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课程中专业化能力的培养

2019-01-02陈静

文教资料 2019年30期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陈静

摘    要: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学基础类课程。笔者提出在该课程中培养学生专业化教学与研究能力的建议,并通过所在高校进行课程改革实践,认为课程应适当压缩“史”的课时,加强“文本细读”,或在高年级专辟作品选读课程。本文从教师讲授与引导方向转向、学生思考练习方向转向两方面,开展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师生共同编写适合留学生、海外汉学系学生等不同对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材设想。

关键词: 文学课程    专业化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学基础类课程,目前全国大多数设立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此课程。笔者根据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基于对海外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中面临的实际困难的认识,以及本人所在高校开设“中现当代小说选读”课程的实践探索,提出在该课程中融入专业化能力培养的构想,提高学生教学与研究能力,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规划。

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融入专业化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类课程,隶属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知识素养板块。相较于“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因更能反映当今中国的时代风貌与当代汉语的语言特征而显示出重要性。

一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及中小学阶段母语语文教学的日积月累,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现当代文学知识储备,广泛涉猎作品,具备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不仅如此,学生还应尝试转换角度,站在二语学习者的视角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在作品中发现一般母语者习焉不察的语言现象并加以思考。另一方面,这门课程有很大的现实需求,国际汉语教学市场上亟待研发适合汉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的中高级教材,其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与提炼成为决定教材质量的主要因素。经过统计,现当代文学作品在目前留学生本科综合汉语与高级阶段阅读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在教材数量与质量上都有待提高。即便是堪称经典的教材,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篇目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词汇语法点的处理是否完备等。时代在变,教材也需要更新换代。因此,汉语国际教育学界有必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当代文学作品部分。

2.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应用实践能力的强调。

2012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培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1],核心课程增加了“应用语言学”,人才培养要求“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汉语国际教育及国际文化交流实践的基本能力”[1],强调学生在汉语教学知识素养与技能素养方面的成长,突出了本专业应用性的学科特点。同样,在2012年国家汉办颁布的最新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里,也强调了学科基础与专业意识,增强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与操作性。

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就要全方位提高汉语教师师资的知识素养、文化素养与能力素养。一方面,文学基础类课程是奠定学生知识与文化素养的基石,也是本专业设置学科基础类课程的初衷。只有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字知识与文化素养,才能发展更高层次的能力素养,包括教学实践能力、研究能力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不应只是英语、汉语、语言学、文化、文学、教学几大模块的简单叠加,对于这一点,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将知识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素养相割裂的做法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前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形势。因此,在文学类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本专业的核心能力——教学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也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在海外高校教学中面临的困难。

笔者曾在德国一所大学为研究生开设过一个学期“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的选修课程,尽管已经是研究生阶段,学生的汉语水平仍不足以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尤其是在现阶段的作品理解上,困难重重。主要问题一是词汇量不够,尤其是书面语词汇和一些专有词汇。二是对有些汉语语法、修辞的理解能力不够,三是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风俗習惯了解不够。

虽然笔者已经估计到这些可能存在的困难,选择了难度相对较低的作品节选,但学生有疑惑的问题还是接连不断。有些难度相宜的当代文学作品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喜爱。由此,笔者深切地感受到扫除语言方面阅读障碍、减轻阅读难度并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为外国学生高级阶段文学类课程成功的关键所在。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尝试在所在高校面向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课程中融入专业化能力培养,侧重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与教材研究能力的提高。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专业化能力培养的路径

1.“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1)加强“文本细读”,课时分配方面增加作家作品选读课时比重,以点带面,增加文学课程学习广度与深度。

张伯存,王冬梅(2014)提出了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文本细读”[2],笔者认为这点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显得更迫切。由于专业属性的差别,也囿于学生课时所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应有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史教学。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理论型学术人才而是应用型人才。要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后阅读,尤其是文学史部分当以自学为主,在课堂上尽量增加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的介绍与分析。适当压缩“史”的课时,给作品选读分配更多课时,或在高年级专辟作品选读课程。对于中长篇作品,可采用节选的形式,侧重具体章节段落文字的品读,而不仅仅是了解故事情节或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2)教师讲授与引导方向转向。教师讲授方面侧重文本细读,并由传统文学欣赏式教学转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二语教学特点寻找与发现文学作品的语言应用特点,体会其美感。

对于母语者来说,文学课的作用主要在于提高文学欣赏能力与了解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身兼二职,既是母语学习者又是二语学习者的准教师,除了自身强化文学欣赏能力之外,还需要站在二语学习者的角度思考语言教学问题。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师讲授与引导方向应由侧重文学史的讲授转为侧重篇章的理解、由泛读转为精读、由文学欣赏为主转为语言应用。文学作品应从字里行间体会作品的美感或深层意味,避免一些学生不读原著,只死记硬背一些作家作品篇目与内容应付考试的现象,或根据教材、评论文章先入为主地形成对某一作品或某一问题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词汇用法、句式结构分析,对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重点讨论。

(3)学生思考练习方向转向。学生思考练习由深挖作品思想内涵和作家创作风格转向文本的分析与语言练习。

学生应了解作品的基本文化背景并作介绍,能对二语学习者可能遇到的词汇与语法问题有基本的判断与认知,能针对作品内容提出问题,设计一些语言与用法的练习。评价作品是否适合作为汉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的文学选读教材,学生应具备大致什么样的汉语水平,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挑选作品并分工制作编选讲解材料,等等。

2.“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课程中专业化能力培养的实证探索。

(1)课堂讲授中专业化能力的积累与打磨

笔者在“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课程教学中,贯彻了以上专业化能力思路,初见成效。

我们可以从作品分析出发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解释能力、理解能力、提问能力、讲解能力,提高教学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总体介绍选读作品的作家及作品的主要内容,重点放在节选章节的文本细读与分析。教师示范性地列出其中一些段落的词汇表,包括词性、词义。接着请学生讨论某个词应该怎样给外国学生解释。除了难理解的词汇外,一些专有名词和文化词语也列出,便于学生理解。设计一些词汇与语法练习,教师始终注意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以准国际汉语教师的身份思考问题。哪些部分可能是学习者的閱读障碍?哪些地方可能造成文化误解?哪些部分可能成为难点?哪些语句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哪些内容可以略讲?哪些内容必须重点分析?这部作品或作家的独特之处在哪里?这篇作品适合什么水平的教学对象?如果编写教材适合放在哪一阶段……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文学课堂进入气氛活跃的讨论模式。教师更多的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才是主体。虽然学生在一些问题上会出现理解的偏差,或者因为缺少教授汉语的实际经验而预见不到二语学习者的困难,但经过教师示范与提示,在作品的核心词汇、语法、篇章理解方面是能够正确把握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提高对于文学作品中词汇、语法点归纳的能力,增加学生对语言教学内容的敏感度。

(2)学生课程报告中专业化能力的成果体现

学生在经过若干次训练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较全面地分析作品,最后分小组合作完成一篇现当代小说作品节选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自选的作品篇目包括《骆驼祥子》《倾城之恋》《边城》《渔》《好嘴杨八》《美食家》《受戒》《推拿》。笔者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

首先,总体完成情况较好,各环节要素较为完整。词汇方面解释与分析较充分,这一部分优点将在下一点具体论述。语法方面各小组同学对于作品中一些反复出现的句式、特殊的句式进行了总结归纳,并设计了相关练习。有的小组对近义词进行了辨析,归纳了词语搭配。作品理解方面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答案或回答问题,考察二语学习者对作品语言与思想内涵的理解情况。问题设计注意了难易程度的层次性。修辞方面总结了修辞手法并设计了丰富的练习。不少小组对作者生平与创作进行了介绍,注意了排版工整美观,插入了彩色的图片以助于理解。有些小组将有关作品背景介绍的文章打乱顺序,请学生排序。

其次,词汇教学设计安排方面较为合理,是学生课程报告的主要亮点。各小组同学都制作了详尽的词汇表,列出了拼音、词性、词义,有的还列出了例句。重点词语专门进行讲解归纳,并设计一些练习。例如选择课文中的词语完成句子,判断句中词汇使用正误,用某一语素组词。

通过一学期学习与对本专业学生的共同探讨发现,优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语言大多十分精炼,当中有很多成语、谚语、俗语。例如《好嘴杨八》里的一段话,在短短三句话里,让我们见识了作家的语言功力。

可是,手艺再高,东西再好,拿到生意场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了。

在这段话里,先是用“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这两组工整、押韵的俗语,紧接着连续运用了四个意思相近的成语,突出了小说主人公杨八的一张好嘴。这一小组的同学注意到了这些特殊词汇的表现效果,也估计到了这些词汇对于二语学习者带来的难度,进行了列表解释,教师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大多带有地域色彩的小说中穿插使用了一些方言词语,这些词语如果不加解释,二语学习者就很难理解。《受戒》小组的同学在这方面做得较好。例如《受戒》中的“格挣挣”是苏北方言,指一个人穿衣整齐、干净,有模有样。“把钱”是高邮方言,就是给钱的意思。“全把式”则指的是“能干,在很多方面都很精通的人”。

教师对学生的课程报告给予了详细的反馈,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例如“纺织婆子”学生解释为“一种在夜晚会发出声音的昆虫”,教师指导应将具体的昆虫名称写出来。“马力”学生解释为“工程技术上常用的一种计量功率的单位”,教师指导应补充马力的符号“HP”及换算方法,1马力约合0.735千瓦。另外,提醒《好嘴杨八》组的同学注意方言词的解释。比如上段话的最后一句话中的“指着”并不是实义的“指向”某个人的嘴,而是引申为“指望”“靠”杨巴的好嘴,这个方言词形象地增加了作品的天津地域风情。

最后,有待改善的相关问题。

一是語法内容选择有一定的随意性,不具系统。因为没有形成一个有语法体系的教材,学生们在挑选语法点的时候有些茫然,显得随意,好像很多处都可以作为语法点,凭个人感觉选择性地加以概括。

二是学生有些可能存在的难点估计不足。例如下面这段文字:

可是我得忍气吞声地从朱自冶的手中接过钞票,按照他的吩咐到陆稿荐去买酱肉,到马咏斋去买野味,到五芳斋去买五香小排骨,到采芝斋去买虾子鲞鱼,到某某老头家去买糟鹅,到玄妙观里去买油汆臭豆腐干,到那些鬼才知道的地方去把鬼才知道的风味小吃寻觅……

这段文字摘选自学生介绍的《美食家》节选,里面涉及五个地名“陆稿荐”“马咏斋”“五芳斋”“采芝斋”“玄妙观”,六种美食名“酱肉”“野味”“五香小排骨”“虾子鲞鱼”“糟鹅”“油汆臭豆腐干”,这些专有名词学生没有特别介绍,里面有些字义对二语学习者想必是有不少困难的,需要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加以解释。这只是一个例子,像这样文化负载义丰富的句子段落还有很多,可见国际汉语教学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讲解与操练绝非易事。怎样尽可能帮助二语学习者减少阅读障碍,直观深切地体会汉语言与文学的美是全体汉语教师需要一齐努力的事。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1.全面加强专业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

通过“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课程的有益尝试与摸索,笔者认为知识要素与能力要素相结合是本专业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中应融入专业化能力培养导向,同时融洽各门课程之间的互通关系,强化专业知识与专业化能力的有效衔接,提高学生以教学为核心的专业竞争力。高年级学生应注重教学与研究能力的双重培养。同时,时时以教师的素养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提高教材分析能力、课堂管理与掌控能力和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够有效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2.学生经过专业化能力训练,能够协助教师编写适用于本专业的教材,有效推动学科发展。

教学相长的原理在本课程教学改革中尤为明显。学生在“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课程最后提交的课程报告表现出了一定水平的教学研究与分析能力,制作的现当代作品教学材料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届师生的共同研究与打磨,可以编写出质量较高的适合相应阶段留学生或汉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的中高级阅读与综合课教材,甚至是针对海外汉学系学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材。此项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化能力,还可以促进本专业指导教师研究水平的提高,对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张伯存,王冬梅.文本细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法[J].枣庄学院学报,2014(3).

基金项目:2019年金陵科技学院百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猜你喜欢

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慕课的发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启示