先要以脓肿中心为圆心使用碘伏进行消毒,消毒面积为脓肿直径的两倍。然后对患者伤口脓肿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从波动感最明显处切开脓肿,使其内容物自然流出。待脓液流干净后使用干纱布进行擦拭,必要时可以使用刮匙进行彻底清理。
6 结 论
在对患者进行清创和换药操作时,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和相关的操作规程,保证有效的清理创面,在换药中做到先换无菌伤口,后换有菌或感染伤口。对于患者创面伤口出现的水肿、感染、脓肿等问题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促进患者伤口尽快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