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理论在普外科患者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指导作用
2019-07-29郑里乐何红月范玮琴
黄 娟,郑里乐,何红月,范玮琴,吴 吟
(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室,广东 佛山 528000)
普外科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围手术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不但要了解病人的病情,同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术后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1]。研究认为,传统的护理记录过程较为繁琐,且不能详细描述患者病情等,护理记录描述的情况与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偏差,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2]。因此本人就将以目标导向管理理论为指导。对普外科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以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普外科住院和手术患者60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随机分两组,目标导向组30例,其中合并心律失常3、高血压23、冠心病疾病4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45~75岁;对照组30例,其中合并高血压25、心律失常2、冠心病疾病3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5~7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对普外科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而目标导向组根据目标导向的要求,制定目标导向管理内容,缩短护理人员书写和护理交接交接班的时间,同时及时向患者家属动态的汇报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以目标管理为导向,设计交班表,内容包括了有患者姓名、床号、日期等。接班人/交班人交代患者的术后输液情况,术前、术后护理,准确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指导患者科学的饮食和早期的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针对患者术后并发症,以此作为目标导向管理内容,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1.3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的评估采用护理满意度量表,量表总分100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评分分值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而定性资料采用率描述,并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后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交班表填写时间的比较
目标导向组的交班填写时间为(30.65±4.23)min,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护理满意度评分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后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交班表填写时间的比较(±s)
表1 两组后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交班表填写时间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交班表填写时间(min) 护理满意度评分(分) 住院时间(d)目标导向组 30 30.65±4.23 96.32±12.36 5.32±1.30对照组 30 48.63±7.12 81.27±10.74 7.84±1.25 t 5.87 6.32 3.26 P 0.001 0.001 0.03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目标导向组患者1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出现胃肠麻痹,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肺部感染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血流动力学的情况
目标导向组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例 [n(%)]
表3 两组术后血流动力学的情况(±s)
表3 两组术后血流动力学的情况(±s)
组别 例数 HR(次/min) MAP(mmHg) CI(L/min.m2)目标导向组 30 72.33±10.45 80.36±10.54 3.54±0.21对照组 30 80.21±12.69 83.45±12.65 3.39±0.65 t 1.23 0.58 1.61 P 0.62 0.23 0.71
3 讨 论
目标导向管理内容认为,在对普外科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时,要注意护理人员术前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仔细的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重要性,消除患者的恐惧,使患者能平静地对待手术[3]。对于有抽烟、喝酒不良习惯的患者,护理人员需戒劝戒其戒烟戒酒,并且对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保证呼吸道的通畅[4]。此外,术前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和过敏史,加强对患者心功能的评估,评估其对手术的耐受性,同时保证患者术前有充足的睡眠[5]。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制定目标导向管理内容时,需特别进行术前病情评估,保证患者满足手术的相关适应症,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合并有心律失常的,则需要用药物控制时心率,合并高血压则需要把血压控制在180/110 mmHg以内,以降低手术的风险,必要时可以给予药物辅助治疗[6-7]。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者的病情,同时做好保暖工作,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目标为导向的管理理论要求,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目标,以缩短交班记录的时间,提高护理的质量。特别是在对于手术后的患者,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现,制定相应的目标导向管理内容。针对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等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以预防切口裂开,同时要纠正低蛋白血症,减轻切口的感染[8-9]。对于有呼吸道感染可能性的患者应协助其进行翻身拍背排痰,或雾化吸入处理[10]。对于害怕疼而不敢下床活动的患者,应制定相应的目标管理内容,包括有对患者进行下肢按摩、被动地移动下肢或者是温水擦浴等,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以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11]。同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对于出现肠黏连或肠梗阻的患者,可进行相应的胃肠减压处理,减少其类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制定目标管理为导向的护理,可以使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护理目标之间的关系,做好相应的护理项目,减少因为护理人员的主观因素而引起的护理缺陷[12]。本研究以目标为导向进行的护理,首先明确目标,并且根据患者进行制定护理相应的措施,包括术前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术后针对患者的情况,采用了以目标为导向的护理内容,本研究结果显示,目标导向护理后,可有效的缩短书写的错误率,提高了护理的质量,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还可以使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目标导向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改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没见统计学意义,其可能原因已纳入的病例数较少,而观察的时间较短有关,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