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升高校班主任工作机制实效性的思考
——以H 大学为例

2019-01-03郭志平姚会彦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考核

郭志平 芦 茜 姚会彦

(浙江海洋大学 学生处,浙江 舟山 3160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因此,如何坚持立德树人,“让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理应成为广大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1]“00”年代前后出生的大学生,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选择多元性特征非常明显,在其价值观构建过程中容易出现迷茫、困惑甚至混乱。同时,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社会和家庭又对其寄予厚望。现实的困惑与未来的期望让大学生这个思想最敏感最活跃的群体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需要“亦师亦友”“亦兄亦长”的人生关怀,而高校班主任由于自身的独特作用恰恰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这样的功能。但是,从现实状况看,高校班主任工作机制存在一定问题,其实效性提升需要进一步强化。本文以提升高校班主任工作机制实效性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H 大学班主任工作队伍与制度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分析班主任队伍在选拔、培养、激励、考核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生成的原因,并提出提升高校班主任工作机制实效性的制度路径,使班主任“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采用自行研制的调查问卷,以实地发放问卷、网络在线发布问卷、个案分析和重点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在2017 年5 月进行,以H 大学全体班主任为样本,共发放问卷225 份,回收问卷218 份,有效回收率为96.9%。问卷设计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班主任基本概况,主要了解H 大学班主任的结构及组成情况;其二,班主任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了解在班主任选拔、培养、激励、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三,班主任与辅导员、学生导师等思政队伍的职责分工等内容,主要了解思政工作队伍内部工作界限和分工等问题;其四,班主任工作期望,主要了解班主任对自身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心理期望和职业诉求。样本覆盖了学校所有专业,可以客观地反映调查对象班主任工作开展的现实状况。

(一)班主任性别、年龄及工作年限调查。在对班主任基本情况的调查中发现,班主任队伍中男教师占比54.6%,女教师占比45.4%。同时,班主任年龄及工作年限方面的调查数据显示,班主任以中青年教师为主,40 岁以下的班主任在参与调查的群体中占76.1%,78%的班主任工作年限不超过15 年。

(二)班主任职称与学历方面的调查。担任班主任的教师以讲师、副教授为主,其中讲师数量占班主任总数的48.5%,副教授担任班主任的为37.6%,教授所占比例偏低,仅为6.9%,这与实际教师职称人数及比例不相符合;在学历方面,班主任学历总体比较高,绝大部分具有硕士、博士学历,其中博士研究生比例达到45.9%。

(三)班主任所在专业与班级专业相关性调查。在对班主任所带班级与班主任自身所在专业的相关性调查中,有80%以上的班主任认为所带班级的专业和自己所在专业的有很强的相关性。这有利于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学生的专业成长。

二、问题关注

历年来,各个高校非常重视班主任工作,在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方面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并采取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措施。此次实证调查表明,总体上,H 大学班主任工作积极向上,乐于奉献,自我认可度比较高。但调查也发现存在班主任配备比较困难、工作界限不清、考核机制有待优化、工作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一)班主任配备比较困难。众所周知,班主任应为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熟悉班级管理、教学经验丰富、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在学生中有较高威望的教师。但在新生班主任配备时,主动承担者“寥寥无几”,多数班级的班主任需要组织安排。高职称教师不愿担任班主任现象更是突出,甚至有个别学院在安排大一班主任时出现较大的困难,存在个别教师不服从安排、拒当班主任的情况。

(二)思政人员工作边界不清。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2]由此可以看出,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对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工作内容上要有所区分,而不能出现职责不清、界限不明的状况。但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辅导员与班主任角色不清或弱化班主任工作的现象。学生有事情第一时间找辅导员;学生出了问题,学校第一时间找辅导员;学生有困难,家长第一时间找辅导员。辅导员在绝大部分场合首当其冲成为被询问和求助的对象,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班主任工作被弱化甚至被取代的情况。在调查中还发现,正是由于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界限不清,使得辅导员作为管理者直接指挥班主任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在工作出现交叉时二者容易产生互相推诿或重复劳动,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在对是否同意“辅导员的职责是有分工地对全院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如心理辅导员、就业辅导员、资助辅导员等),班主任的职责是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全面管理、指导学生”这一提法的调查中,有19.7%的调查对象不清楚二者的分工,有40.4%的调查对象不同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界限和职责范围比较模糊。

(三)工作考核机制有待完善。为了加强班主任工作,学校在2015年制定并颁布《H大学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该办法在考核日常工作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班级学生在学科竞赛、学术创新的绩效考核,评出“班主任工作突出业绩奖”和“优秀班主任”并给予奖励。调查显示,广大班主任对这一制度的满意度比较低。其中,非常满意的为0.9%,满意的为7.8%,比较满意的为12.4%,一般满意的为41.3%,不满意的为37.6%。同时,调查发现《考核办法》实操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考核办法》已经相对比较详细反映了班主任的工作,但是其中的指标设计并不能同班主任的实际工作相吻合,有的甚至出现指标衡量“张冠李戴”的情况。通过考核,尽管学校可以把“业绩突出”和“优秀班主任”评选出来,但这并不能让考核真正达到激励的目的。实际上,考核仅仅是激励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而如何建立让班主任们感到公平、公正、公开价值得到体现的工作考核机制,已成为加强班主任工作队伍建设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思政工作能力有待提高。H 大学作为海洋类高校,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多为工科或理科专业背景,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相对缺乏,在育人工作中难免出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科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而从其他岗位人员中选聘的班主任,在学业指导方面的能力储备也相对不足。面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学生突发事件处理等重大问题中,有些班主任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都有待转变和提升。在对“您觉得自己能否胜任目前的班主任工作”的调查中,尽管有71.1%认为完全胜任或能胜任,但是仍然有28.9%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或“能力一般”。

三、原因探讨

针对调查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班主任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班主任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原因。

(一)部分班主任育人意识较薄弱。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职称晋升而不是本着育人的目的。因此,在担任班主任过程中,自然而然对工作投入不够,甚至是勉强应付。同时,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压力较大,对班主任工作的投入精力有限。针对为什么要当班主任的调查中,调查对象认为出于评职称的需要的占40.8%,学院硬性安排的占37.2%。在认识上,认为“教师除了教学、科研外,也有育人的责任”的占56.9%,这反映出尚有约40%的调查对象并未认识到“育人”是教师的应尽职责。

(二)事务繁杂且压力比较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班主任与辅导员之间的职责分工不够清晰,存在职责交叉、重叠问题,班级事务性的工作牵扯班主任较多的精力。89.5%班主任觉得自己担任班主任非常尽心或尽心,86.3%的班主任认为工作压力比较大,而压力大的原因,有80.2%选择了来自“担心学生发生突发意外事件”,有53.9%的班主任同时也选择了“学生事务繁多,疲于应付”。这也促使高校在采取措施如何尽可能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也要减少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介入学生事务情况,提高指导、服务学生的工作效率。

(三)考核办法激励性待提高。对班主任工作考核要全面综合考虑,既要注意对班主任育人过程的考核,又要对班主任育人业绩有所回应,做到“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如果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过于注重业绩,则会陷入唯分数或指标的尴尬境地;如果过于注重过程,没有指标的牵引,则会出现实操性不强、指标不明的情况。因此,班主任考核要做到过程与业绩齐头并进。从目前班主任的激励政策看,班主任工作与教师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的关联度不够,工作成效在职称评审中体现不明显。这些因素,均不利于调动大多数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对“您对现在的班主任工作状态不满意的原因”调查中,认为“班主任工作津贴与工作付出不成比例”占76.6%,认为“工作太繁杂”占67.9%。在对“您觉得班主任工作考核应该注重”的调查中,认为应该注重“班级学生的评价”的占89%,而选择“学院领导和学工办辅导员的评价”以及“班里学生在学科竞赛、科研成果和各级各类的评比荣誉等业绩情况”和“学生违纪等负面情况的数量”各占34.4%、38.5%、33.9%。

(四)班主任角色体现度不高。尽管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疏于对班主任的培训,班主任之间相互交流力度不够。在校级层面,对班主任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学生进校和离校两个关口,即新生、新任班主任工作培训与毕业班班主任培训,除此以外很少组织其它培训。在学院层面,则班主任工作会议较常规,但专题培训不多。另外,在学校各类荣誉评比中,班主任及其角色体现得不明显。同时,在对优秀班主任的表彰宣传方面力度不够,优秀班主任在广大师生中的知晓度不高、影响度不大。

四、对策建议

根据此次调研的基本状况和分析发现的有关问题,同时也结合对浙江省内外三十余所高校在班主任工作机制进行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落实政策,提高身份认同。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首先要在选聘班主任时提高班主任的身份认同,从内心增强教师对班主任这一岗位的认知。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任何一位教师、学校管理人员都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和责任,不能逃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教师要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1]教书和育人是同一教育活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书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每位教师不仅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承担起着育人职能,而且也要在实践中切实发挥育人的功能。为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要求,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或规章制度,明确每位教师和工作人员在一个聘期内必须有承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历,把“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2]这一精神落到实处,使之具体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只有解决了“顶层设计”的问题,才能在“大思政”格局上提高广大教师担任班主任的身份认同,形成教师人人乐当班主任、乐于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培训,提高思政工作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与行为时刻受到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高校班主任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人员,需要在学生管理、教育和服务方面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此,要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力度,积极创新班主任培训方式和形式,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提高班主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在组织班主任例行培训的基础上,定期组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组织班主任外出考察学习,选派班主任外出参加更高层次思政工作培训等。

(三)完善制度,创新考核机制。学校要对班主任工作绩效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作为对班主任奖惩、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使班主任工作真正成为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有效打破现在班主任工作一成不变的沉闷现象,激发广大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活力。因为班主任工作成效与所带班级学生学习、生活情况高度相关,在考核时,应加大所带班级全体学生评议的比重。在考核等级上,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级别进行考核,改变此前班主任考核等级基本处于优秀和合格“两极化”的倾向。为了体现“班主任工作是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基本职责之一”的思路,改革工作津贴的计算方式,将班主任工作量纳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同时按照考核等级设定相应系数。在班主任考核结果应用方面,要明确班主任考核结果在评优评先、职称职级晋升等方面的应用,可以把班主任考核结果优秀等级同校内教学类成果或奖项以及指导学生竞赛获奖等相匹配,同教师聘期考核相衔接,增加考核结果在班主任个人发展中的实际应用。

(四)形成合力,推进协同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构建高校思想政治责任体系,实现全员育人”,“高校要重点抓好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三支队伍建设,带动全校师生员工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多点发力、形成合力、共同育人”。[1]要明确辅导员与班主任的职责分工,形成相互配合,互相支持,有效沟通的工作框架。要探索实施“导师制”,在按照规定在配备好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同时配备专业成长导师。专业成长导师主要从专业老师中选聘,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科研等进行“项目制”服务,班主任与导师共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如果说辅导员是面向学院全体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突出“职能制”为特点,班主任是面向班级提供全方位服务,以“综合管理”为特点,那么导师则是面向部分同学提供“项目制”的服务,以“个性化”服务与教育为特点。使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之间形成了纵向、横向相互配合,“线、面、点”相互衔接与协调的育人机制,也打通了学生思政工作人员与广大教师的联系通道。同时,要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扩充学校思政工作队伍。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既可以弥补当前许多高校学工人员队伍不足的现实状况,还可以发挥他们育人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擅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五)加强宣传,营造育人氛围。要积极提升广大班主任的获得感,开展优秀班主任事迹宣传和经验交流,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与荣誉感。可以设立思想政治育人最高荣誉(授予育人金质奖章),或者对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老师颁发“金牌班主任”荣誉称号等活动。利用教师节等重要节日开展对获得最高荣誉、“金牌班主任”或“十佳班主任”进行表彰和鼓励。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渠道加强对优秀班主任事迹的宣传,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

总之,高校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工作任务,工作的成效关系着学校育人工作开展好坏,关系着千千万万学子的成长。只有正确认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对其工作机制进行精心设计,合理组织,科学使用,才能充分发挥班主任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夯实学校学生工作的基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辅导员育人考核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家庭年终考核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