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特色国防教育体系创新模式构建研究
——以浙江海洋大学为例

2019-01-03黄永良卢海英

关键词:军训国防军事

黄永良 卢海英

(浙江海洋大学 体育与军训教育部,浙江 舟山 316022)

高校学生军训工作就是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军事知识、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以及综合素质,既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后备兵员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举措,对加快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军事军训教育面临的困境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深入发展,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学生军训中的组织管理不完善、政策制度难落实、专业师资力量短缺、军事训练内容滞后、经费投入不足、心理干预不成熟、后勤保障不充足、部队派兵帮训困难等问题日益突出。

(一)制度机制不够健全

当前从上到下没有真正把学生军训工作作为国家工程、政治工程和基础工程来落实推动,学生军训工作开展近40 年来,国家(总部)层面出台的相关文件规定虽有,可操作性和执行的刚性不够,执行过程中没有落实到实处,大学生军训工作由于制度不健全而存在归口管理不明确,组织领导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检查考评机制、后勤保障机制不充足等问题,从根本上导致了学生军训工作在落实上打了很大的折扣。

(二)质量效益相对较低

认识不够到位,口号大于行动,高校对学生军训工作在高校德育建设以及国防教育建设的长远性根本性作用认识不到位,存在成立组织但组织功能作用发挥不明显;军事理论课课时数不足,大纲规定军事理论课要完成36 个学时,军事技能训练2—3 周,但在实际执行时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按规定要求落实;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相对落后,军事技能训练由于客观上自身组训力量不足,训练时间和内容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大部分学校满足于训训队列、整整内务、唱唱军歌,对于射击、拉练、军体拳等规定课目漏训弱训,甚至不训。

(三)组织力量比较薄弱

领导力量弱,虽然各级学校均成立了军训领导小组,但有的挂帅不出征,形式大于内容,没有很好的履职尽职。各省教育部门和省军区没有真正形成合力,各管各家事,没有从根本上统起来,严起来。基层师资队伍薄弱,一是高校专职军事理论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整体教学水平还不够高,还不能完全适应军事理论课教学的需要;二是部分学校虽然配备了军事教师,但由于教师岗位编制、职称评审和待遇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有任务无岗位,没有真正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培养评聘使用;三是有的军事教师半路出家、临时上阵,成为辅业,应付差事一样完成教学任务,致使《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和内容得不到全面落实。四是随着大规模军队改革,部队派兵困难,承训官兵紧缺,导致部分高校无法落实军训任务;同时帮训教官的素质也差次不齐,没有经过严格的挑选与岗前培训,导致在组训过程中盲目蛮干、不守规矩,能力偏弱,导致军训质量不高。[1]

(四)保障不够全面到位

一方面学生军训经费短缺。除部分中央部委属高校落实相对较好外,省属高校和高中经费的落实与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军训经费投入有限,学生军训基地数量、规模和运行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军事技能训练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管理运行、医务督察、演练器材、食物安全、防暑降温、对突发事件、人性服务关怀等后勤保障不够全面到位。

二、补短板,求突破,创新模式,构建军事军训体系化

为切实解决学生军训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更好的服务教育现代化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办发〔2017〕76 号文件为要求,把学生国防教育作为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大契机和重要动力来把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具有我校特色的军事军训教育新模式,构建具有海洋特色的国防教育体系。

(一)紧扣“育”的宗旨,国防教育大事大抓育人才

学校党委领导高度重视,准确把握学生军训工作的战略使命,大事大抓、主官亲抓。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校党委每年将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工作纳入年度计划统筹安排,专门成立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书记亲自挂帅,亲自筹划、亲自参与。明确牵头部门,相关部门配合,精心搞好各类经费、物资、场地、器材、宣传、安保等保障,共同抓好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军地双方每年专题研究部署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工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一线抓筹划、抓协调、抓落实 ,确保各项工作精准高效落地。二是将校训融入军训。始终把“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贯穿军训全程,摆上突出位置,发挥引领作用。注重在艰苦的军训实践中,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坚忍不拔、顽强拼博的精神。锤炼过硬作风、培养过硬素质,实现思想与能力、作风与素质的同步跃升。三是要紧扣强化国防意识。学生军训工作应着眼战略全局需要,把工作重心放到强化学生国防意识上,为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常年开设革命优良传统和英雄主义等各类大讲堂,邀请军地专家教授进行专题授课辅导。注重浓厚国防教育氛围,充分运用建军节、国庆节、建党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节,在图书馆、阅览室、厨窗等醒目位置张贴横幅、标语、海报外开展宣讲和专题讲座等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大力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联通“网”的平台,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

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有效解决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内容匮乏,课程枯燥,学生缺乏兴趣,教务处排课难,专业师资缺乏,课时数不足等弊端,我们注重抓好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着重向“网”拓展延伸。一是用网教。实施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军事理论教学形式改革,积极探索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军地之间共建共享数字化军事理论教学资源有效机制。建立完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网络军事理论课程,采取“线上网络教学为主、线下课堂授课为辅,理论与实训结合、自学与交流结合,科普与专业渗透”的师生及军生间互动教学方式。大力提升军事理论教学质量效益,以达到普及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的预期教学目标。二是用网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要求学生开展目标学和自由学。学习对象上,要求所有新生都要运用网络学;学习平台上,课程资源由教务处统一提供超星尔雅网络平台;学习内容上,完成课程所有网络学习环节(包括学习课程内容、参与在线讨论、完成在线作业和在线考试等);学习形式上,线下课堂授课为主渠道,线上网络课程为补充,既减轻教务处排课负担,又能顺利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时数。三是用网考。为便于学生学习训练和考核,我们采取在线考核和线下课堂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既能激发学习热情,完善考核监督,又能简化考核组织,提高考核效率,获得学生点赞。四是用网宣。建立军事微信公众号,适时发布更新国防动态、军事热点、重点军情、前沿军事和军训内容,丰富教育形式,优化教育资源,激发学习动力,拓宽军事理论知识,提升教育实效,切实将国防教育落到实处,育在身边。[2]

(三)用活“红”的资源,激活国防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我校地处舟山,历史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驻地部队较多,我们注重运用这此特色宝贵资源优势,积极为学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等工作提供支撑和拓展。一是建立国防教育基地。舟山先后7 次荣获“双拥模范城”称号,驻地有鸦片战争遗址公园、烈士陵园、海防博物馆等红色资源。我们可以与相关单位建立国防教育联教机制,利用国防教育日、八一建军节、国庆节、集中军训期间等重要时机,常态组织学生赴基地组织现地参观学习,通过现地直观感受国家苦难历史、发展历程,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爱国爱民热情。二是开展军地互进活动。注重加强与驻地海军、警备区、海防部队的共建。开展“让学生走进军营、让官兵走进校园”活动,每年适时组织新生参观驻地军营、军舰,现身感受祖国国防的强大,现地了解军营文化。以“座谈会”“文艺会”“军训日”等为抓手,加强军地沟通交流。组织部队官兵到学校参观学习,适时开展军民联欢,增进军地感情交流,既满足了学生的“军营梦”,又实现了官兵“大学梦”。三是建立军民共建机制。充分发挥军民共建的制度优势,军队在完成自身战备演训任务的同时,协助学校搞好国防教育,开展新生军训,普及国防知识,将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做法及时向学生弘扬。同时注重开展好军民共育精神文明活动,为学校退役学生、东海女兵、国旗班开展定期军事训练,为我校打造一支新生“国防青年先锋连”提供重要持。

(四)融入“海”的特色,培育海洋国防教育文化

注重结合区位优势,紧贴学校特色,将“海”融入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切实提升学校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特色性。一是组织海洋国防文化节活动。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教学理念,渗透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举办“海洋国防文化节”。通过聘请资深军事专家开展国际时事蓝色大讲堂教育,开展军训摄影展,组织军歌嘹亮大赛、海洋知识和海洋军事知识竞赛,以及海岛野外生存为主题的蓝色之行夏令营活动等。以“情系国防、军训筑梦、立志海洋”为主题开展主题征文和主题演讲比赛等,既丰富了学生军训文化生活,又在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中,继承弘扬了革命历史优良传统,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精神风貌。二是自编《海洋安全教育概论》。紧紧围绕国办76 号提出的开展高校学生海洋安全教育,自编国内首部关于海洋安全方面的教材,结合国际国内海洋安全和海洋战略形势,加大国防教育中渗透海洋意识和海洋安全、海权思想和海洋战略、习主席海洋强国重大战略思想及中国海洋安全等海洋军事相关内容,充实拓展大学生军事课程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旨在利于学生了解新时代国情军情,夯实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观念,增强当代青年的忧患责任意识。

(五)建立“新”的模式,加强自训组训能力建设

立足本校实际,科学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学生军训目标、任务、路径和措施,切实搞好学生军训工作的顶层设计。克服完全依赖部队承训的被动模式和因军训而军训形式上的弊端,组建一支作风优良,技能过硬的国防青年先锋连,该连队由退役学生、东海女兵和国旗班学生组成,形成学校自身的组训骨干力量,培育军事军训教育的主干。一是发挥本校学生“酵母”作用。将本校退伍军人纳入带训队伍,与现役军人一同组织开展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利用军训等时机,组织学校优秀退伍军人进行体会交流,畅谈军营体会、组织帮带引导,发挥“酵母”作用,为学校军训工作增添新鲜活力。二是组建东海女民兵队伍。以女退伍军人为骨干,吸纳部分学生参加,持续成立东海女民兵队伍,在大型庆典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打造成学校一支与众不同的队伍,展示我校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加强广大团员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三是组建国旗班。依托学校退伍军人成立国旗班,作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提高当代大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己任,打造成学校国防教育的一张名片。旗班队员经过专门训练,下连队随队训练,个个思想过硬,训练刻苦,具备高度荣誉感和责任感。四是提高帮训官兵组训能力。坚持承训部队选派思想作风好、军事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优秀官兵担负学生军事技能训练任务。派出前部队与学校共同组织培训,按照大纲规定科目设置要求,规范组训,科学施训。

(六)建立“新”的模式,构建海洋特色的军事技能训练基地和训练模块

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年下降、吃不起苦、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生活生存能力低下等状况。改革传统的训队列、整内务、唱军歌的军训模式,在内容上进行新的充实,在方法途径上寻求新的发展,固化学校“海岛野外生存”的成果,利用海岛野外生存的“水、陆、空”基地,打造一体化多类型的海洋特色国防教育实践基地,保障军训场地,提高训练场地的承训能力。同时通过模拟海岛、船舶设施及海洋工作环境等特点,自主研发设计了“151”体能障碍训练赛道(共有14 个涉海类军事体育训练项目)。克服大学生军训教学内容设置过于单一,军训活动中缺乏参与热情的不足,完善学生军训模式由老三样队列训练模块+团队建设素质拓展模块+海岛野外生存体能(海岛拉练)训练模块+海上操艇登陆技能训练模块+应急救护及安全防卫训练模块等五个模块构成,开展分列式、军体拳、战术演练和战地救护等技能大比武与会操形式进行考核,全面深化拓展学校军事军训教育的新模式。[3]

猜你喜欢

军训国防军事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军训这件事
“妈,我军训完回来了!”哈哈哈哈哈军训的人也太惨了吧
军训
春日里的军训体验课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